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就职意向调查与分析

2015-01-18

冰雪运动 2015年3期
关键词:毕业生学院运动

李 一

(南京体育学院 运动系,江苏 南京 210000)

1 引言

随着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一直大幅上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创历史最高。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职业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生命力[1-2]。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同时在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产生深远意义[3]。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4]。而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运动训练专业的大学生,从小从事专业或半专业训练,正式进入大学后仍就读运动训练专业,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基本局限在教练员、体育教师,或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5]。而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竞争压力大且考试难度大,对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来说更为困难,多重压力的积累导致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相比普通大学毕业生更大[6]。我国政府早已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南京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全国各高校一样,是社会、家长以及学生自身非常重视的问题[7-10]。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其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学生社会化改造的重任[11]。因此体育院校对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起到关键作用[12-15]。综上所述,对我院运动系学生的就职意向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我院运动系学生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详细、具体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同时不断探索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及找出适合南京体育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之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共620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运用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搜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向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发放《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职业意向调查表》。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20份,在规定时间内回收调查问卷560份,回收率为90.3 %,其中有效问卷520份,有效率为83.8 %。问卷选用专家评价与重测法对信度、效度进行检验,专家评价问卷的效度系数为0.83,重测显示问卷的信度系数 0.81,表明该调查问卷的信度以及效度符合标准,可用于本文研究。

2.2.3 专家访谈法

就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就职意愿调查与分析的需求情况制定访谈提纲,对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领导及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进行访谈,了解相关的就业知识和就业形势,为本次课题研究提供全面并且权威的分析依据。

2.2.4 数理统计法

应用Excel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直观化处理后,对其进行逻辑分析,从而使本论文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3 分析与讨论

3.1 现阶段运动系学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我院运动系学生未来选择就业或创业的学生共计83.9 %,这一数据说明大部分运动系学生仍然希望未来毕业后投身就业,部分学生选择继续升学,以提高自身学历。

表1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就业去向调查Table 1 Employment Investigation on Students in Physical Department of Nanjing Sport

3.2 现阶段运动系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程度的调查分析

从表2中看出我院运动系绝大多数学生对目前体育专业的就业形势已有一定地了解。11.9 %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正常。5.7 %的学生对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这种看法可能与体育专业学生实际就业形势存在一定的偏差。就现实情况来说,当前大学生基数大、就业形势严峻,这要求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对我校运动系学生加强引导工作,让我校学生认清当下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表2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就业形势认识调查Table 2 Thoughts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n Students in Physical Department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3.3 运动系学生的就职意向

3.3.1 就业区域意向

从图1中可以看出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的人数比例达到48.5 %。随着经济发达城市体育类工作发展空间的逐渐饱和,中小城市发展空间逐年增大。回到家乡借助父母的力量、人脉关系找到合适的工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因此,在此次调查中选择回到家乡的人数比例达到37.8 %。选择其他(包括出国深造等)的人数比例为8.8 %,综合分析,这与个人学术追求和自身家庭条件有关,在有条件且个人愿意的情况下,追求更多学习机会提升自己,以满足对理想工作的追求。然而,选择投身到中西部地区的建设的人仅占有4.9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我校学生对中西部建设政策不了解,二是中西部地区工作条件艰苦、远离家乡等。

图1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就业区域意向Figure 1. Employment Area Intention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Department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3.3.2 就业单位意向

图2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就业意向调查Figure 2. Employment Intention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Department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从图2可看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政府机关、国企和外企。由此可见,虽然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就业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但与大众择业观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期待能够进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高的单位,大部分学生都将此类工作作为职业首选。然而,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为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我校运动系学生选择自我创业的比例也达到8.3 %。对比选择体育相关私企的学生数量发现,近年来国民收入增加,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体育俱乐部等与体育相关的私企越来越多,但由于其工资和福利待遇并不高,工作不够稳定,大多数学生不会将其作为就职意向的首选。

3.3.3 薪资要求意向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物价不断飙升,个人经济压力逐年增大。从图3可看出,我校运动系学生对未来薪资水平期望较高,绝大多数人希望毕业后获得一份高薪工作。但必须认识到,实现这种薪资水平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这要求我校运动系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对所学专业在社会中被需求的程度做出正确了解,做出合理定位。

图3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就业薪资要求意向Figure 3. Employment Salary Intention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Department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3.4 影响运动系学生就职的因素

影响我校运动系学生的就业因素有很多,从图4可看出,薪酬和福利与个人的发展空间及工作环境的选择比例都在70 %以上,这说明我校运动系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对未来工作待遇、环境和个人发展空间具有较高要求和期望。而专业是否对口的选择比例为52 %,比预想中要低,这说明我校运动系学生对专业的依赖性较弱,认为找到未来个人发展空间较大的工作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图4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职业影响因素调查Figure 4. Investigation on Employment In fl uencing Factors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Department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接下来,从宏观环境、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和个人能力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影响我校运动系学生就职的因素。

3.4.1 宏观环境影响就业选择

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不容乐观。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对科学健身和运动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面对体育相关工作劳动力市场饱和的现状,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3.4.2 学校教育影响就业选择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的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影响着学生的质量。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良好的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的指导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介于只有大四才修完所有课程,并直接面临就业指导问题,此问题只统计了大四的数据。如图5,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大四学生全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对于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对其了解的比例为73 %,并未达到10 0%,还是有部分学生不了解学校提供了此类的就业信息平台。一方面,学生自己对此类信息的关注不够;另一方面,说明学校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尚待完善。专业发展前景指导与就业技巧指导的比例分别为13 %和28 %,说明学校在其他方面有一定地补充。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发现,学校在对运动系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做得很好,但是更具体更实际的专业发展前景指导和就业技巧方面的辅导缺少跟进和完善,希望学校可以重视这两方面,增加此类指导。

图5 运动系大四学生关于学校提供就业指导的认知Figure 5. Consideration on Providing Employment Guidance of Senior Students in Physical Department

从图6可以看出: 我校运动系学生最希望学校能够增加第二专项,因为现在都需要 “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据了解,运动系从11级开始增设了第二专项。排在第二的是通过关系网向单位推荐毕业生,相比只负责提供一些就业信息,“择优推荐、双方考核”更能体现学校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的人性化关怀,也促进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积极性。从表中的数据以及对学生的访谈中得知,学生认为实习时间太短。大四上学期参加实习,实习结束后忙于找工作,没有时间再思考、再学习、再提高。而9周的实习主要是经历了体育教学的中期阶段,学期初、学期末较少经历,因此对其认识还不完整,容易产生对工作理解上的偏差。学生希望可以拉长实习时间,争取更多机会完成大学与社会的衔接。

图6 运动系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类型Figure 6. Types of Employment Guidance Which are Hoped to Provide by Schools

排在后两位的是关于 “理性”考证和求职技巧辅导的要求。现在很多学生比较盲目,不知道自己需要哪方面的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因为无经验,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水平差,被用人单位拒绝。结合学校教育进行分析,可以适当增加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针对毕业生开展此类的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求职技巧,增加学生的入职机率。

3.4.3 家庭环境影响就业选择

此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的经济状况、所处地域、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把“双刃剑”。正面影响即提供经济、社会关系支援,就业信息、人脉和意见建议以供参考等。负面影响包括由于家庭的强势或过多介入使学生在就业中不能把握自己,没有主见,会产生依赖情绪,等着父母安排工作,降低自我就业的积极性。

3.4.4 个人能力影响就业选择

我校运动系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与自身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为:专业技能突出,自身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基础较差,综合能力不强。没有明确的职业意向。通过图7-8的数据可以发现,内在动机是行动的导航。从图7中看出只有24 %的学生确定会去参加提供就业机会的培训,而剩下76 %的学生中有大部分表示看情况而定,其余则不会去想或没有想法。将这一数据与图8进行对照,除裁判员证书的比例很高之外,选择考取其它证书的比例非常低。然而图中列举的裁判员证、教师资格证、教练员证、救生员证都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是未来求职和入职的筹码或是必备证书,但调查显示选择的人很少,这也是运动系学生就职率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希望学校可以提供专门的讲座和辅导,提醒运动系学生尽快找到方向。

图7 运动系学生参加有助于提升就业机会培训的调查Figure 7. Investigations on Physical Students Which are Good for Promoting the Training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图8 我院运动系学生考证调查Figure 8. Certi fi cates Investigation on Students in Physical Department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我校运动系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或创业的共达到89.3 %,8.3 %的选择继续升学,为未来寻求理想工作而努力。我院运动系学生对目前体育专业的严峻就业形势已有一定的了解。

2.在我校运动系学生就职意向方面,大部分选择毕业后工作,而在工作地域意向上大部分偏向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和家乡;预期工作单位偏重于政府机关、国企、外企;预期薪资多为3 000元以上。对工作预期过高,不利于寻找工作。

3.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影响运动系学生未来就业的因素主要为宏观环境、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和个人能力。学校对运动系学生的培养方案以及可提供的就职辅导和帮助是可控的因素,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4.2 建议

1.希望学校、指导老师等对我校运动系学生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引导,让其认清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自主择业的意识。

2.完善就业信息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向学生推荐实用的人力资源网站,获取更多的就业需求信息,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等。

3.我校运动系学生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向 “一专多能”靠近,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明确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学习生活。

[1]颜彤丹.北方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J].冰雪运动,2014,36(6):23-27.

[2]刘涛.北方高校冰雪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J].冰雪运动,2014,36(2) :76–78.

[3]齐丽敏.高校冬季体育教学融入大学生就业教育规划的思考 [J].冰雪运动,2008,30(2) :73–76.

[4]王进.南京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及其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8(3) :7–17.

[5]刘献国.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2).

[6]董莹娟.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成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57–58.

[7]柴娇、段炼.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需求与培养途径分析 [J].冰雪运动,2006(2):98–100.

[8]张红松、董勤广.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职业意识指向初探[J].冰雪运动,1993(4) :29–36.

[9]赵权、刘亚峰.浅论“ 十一五”期间我国冰雪体育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及培养[J].冰雪运动,2005,12(6):77–83.

[10]孙玉巍.冰雪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冰雪运动,2011,33(5) :51–56.

[11]王淑华、张桂新.冰雪体育文化特征对大学生社会品质的塑造 [J].冰雪运动,2012,34(2) :69–81.

[12]陈丽花.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意识调查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2) :110–115.

[13]易三平、曹武萍.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9) :102–105.

[14]陆家领.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新报,2011(34).

[15]刘爱霞.对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9,30(1):80–83.

猜你喜欢

毕业生学院运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不正经运动范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