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建设

2015-01-19李来福王希挺

中国期刊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编委中国科协办刊

李来福 王希挺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建设

李来福 王希挺

本文根据中国科协科技期刊 2013 年调查数据,对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主要包括编辑部人员、主编、编委、审稿专家等,提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应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促进办刊队伍的结构优化,建设一流的办刊队伍,从而打造一流的科技期刊。

人力资源是科技期刊发展的第一资源。科技期刊工作是一项知识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建设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专业化、国际化的办刊队伍是科技期刊的发展基石。[1]本文所指的办刊队伍主要包括编辑部人员(学科编辑、出版管理和经营人员)、主编、编委、审稿专家等。

中国科协主管及所属全国一级学会主办或联合主办的科技期刊(下称“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有1056 种(2013年调查数据),占全国科技期刊总数1/5 以上,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随着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迅速发展,一支专业化的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初步形成。本文根据中国科协科技期刊 2013 年调查数据,全面分析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现状,提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的建设方向、发展目标、对策与建议,对于推进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建设,促进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编辑部人员现状

据 2013 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调查显示,中国科协接受调查并提供有效问卷的 675 个期刊编辑部中,其编辑部人员总数为 4849 人,刊均 7.2 人,编辑部成员为 1 ~5 人和 6 ~ 10 人的分别占 43.4% 和41.8%。各类人员占编辑部人员总数的比例及其数量分布如表 1。其中学科编辑占编辑部人员总数的比例低于 25% 的期刊编辑部有 8个 ;占比在 25% ~ 50%的期刊编辑部有 89 个 ;占比在50% ~ 75% 的最多,有 238 个 ;占比高于 75% 的期刊编辑部也有 153 个。大多数期刊编辑部的出版、经营和管理人员的占比25% 以下,可以说,科技期刊的专职办刊人员绝大多数是学科编辑(见表 1)

编辑处于出版工作的一线,一支高素质的编辑团队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3]从年龄和性别来看,调查显示,编辑部人员的平均年龄为 41.2 岁,性别比例(男 :女)约为 1: 1.4(1401:1990),这些数据表明中青年人员已经成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的骨干力量。女性成为办刊队伍的重要力量。

从对编辑职称的调查显示,编辑部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所占比最大,为 42.1%,中级职称为34.0%(见图 1)。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 2011 年调查数据(有效问卷 626 份)相比,中、高级职称略有增加。高层次人员比例的不断提高,显示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的能力在逐步提升。

从对编辑的学历分布看,编辑人员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7.2%,硕士学位的占 28.2%。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为 45.4%,比中国科协科技期刊2011 年调查数据(有效问卷 411 份)中的 34.5% 增加了 10.9 个百分点(见图 2)。高学历编辑人才比例的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正向专业化发展。

从对编辑的专职和兼职数量的调查来看,专职编辑为 2187 人,占编辑总数的 79.6%,刊均专职编辑数量 4.3人 ;兼职编辑数量 562 人,占编辑总数的20.%,刊均兼职编辑数量 1.1 人。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 2011 年调查数据(有效问卷 465 份)相比,编辑专职和兼职分布情况大致相同(表 2)。数据表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专职编辑仍然是编辑团队的主力军。

从对编辑的编制调查看,中国科协接受调查并提供有效问卷的 599 个期刊编辑部中,事业编制人员比例占58.8%,非事业编制人员占 41.2%。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的社会化,一方面顺应了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是服务于教学科研,起着传播学术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作用,非营利性特征突出。[4]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降低出版成本、提高盈利空间,如何拓展营销渠道、扩大发行,是摆在每一个期刊负责人面前的首要问题。[5]随着新闻出版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科技期刊在面向市场发展的条件下,没有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是很难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6]调查显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中编辑人员、经营人员、管理人员的比例为 4.6: 1.2: 1,与 2009 年的 4.8: 1: 1.2, 并无太大区别。适当提高经营管理人才比例是当前中国科协科技期刊队伍建设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主编

主编是科技期刊的灵魂人物,其作用的体现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7]从有效问卷的 677 个期刊编辑部看,专职主编占 47.9%,兼职主编占 52.1%。调查还显示,75.0% 的问卷认为主编发挥很大作用,认为主编有一定作用的占 23.5%,没有作用的占 1.5%。针对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主编职能问题,认为主编的角色应该是确定办刊宗旨、把握学科研究方向、确定发展战略、负责稿件终审的分别占 56.1%、65.4%、46.5%、40.1%(见图 3)。与 2010 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显示的“专职主编仅占 26.1%”的结果相比,专职主编的比例提升了21.8 个百分点,表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主编队伍结构正在趋于合理,主编角色定位更加清晰。

三、编委

国内外大部分科技期刊都设有编辑委员会(简称“编委会”)。编委会是依靠学者办刊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负责科技期刊学术领导的工作机构。[8]科技期刊的编委大多处于科研一线,其中不乏著名专家、学科带头人、院士等。因此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调动编委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刊物的竞争力、开阔办刊思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9、10]

调查显示,在提供有效问卷的 500 个期刊编辑部中,共有编委 34862 人,刊均 69.7 人 ;其中国外编委 3359人,刊均 6.7 人,占编委总数的 9.6% ;参与审稿的编委刊均 51.9 人,占 74.5% ;参与投稿的编委刊均 36.1 人,占 51.8% ;参与约荐稿的编委刊均 26.3人,占 37.7%(见表 3)。调查显示,认为编委发挥很大作用的占 61.3%,有一定作用的占 36.5% 没有作用的占 2.2%。

四、审稿专家

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同行评议的基础在于拥有大量不同研究方向的审稿专家。建立一支高水平、高效率、公正的审稿专家队伍,对于缩短出版时滞、保证科技学术期刊质量和健康发展十分关键。[11、12]调查显示,在提供有效问卷的 428个期刊编辑部中,审稿专家刊均 712.6 人,比 2011年的刊均 544.0 人增长了 30% 以上,反映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对同行评议重视度的加强。同时,国外同行评议专家刊均 142.2 人,比2011 年的 81.0 人增长了75% 以上,说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尤其是英文期刊办刊的国际化水平大大提升。另外,有 24.8% 的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超过了 500 人,11.4% 的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在 300 ~ 500 人之间,31.8% 的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在 100 ~ 300 人之间,32.0% 的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在 100 人以下。

同行评议方面,目前大多数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采用的是编辑初审、同行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审稿原则。在提供有效问卷的 519 个期刊编辑部中,53.2% 的编辑对专家审稿质量的满意度在 80% 以上,38.2%的编辑对专家审稿的满意度在60%~80%,6.4%的编辑对专家审稿的满意度在 40% ~ 60%,满意度在 40% 以下的比例为 2.2%。

五、促进办刊队伍结构优化

办刊队伍结构是指办刊队伍中人员自身条件要素的构成比例及相互联系,如办刊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性别、专业等要素的构成比例及相互关系。办刊队伍结构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动态系统,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调查显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办刊队伍结构总体上还是比较合理的,高学历人才比例不断增加,年龄结构逐步年轻化,职称结构进一步提升。同时,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继续努力。

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长期以来,重编辑、轻经营是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普遍问题。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没有专职经营人员的占 23.9%,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的占 48.2%。针对期刊在提升质量中的瓶颈问题,有18.8% 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专业经营人员是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科技期刊在面向市场发展的条件下,没有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是很难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因此,培养一批精通编辑出版业务、熟悉科技期刊运营、能够把握市场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在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建设中,一支优良的办刊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期刊领军人物的能力、战略和运作水平。[13]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办好一本期刊,最重要的是期刊领军人物的水平。《细胞研究》(英文版)连续 3 年影响因子超过 8,与其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是分不开的。[14]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迫切需要一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为提高期刊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中国科协要高度重视科技期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并将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作为一个长效措施,长期不懈地给予投入与支持。

一流的办刊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科技期刊。据2013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调查数据,在“评价本刊办刊队伍的整体现状”的调查中,各期刊对自己队伍整体评价达到了良好的水平,平均得分为 3.0(按照程度从 1-4 分进行评价,4分为优,3分为良,2分为及格,1分为差;评价要素为专业化水平、语言文字水平、编辑出版业务能力、职业道德、队伍结构、管理能力、国际化水平、外语水平、新技术、市场营销等;各评价要素选项有效问卷数量均高于 670 份)[15]。但随着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期刊国际化、数字化、集群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新时期的办刊队伍建设还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创新能力、热爱科技期刊的办刊队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刘凤华 . 国际著名科技期刊编辑模式比较分析及其借鉴之处 [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12, 23(6): 914-917

[2] 中国新闻出版网 . 2012 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 .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7/25/ c_132572572_2.htm

[3] 郭庆华 . 出版转型中学术期刊编辑的生存与发展 [J]. 山西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6(1)

[4] 王亚柯 . 科技期刊分类改革的思考 [J]. 编辑学报 . 2010, 22(6)

[5] 肖宏 . 学术期刊的经营与管理实践 [J]. 传媒 . 2011(10)

[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 (2010) [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49.

[7] 徐书荣 , 潘静 , 陈幼平 . 科研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主编的角色定位 [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11, 22(3)

[8] 韩丽 , 王敏 , 武文 . 编委送审制在国内学术期刊中的应用 [J]. 编辑学报 . 2012, 24(4)

[9] 乔虹 . 充分发挥编委作用 增强学术刊物竞争力 [J]. 编辑学报 . 2012, 14(6)

[10] 王亚秋 , 陈峰 , 王家暖 , 李雪莲 , 徐若冰 . 强化编委职能 实现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 [J]. 编辑学报 . 2011, 23(3) [11] 聂兰英 , 王钢 , 金丹 , 张宁 . 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 [J]. 编辑学报 . 2008, 20(3)

[12] 杜亚勤 . 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 [J].科技情报开放与经济 . 2006, 16(17)

[13] 肖宏 . 对“一流期刊”发展要素的思考 [J]. 中国编辑研究 . 2009

[14] 程磊,李党生 . 如何创办国际一流科技期刊——以《细胞研究》为例谈学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J]. 传媒 . 2011(10)

[1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4)[M].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4

(作者单位系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摘自《中国出版》2014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编委中国科协办刊
中国科协与中国能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本刊编委简介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媒体——《浙商》杂志办刊14年垂直领域耕耘的启示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