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10和TGF-β1的表达及与抗双链DNA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2015-01-19陈登云陈小婷

当代医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双链红斑狼疮系统性

陈登云 陈小婷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表现为自身多系统慢性免疫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复发,发病机制也十分复杂,突出表现为患者的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导致多器官和多系统遭到损害[1]。新近医学研究发,调节性B细胞可通过患者白细胞介素-10或转化生长因子等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耐受,有效抑制过度免疫反应[2]。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研究结果,本文对SLE患者外周血IL-10和TGF-β1的表达水平与抗双链DNA抗体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收治的50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SLEDAI计分表2000版将50例SLE患者分为活动组(23 例)(积分≥10 分)和稳定组(27 例)(积分<10 分),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活动组23例患者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 21~52 岁,平均(34.6±2.4)岁,稳定组 27 例患者中,男 11例,女 16例,年龄 19~51 岁,平均(33.8±2.3)岁。对照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2~61岁,平均(41.2±3.1)岁。患者均自愿参与本院本次研究试验,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组对象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在无菌的条件下,采集3mL血液置于干燥管,离心析出血清后,以每管300μL分装,保存在-20℃的环境中等待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LISA)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IL-10和TGF-β1水平,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观察组患者的抗双链DNA抗体,采用Euro Scan扫描仪对反应值进行定量判读。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用M(P23,P27)组间比较用非参数检验中的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H,采用Pearson对双变量相关性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活动组患者外周血IL-10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稳定组患者的外周血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10的表达与抗双链DNA抗体呈正相关(r=0.367,P=0.030)。活动组患者的 TGF-β1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P<0.05),但稳定组和对照组的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抗双链 DNA 抗体的反应值没有相关性(r=0.318,P>0.05)。见表1。

表 1 SLE 患者与对照组外周血 IL-10、TGF-β1水平比较(±s,pg/mL)

表 1 SLE 患者与对照组外周血 IL-10、TGF-β1水平比较(±s,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外周血IL-10 TGF-β1活动组 23 29.67±2.62a 538.56±110.33a稳定组 27 19.33±1.25a 312.25±90.62对照组 30 10.02±0.88 193.65±70.21

3 讨论

SLE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的关键就是患者自身反应性T细胞活化和B细胞功能的亢进,产生大量抗体,导致患者多器官和多系统遭到损伤[3]。近年来,研究表明,SLE患者的发病可能与患者外周血IL-10和TGF-β1的表达能力存在密切关系[4]。

外周血IL-10是一种高效抗炎因子,具有通过阻断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SLE患者体内B细胞功能的亢进会长生大量的外周血IL-10,使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与患者自身抗体产生相关性[5]。而TGF-β1则为一种多效能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负性免疫调节因子,能有效抑制活性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具有免疫抑制效应。抗双链DNA抗体是SLE患者的标志抗体,在SLE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常用方法有酶联免疫检测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本院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后两种方法检测双链DNA抗体,取得了准确结果,分析外周血IL-10和TGF-β1表达水平与抗双链DNA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是探SLE患者发病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6-8]。

本研究结果显示,活动组患者的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稳定组患者的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稳定组患者与对照组的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SLE患者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与抗双链 DNA 抗体的反应呈正相关(r=0.367,P=0.030),TGF-β1表达水平与抗双链 DNA 抗体无相关性(r=0.318,P>0.05),SLE患者外周血IL-10和TGF-β1水平升高,外周血IL-10的表达会随着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增加,提示SLE患者的发病可能与外周血IL-10存在密切关系。

[1] 吴炜霖,林德伟,潘永康,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10和TGF-β1的表达及与抗双链DNA抗体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16(2):2493-2495.

[2] 赖仁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与IL-10及TGF-β1的检测[J].实用医技杂志,2007,27(11):3699-3701.

[3] 徐雪,邹和建,吕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1):71-75.

[4] 王佳,何敏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IL-23与TGF-β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1,33(10):118-121.

[5] 陈伟伦,姚翠霞,林永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6):29-30.

[6] 王相华,李冬芹,代永霞,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IFN-α、IL-10、TGF-β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0,50(2):101-102.

[7] 欧阳英娥.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2):61-62.

[8] 杜为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免疫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4,20(17):39-40.

猜你喜欢

双链红斑狼疮系统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双层双链”结构研究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浅析TTT双链刮板输送机驱动运行与故障排除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出血和脑梗死1例
时态的系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