以创新为核心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
2015-01-20余丽
余丽
[摘 要]理科研究生教育既是一流大学的坚实基础性学科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其它学科的学习发展。它不仅担负着培养基础性理论研究、高校教学人员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为其它学科培养输送高层次人才的任务。为使理科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研究生教育应以创新为核心实施全程质量管理。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顺应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今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研究生;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是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有着其自身丰富的内涵,要全面贯彻综合素质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科学规划研究生目标。
一、修订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应用性、实践性,实现课程学习与行业需求的接轨。
1. 继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品德高尚、作风扎实、责任感强的导师团体。
2. 完善培养计划,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研究生教育的内容是其教育的前沿性。理科研究生教育因科技的日新月异更应十分重视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进一步努力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夯实基础。
3. 教材建设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提高研究生教学的整体水平,学校应设立精品课程建设基金和教材建设基金,打造系列精品课程教材,组织有经验、博学的任课教师编写具有特色的研究生教材,进一步完善理科研究生教育教材建设体制。
4. 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创新精神。研究生教育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取得。对理科研究生教育而言要有新思路、新方向、要培养创造思维,要允许探索、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保护偏才、怪才、奇才,支持探索,鼓励创新。
二、建立开放灵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就需要建立开放灵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必须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针对课堂教学、论文撰写及答辩、科研实践等环节精心制定理科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办法。
导师要充分发挥作用,积累经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从而发现研究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理科研究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主动性。开放灵活运用教育模式,既要体现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也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 搭建研究生创新平台,积极吸收他们参与活动。
2 .学术交流,探讨等激发创新思维;大力支持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科学研究,加强研究生科研指导力度,为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宽阔的平台,从而激发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 .着力开展与学科内容专业相关、与从事研究的内容有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研究生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由实践到逐步实现创新。
4 .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满堂灌等教学方式,不利于研究生个性的发展,课堂信息量少、效率也不高。因此,必须重视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注重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1. 加大对研究生科学硬件投入,在尽可能地增加科研课题数量,加大科研课题的资助力度的同时,为理工研究生查找相关资料、开展相关学科研究奠定坚实硬件基础。
2. 加强研究生科学研究软件管理。
四、建立科技创新奖励机制
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学校要进一步健全研究生奖助贷资助体系,从制度上支持研究生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和管理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助资源,逐步形成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奖学金、“三助”助学金为主,导师科研资助、专项资助基金、社会捐助奖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资助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
五、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
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需要从战略高度、系统科学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
1. 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发挥培养单位在招生方式、规模、培养模式及学科设置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强化培养单位和导师的主体责任,强化办学主体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2. 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建设。完善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制机制。建立研究生的后续发展支持与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加大研究生的条件建设,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延伸发展服务和质量跟踪服务。
总之,勇于创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勇荣.论基于科研项目为核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VOL33,(3).
[2]鞭海东,章丽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
[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梁红,章蓉.创新型研究生及其培养途径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VO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