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宝宝合理的情绪宣泄
2015-01-19吴蕾萍
吴蕾萍
凯是一个25个月大的混血儿。一次,他来到积木区玩,妈妈紧随其后。两人将积木一块挨一块地摆好,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小床”,看凯也能独自摆放了,妈妈退到了后面,悠闲地看着。
一旁的承看了一会儿后,爬上了凯的“小床”。起初凯只是停止拼搭,无奈地看着承,而后用小手指指爬上自己“小床”的承,似乎是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只见趴在床上的承抱起一块积木往后退去,眼看自己的“小床”破损了,凯不高兴了,哭了起来。承则捧着积木注视着凯,并没有想要归还的意思。这下凯更伤心了,妈妈抬起头注视着自己的儿子,然后在一旁鼓励凯用旁边的积木修补“小床”,可是,凯并不乐意,于是妈妈帮忙补上一块积木,凯的情绪平复了些。
可此时,一旁的承放下手中的积木又爬上了“小床”,不愿下来。凯的不悦再次被激发,一旁的妈妈还是心平气和地再次搬来积木,示意儿子重新搭一个,凯推动着妈妈捧着积木的手,要求妈妈为自己搭建。于是,妈妈在一旁搭了一个新的“小床”。
此时,在一旁看着的承又从原先的作品上下来,来到了新作品前,看了片刻后又爬了上去。当他从“小床”上滑下来时,有一块积木松动了,“小床”又一次被小伙伴弄坏了。在这个过程中,凯叫过,趴在积木上挥手驱赶过,但自己的“新床”还是没能“幸免于难”。这一次凯更生气了,先是躲进妈妈的怀抱,过一会儿,他离开妈妈的怀抱,用叫得更响的声音和更有力地伸出手臂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此时的妈妈还是笑着把“小床”整理好,并对承说了一点什么,承也搬起一块积木放在了修复好的小床的旁边。此时的凯也许并不认可这个多角的小床,他用手推开了小伙伴拼上去的那一块积木。
在一旁的承又一次上前搬起被挪开的积木。这一次凯彻底哭了,哭声越发厉害,持续时间也更长了,再次依偎到了妈妈的身边。看着委屈的儿子,妈妈抱着他抚摸他的背……
听听老师怎么说:不和谐的游戏背后是一次情绪体验
我们先来说说两个宝宝情绪变化。
开始凯和妈妈一起拼小床,宝宝玩得非常愉悦,但当小伙伴介入时,他似乎并不欢迎,但也没有明确地表示。而后小伙伴的破坏行为,引起了凯的不满,他用不同级别的哭、不同高低的声音、不同力度的身体语言表达了自己不断升级的不满,在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凯依偎到妈妈的怀中,也许这是他觉得最安全、最有安慰的港湾。
而一旁的承可能开始只是对积木感兴趣,但自己无意间的参与行为,引发凯一系列的情绪升级后,他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玩伴的情绪,并以此为兴趣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搬离积木的行为,也许他后来的“破坏”行为是故意的,但他并没有能力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妥,所以,他需要在实践中尝试、体验、受教育……
两个宝宝虽然都是在玩积木,但因为有着各自不同的玩法和需要,使得他们的情绪也被彼此的行为影响着,所以,游戏过程看似不是那么的协调、和谐,但彼此都关注到了“他人”在自己游戏过程中的存在,这是两位宝宝最大的收获。
凯的妈妈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句的说教,始终关注着凯的心情,用尊重和理解的方式来影响儿子和承。如修复被小伙伴拆坏的小床,在一边重建一个小床,指导小伙伴在小床边放上积木(尽管没有被接受)……当儿子依偎着自己时,她也没有过于紧张地去呵护(这样会放大宝宝的消极情绪)或者用“别哭了,别哭了”来强行阻止、压制宝宝的消极情绪。妈妈给予了凯表达自己喜怒哀乐情绪的机会,同时,让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体验到: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在不故意伤害别人的前提下,都可以以合理的方式表达、宣泄一下不良情绪。值得一提的是,凯的妈妈在这几个回合中始终不惊慌、不急躁,值得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带承来的阿姨没有介入其中,事后她告诉我:“当时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做,所以,就看着,反正老师也在,老师一定有办法的。”承的阿姨说出了很多“无为型”家长的想法。其实,面对宝宝的破坏行为,家长虽然不用马上加以制止,容许宝宝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和需要,但也需要帮助宝宝把他自己的行为与他人情绪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宝宝以更有建设性的方式与同伴互动,如提醒承:“凯怎么哭了?你把它的积木推翻,他不高兴了。怎么可以和凯一起开心地玩呢?我们在凯的小床边造个柜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