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公民》:一群话剧演员的银幕狂欢

2015-01-19白墨君

中国法治文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话剧公民法治

文/白墨君

《十二公民》:一群话剧演员的银幕狂欢

文/白墨君

影片:《十二公民》 导演: 徐昂 编剧: 李玉娇/韩景龙/ 徐昂 主演: 何冰/韩童生

类型: 剧情/悬疑/犯罪 上映日期: 2015-05-15

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作出最终“判决”。

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 “富二代”有罪,在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

本片改编自《十二怒汉》,获得2014年罗马国际电影节最高奖。

作为话剧导演,徐昂在2011年交出了一部《喜剧的忧伤》,一战封神。当然,成功的另一半,是陈道明和何冰堪称国内顶尖的演技。如今,徐昂半玩儿票性质地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大银幕作品,而且一玩儿就玩儿了把大的,直接翻拍西方法律电影的头把交椅《十二怒汉》,结果,竟然真玩儿得了一座罗马国际电影节的“马可·奥雷利奥”奖杯。这一次,徐昂的获奖感言里最应该感谢的,仍然是这一帮北京人艺的老戏骨。

从影片的呈现效果看,拉着一帮人艺的话剧演员翻拍《十二怒汉》,真是一件非常靠谱的事。电影《十二怒汉》几乎在一个房间里就拍完了全片,纯靠大段大段的念白来推进剧情,这事儿要放在中国电影圈,除了找话剧演员,连凑齐十二个人都难。而正因为要改编的是这样一部在狭小空间中讲求精确和变化的电影,也确实适合一位摸透舞台法门的导演。

为了适应中国观众的习惯和大陆法系的国情,影片首先凭空造出了一个虚拟的场景:一帮政法大学的学生因为英美法课程挂科,老师要求家长来校组成陪审员,共同完成课程的期末考试。且不论哪个吃饱了撑的大学老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也不管是否真的会有家长大老远跑到大学来帮孩子“做作业”,由此就可以看出,为了尽量合理地攒起十二个中国普通人,让他们坐下来讨论一个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的案子,徐昂也是挺拼的。而这个设定的结果就是,电影的开场平淡而又尴尬。一群符号特征明显的“家长”,从教室走向要履行陪审任务的废旧体育教室,三三两两无聊嘀咕地表演。

直到这帮人在这间满是标语、乒乓球桌等中国符号的房间里坐定,好戏正式开场。

原作《十二怒汉》中的嫌疑人是个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贫穷和缺乏教育几乎就是他的原罪。而这部电影中的嫌疑人被设置成了“典型”的“富二代”:缺乏管教、张扬跋扈,属于当下最容易挑起中国人嫌弃神经的类型,可谓也是“原罪”加身。除此之外,中国典型的“笑面虎”、老好人、一个保温杯茶叶泡一天的出租车司机、与大学生谈恋爱被认为是包“干女儿”的房地产老板、曾经无辜入狱的社会青年、大学里的不法摊贩、以追击不法摊贩为己任的大学保安、孤独的空巢老人、瞧不起外地人却只能靠收房租为生的北京侃爷等人物形象,无一不是中国独有,无一不能让观众找到生活中的对应角色,他们各自代表着一个特定的人群。这样鲜明的角色设置,再加上这群个个演技娴熟、台词水平过硬、习惯“一条过”的话剧演员们的卖力演绎,真是想不出彩都难。看完电影后再回想,每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这对于一个初执电影导筒的导演来说,实在是幸事。

“十二公民”这群人社会阶层跨度大,价值观也迥然不同,所以在初见面时尚能礼让三分,保持一团和气,而到了讨论关键证据时,观念碰撞激烈,矛盾凸显,既推进了故事进展,又凸显了戏剧冲突。这占去了影片很大的篇幅,也是影片成功的一大助力。不过,电影中的每一处转折、计算火车开过的时间、计算老人走路的时间、女孩近视眼等细节,都与原作无异,并未翻新。不过这些剧情拐点,已足够吸引影院中观众的眼球。尤其对于大多数没有看过原作的观众来说,主线剧情可谓非常丰满。

因为整部电影中有一个多小时的场景都是固定的,所以场景的打造不得不多费心思。原作《十二怒汉》的导演西德尼·吕美特为了营造“困境感”,曾经特地随着情节发展缓慢改变镜头,并且慢慢将镜头的视角越放越低,直到镜头低于水平视线三分之一甚至能够拍到天花板,以营造出一种幽闭恐惧症的感觉,一步步提升电影的张力。《十二公民》中虽然没有照搬这样的“镜头阴谋”,却也通过一场大雨前后的色温高低、光线强弱以及电闪雷鸣,很好地强化了不同阶段辩论的现场氛围。最妙的是片尾,一个雨后夕阳下的温暖长镜头,让观众随着演员们走出纠结,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自己的生活。

一部电影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解读,进而照进现实的生活。《十二怒汉》里展示出的内容,如权利义务的统一、美国的司法体制、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以及人性的阴暗、对生命的尊重、逻辑推理的方法等,成就了一部伟大的电影。而中国化的《十二公民》,一方面表达出导演对社会各阶层的着力刻画、对人性的积极关怀,而其意义更多的,则是向越来越浮躁、只要道德暴力不要法律真相的中国社会,传递一种探问真实、珍视生命的基本法律意识。这是最基本的,直接说出来甚至会显得很傻,但这却是现如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身上一直缺少的。正如导演自己所言:“中国社会问题丛生,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反思现状,提倡法治精神、回归人性美好。”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律观念的提升,无疑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但愿电影《十二公民》能给观众以新的启示,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弘扬,为法治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作者系豆瓣网影评人)

猜你喜欢

话剧公民法治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话剧《二月》海报
我是话剧小演员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十二公民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