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度创作中指挥如何更好地诠释合唱音乐

2015-01-17李娅

艺术评鉴 2014年22期
关键词:诠释指挥二度创作

李娅

摘要:在合唱作品的二度创作中不同的指挥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然而具体来说,指挥要想比较完整、贴切地对一部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是应分为案头分析和实际排练这两个过程来完成的。前者为准备,后者为实施。二者的充分结合才是一个指挥业务素质的集合体现,同样也是一个指挥更好的诠释合唱音乐作品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合唱作品 二度创作 诠释 指挥

指挥是一首合唱音乐作品的首位二度创作者。而指挥综合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这首作品被诠释的恰当与否。因此一个专业的指挥不仅要拥有广阔的文化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音乐技能和敏锐的音乐感知力,还要具备良好的领导组织能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将这些特质充分运用在指挥对任何一部作品的案头分析和实际排练中,才能让这部合唱音乐作品获得更好的诠释。

一、准备之前期——案头分析

指挥拿到一首作品首要任务是阅读总谱,即对这首作品的本体材料和外围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如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调性变化、和声走向及歌词(作品谱面最直观的东西)等进行分析对比。其次,指挥应对作品的创作历史、创作者的音乐风格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做一个详细的梳理,以利于更全面的理解作品创作缘由和其所承载的创作思想。这一前期准备的案头分析是指挥积累内心音乐的过程,对于指挥把握作品整体结构和音响均衡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准备之中期——总谱弹奏及唱法研究

音乐是音响的集合,是听觉的艺术。所以在对一首合唱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思路等进行了解后,在钢琴上对其总谱进行视奏、视唱是十分必要和不可缺少的。弹奏总谱的方法有很多,指挥可以根据自身能力进行安排,当然不同的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如:(1)指挥可以左右手各两个声部同时弹奏合唱总谱,这样有利于直观的感受作品整体音响。如果在视奏时结合之前所做的案头分析将其和声的连接、调性的布局充分展现在实际的音响中,那将更有利于指挥对作品音响的把握;(2)还可以边弹边唱,即弹任意三个声部,指挥唱一个声部。这样不仅有利于指挥更直接的感受和聆听作品的音响,还利于指挥找到作品中的重难点的地方,为后期制定排练方案提供参考。

熟悉总谱之后指挥要做的便是对作品唱法的研究。曲风不同,作品的用声自然不同,当然除了用声以外还有很多内容是要指挥一一研究的如:咬字吐字、音色处理、情感处理等。然而这些因素皆是在作品用声确定之后。所以这就需要指挥在了解总谱后,能够很好的把握作品风格和情绪。如合唱《赶牲灵》是陕北民歌中的一首名曲,因地域文化的差异,陕北民歌其音调旋律大多是以上音列为基础构成,音域宽广,旋律跳动较大。因此,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合唱团员更多的应以真声为主,以体现作品中真挚淳朴,婉转柔美的思想情感。再如脍炙人口,表达游子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的混声合唱《把我的奶名儿叫》,作品以女声哼鸣开始,思念祖国家乡的情感贯穿全曲。因此,该曲多以半声为主,柔和、委婉,以体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准备之后期——实际排练

(一)练声曲的选择

合唱的发声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激起声,一种是舒起声。在训练时练声曲的选择也多以舒起声的哼鸣开始。哼鸣练习有利于团员更好更快的找到头腔共鸣,便于演唱作品时能快速做到头声高位。另外根据作品咬字吐字的不同,指挥在设计练声曲时也应该根据“五声”、“四呼”来进行设计。以女声合唱《山在虚无缥缈间》为例,曲中多以“yong拥”“nong浓”“zhong种”“meng梦”“kong空”等中东辙为主,则在练声曲时指挥便可设计慢吸慢呼式的“以哼代唱”练习曲为主。如5 - - - 5 4 3 2 1,前面长音哼鸣,之后接“龙”或“梦”都可。

(二)初排的指挥设计

在排练初期,指挥主要任务是解决各声部在视谱练唱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困难。即在之前总谱视奏视唱时就已注意到的音准、节奏和作品情绪等方面的重点难点要求。而要完成这些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一个聪明的指挥应该在排练初期就设计好自己的指挥语言,通过手势更好更快的引领队员掌握作品,把握音乐内涵。

就以《山在虚无缥缈间》为例,这是我国近现代最早一部清唱剧《长恨歌》中的一首女声三部合唱。根据这首作品的旋律及语言风格,指挥在初期排练时就应采用柔线型的四拍子图式,配合飘而不虚,柔中见韧的手势动作进行指挥。如曲中6-20小节是合唱第一部分,旋律幽静。歌唱部分A段1-10小节S1和S2同一个旋律,这里指挥应用双手指挥,并注意暗示出渐强渐弱的色调变化。10小节上的后两拍-20小节,合唱两次出现模仿性的复调片段,合唱的声音色彩也由淡渐浓又由浓渐淡,充满了典雅气息,所以在视唱时指挥应双手分工明确,给予缓吸缓呼的提示后,手中要柔中带韧以体现蓬莱仙岛仙境美丽又神秘的写照。而B段开始处则是云雾中的“仙女”们对人间红尘发出的笑叹。“却笑他”的“却”字是一种叹息的语气,指挥的手势则应该是舒起声加“拖”的动作,以体现沉重又叹息之感。这种根据作品情绪和唱法的指挥设计是贯穿全曲的,因此在初排时指挥通过指挥语言能更好的促使团员准确的把握作品。

(三)精排的段落语言

精排阶段主要是解决作品的艺术处理和音乐表现。这一阶段指挥应让团员清晰各段落划分,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创作时代背景以及处理手法。当然想更好的诠释歌曲内涵仅靠简单再现自然没什么新意可言,指挥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等对作品进行更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引导和启发队员们充分发挥艺术想象。

在揭示段落大意时,歌词首先是最好的依据。在《山在虚无飘渺间》中,A段歌词“香雾迷蒙,祥云掩拥,蓬莱仙岛清虚洞,琼花玉树露华浓”直接描写了蓬莱仙岛虚无缥缈的仙境,且加上作曲家高妙的技法,把萦绕天际的“香雾、祥云”点缀得十分生动。而到了B段“却笑他,红尘碧海,几许恩爱苗,多少痴情种……离合悲欢,枉做相思梦,参不透镜花水月,毕竟终成空”这依然不是对蓬莱仙岛景致的描写和赞美,而是飘荡香雾祥云间的仙女对人间红尘发出的笑叹,既是对人间情爱的短暂之叹,又是对“镜花水月”的空幻之叹…

诠释作品不仅是简单的音准、节奏、速度等,要想更好更全面的诠释音乐,排练时指挥应该细分至各段落,甚至逐字逐句,并加之对比,由此会更好的捕捉到音乐作品的深处含义。

(四)合排的均衡安排

合唱是多声部音乐,严格的说任何一部作品,任何一个合唱团甚至任何声部间及声部本身都存在着各自的音响不均衡。每一个性质类型的音响都可以有点、柱、线、带、块等五种形态,而依据音响构成的简单或复杂程度所表现的不同特征又大体上可分为纯净音响、混合音响、化合音响和合成音响。合唱中不仅有各声部的个性色彩还有声部间的协调配合。而声部间的配合除了音高、音准的谐和外,更重要的是音色、音量上的均衡。

指挥排练作品时具体也要根据作品的写作手法和内容来分别把握。A:主调合唱作品。这类作品主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最主要方面,所以安排音响比例时它应在其他各织体要素之上B:复调或模仿手法作品。在模仿复调作品中原则上模仿声部和主题声部采取的是同力度处理,已形成此起彼伏的效果。

三、结语

合唱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也是合唱指挥工作的全过程,只有将自身的音乐素养、理论功底充分运用到分析与排练中,指挥才能更好的捕捉到作曲家的创作思想,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彭志敏.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陈家海.合唱名曲指挥设计[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4]刘秀荣.合唱的二度创作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诠释指挥二度创作
当代纤维艺术材料语言发展研究
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大型交响乐团表演中指挥的作用分析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
复杂天气情况下空管指挥工作分析
"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