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论坛》:“内容为王”是发展的“硬道理”

2015-01-19陈小力

中国期刊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评刊乡镇期刊

陈小力

《乡镇论坛》:“内容为王”是发展的“硬道理”

陈小力

2001年,《乡镇论坛》成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里的“双奖期刊”;2004年,荣获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农学会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农业期刊综合类一等奖”;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6年,荣获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农学会联合颁发的“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综合类一等奖”;2013年,《乡镇论坛》杂志又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百强报刊”称号。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赞誉《乡镇论坛》是“刊林中的一面旗帜”,他将《乡镇论坛》的发展概括为“乡镇论坛现象”,因为在农村刊物纷纷滑坡的情况下,《乡镇论坛》一枝独秀,其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农民心中一颗星”。

成就任何一份事业,都需要付出方方面面的努力。《乡镇论坛》在发展中一直秉承着“内容为王”的硬道理。

“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不说空话、套话和废话”,这是我做编辑以来一直被领导灌输的思想与理念。一本杂志之所以老百姓爱读,无非就是“读起来受益、读起来暖心”。在编辑选稿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如何选出“接地气、贴民意”的文章,如何加工出“让群众爱读愿意读,读起来倍感温暖贴心”的文章,这是编辑们需要做足、做好的一门功课。在措施保障上,《乡镇论坛》杂志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功课。

一是确保精干高效的编辑记者队伍。《乡镇论坛》有一支精干、灵活、高素质的编辑记者队伍。编辑记者人员职称均为中级以上,学历最低为本科,最高为博士,他们熟悉乡镇工作,很多人都有有关乡镇工作研究方面的论文、专著发表。

二是维护好庞大的通讯员供稿体系。《乡镇论坛》有一支熟悉基层、充满热忱的庞大通讯员队伍。这些通讯员生活工作在基层,每天与基层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他们深深体会着基层群众以及基层工作者的酸甜苦辣,他们懂得群众、懂得基层干部,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基层日常的点点滴滴,他们用老百姓自己的语言表达着百姓的心声。

《乡镇论坛》杂志封面

三是选题精选、内容六审,保证精益求精。《乡镇论坛》制定了精细的选题策划要求及稿件审稿流程。每月都有编前编后会、选题策划会,严格控制每一步审稿流程。通过选题策划和编前会,确定每期的重点和侧重;通过编后会,总结经验、交流分享得失;通过精细审稿流程,层层把关,即编辑初选——副主编筛选——主编初定——分管社领导审定——社长把关。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乡镇论坛》每刊登一篇文章,都经过编辑、副主编、主编、分管社领导及社长的层层审核,把关严密,运用我们自己独特的视角、思维,确保稿件质量的万里挑一。稿件上版后,编辑——副主编——主编——分管社领导——终审——社长,仍是一关不落地严格编校质量,确保高标准的出版质量。

四是编辑内部评刊和独立外评的多重评刊体系。《乡镇论坛》采取了编辑内部评刊和外审评刊的多重评刊考核体系。为了保证杂志内容的丰富多元,避免个人选文风格可能造成的影响,杂志制定了详细的内部评刊制度。杂志社全体员工参与评刊,每期评选出若干“好标题、好文章、好内容、好版式”文章,评选有具体的要求,评选以得票多着获胜。这样一则不同刊期品种的编辑们能够互评互学、二则避免审美疲劳及杂志风格的个人化。采取独立外审评刊制度,包括读者的评刊及专业外审的评刊。这样能够更好地避免审美的内部疲劳,让编辑们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更多地听到不同角度的声音。

五是下大力气做好期刊的权威性。《乡镇论坛》是我国惟一一份以村级民主制度建设为重点报道内容的时政类刊物,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喉舌和舆论阵地,是指导农村基层工作的权威性期刊。杂志率先推出和报道了“莱西经验”“梨树经验”等村级民主制度建设的典型经验,有力推动了《村委会组织法》的实施。1990年3月,经报请中央同意,时任国家领导江泽民总书记的《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成为有活力、有权威、有效能的政权》一文在《乡镇论坛》首次发表,引起巨大的反响。1990年6月,杂志又发表了彭真同志题为《通过群众自治实行基层直接民主》的署名文章,随后的几年里先后发表了李鹏、薄一波、姜春云等中央领导,以及民政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领导人,有关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的讲话和文章,以及30多位省市区党政领导和几十万乡镇干部的文章,对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乡镇论坛》的名牌栏目“村治咨询”被村委会主任们誉为“我们村委会主任的尚方宝剑”。“村治咨询”里所回答的问题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极大地帮助了广大村委会主任的工作,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村委会组织法》在广大乡村的顺利实施。许多村委会主任和村民在村委会选举的现场打电话给《乡镇论坛》,急切地想让《乡镇论坛》帮他们解决正在选举中的疑难问题。《乡镇论坛》已经成为农民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专家和顾问。

六是努力做好期刊的多功能性。《乡镇论坛》是观察农村、了解农村的窗口,是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工作上的助手、生活中的朋友”。杂志刊载的大量文章,涉及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方方面面,如法律、经济、文化、生活等,突出了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乡镇论坛》被广大乡村干部及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我们乡村的百科全书”。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努力,《乡镇论坛》始终聚焦农村的热点和难点,融指导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实际实在、实话实说,形式活泼多样。杂志不断创新栏目设计,通过不断地推出特色栏目来带动内容创新,如学子村官、乡村英烈等栏目,时刻与乡村需求保持一致。杂志每期都要保障刊载一定数量的由乡村干部谈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的文章,直接为乡村干部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经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杂志也很注重编读互动,通过来信选登或是编辑部纪事,倾听、关注、刊登、吸收读者的想法和建议。

七是“形式”衷于“内容”,做好期刊的本色。《乡镇论坛》是纸质传统媒体,一直以来都是本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相对于杂志的内容,期刊开本、排版风格、用字大小、行间距、用图风格等都可归为杂志的“形式”。按一般的观点,内容决定形式,可在传播行为中,形式往往更起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内容传播的成功概率。《乡镇论坛》本着提供最大信息量的宗旨,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简短、精悍的小文章,最大幅度地有效使用版面;在配图上都是基层的一手摄影题材,甚至一张图片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图片报道;为杂志配图的漫画作者,也都是极好的乡土画风派,所有这些都为杂志的“乡土风情”渲染了色彩。

(作者系硕士、乡镇论坛杂志社副编审)

猜你喜欢

评刊乡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期刊问答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评刊表
评刊表
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