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探析

2015-01-19万春华

当代医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依从性

万春华

耐多药结核病是一种较为棘手的结核病,该类结核患者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2种及以上抗结核药物,因而治疗时间长、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病死率高,对结核病控制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1]。患者确诊后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悲观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心理护理干预极为重要。本研究抽取4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江西省胸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4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均全部确诊为耐多药结核病,且具有小学以上的受教育水平,排除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及智能障碍与患有精神病者。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2),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 29~75岁,平均年龄(47.23±14.26)岁,病程 2~9年,平均(4.3±1.7)年;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49.12±12.23)岁,病程 1~9 年,平均(4.7±2.1)年。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耐多药结核病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入院宣教、术前健康宣教,术后基础护理、伤口护理、病情观察、引流管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选取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护士组成心理干预小组,制订符合患者需要的干预方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取得信任,同时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加强其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护理和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进行焦虑评分,分值越高则代表负性情绪越严重。干预1年后比较2组患者病灶吸收、痰菌转阴及空洞闭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数据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变化 观察2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变化,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评分为(46.12±2.23)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31.24±2.14)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评分为(45.98±2.27)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41.24±2.09)分。观察组患者行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变化较之对照组更为显著,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s)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评分变化观察组 22 46.12±2.23 31.24±2.14 14.88±0.09a对照组 22 45.98±2.27 41.24±2.09 4.74±0.18

2.2 患者恢复情况 观察2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1年后的恢复情况,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1年后,病灶吸收情况良好者20例,痰菌转阴情况良好者21例,空洞闭合情况良好者20例;对照组患者干预1年后,病灶吸收情况良好者15例,痰菌转阴情况良好者17例,空洞闭合情况良好者14例。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对患者的治疗与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见表2。

表2 2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n)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1万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其中约有一半左右的病例在中国和印度[3-4]。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时间长、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病死率高,大多数患者因长期病痛折磨对治疗失去信心[5],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极大影响其治疗依从性[6],从而对治疗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并且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不良、治疗的不良反应、沉重的经济负担等负性因素也都不同程度地引起患者病情恶化[3],影响患者治疗的效果。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式管理,通过加强患者及家属对本病的发生病因、发展及预后的认知,全面讲解用药方法、药物毒性、家庭消毒隔离知识及全疗程医药费用等情况,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进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治疗,最终达到促进结核病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7]。本研究对抽取的2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发现,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于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的治疗与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 杨建华,张茜,刘红玉,等.支持性心理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病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92-94.

[2] 彭莹.心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939-1940.

[3] 陈小霞,唐玲,肖帆.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围术期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5):2159-2161.

[4] 李娟.心理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27):5827.

[5] 朱妹媛.综合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18):115-116.

[6] 宋雪娴,沈晓兰.心理支持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注射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9):1198-1201.

[7] 余奕.整体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4):354-355.

猜你喜欢

耐多药结核病依从性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Ibalizumab治疗耐多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加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管理
耐多药肺结核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