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畔的民间文化艺术
2015-01-17谭冉
谭冉
摘要:微山湖端鼓戏是流传于纯渔民间的一种歌、舞、乐、戏、曲艺、杂技等多种艺术要素构成的渔民艺术,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极具湖上特色,是微山湖渔民智慧的结晶,其演唱风格彰显出微山湖区特有的水乡风情。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领域中极具水乡特色的瑰宝之一,应得到久远的保护和发展。通过对端鼓戏的简单介绍及分析,希望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端鼓戏 文化价值 艺术特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这片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大地上,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音乐遗产。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不断发展适应新时代和新观众的欣赏需求,继续发扬和保持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同时,民间音乐的声腔艺术和表演方式应被后人继承和发展。微山湖区物产富饶,除了盛产远近闻名的四个门鼻孔大鲤鱼等本土特产,还孕育了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端鼓戏,本文将对山东省微山湖区端鼓戏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浅要研究,对其历史进程、艺术特征及其文化价值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端鼓戏的历史进程
“端鼓戏”又称“端公戏”,还叫“端供腔”,是在微山湖上渔民中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一般出现在渔民请大王保佑免除灾殃,或在新春佳节、婚丧嫁娶、庆贺丰收、续写家谱的时候所演出的酬谢神灵的表演形式。端鼓戏在微山湖的渔民之中普遍存在,尤以大捐、新建、爱湖、塘湖等地的“蜀帮”、“箔帮”中会演唱者居多。
(一)微山湖区端鼓戏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关于微山湖的记载,曾有陷留城而沦为沼泽微湖的说法,在明朝的隆庆年间,微山湖、昭阳湖局部形成水面。清朝的顺治中期,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方连通惯接在一起,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祖居在郗山、微山、夏镇的殷姓、褚姓之中,虽然也有些撑船下湖打野鸭子的渔民,但是没有一个会唱端鼓戏,此种民间演唱艺术仅流行于迁徙到微山湖上来的纯渔民之中。由于在旧社会,贫苦渔民没有识字的,端鼓戏的传播方式是由父传子,一代一代口传心记流传下来。根据资料记载对比,微山湖区的端鼓腔与江苏北部民间的香火戏在表演方式和演唱方法上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老艺人沈家富、倪有才、赵发美、丁星前等追溯起他们的家史来,都说祖辈是从扬州府的兴化县迁居到微山湖上来的”。由此可见,端鼓戏的前身是随着由南向北的迁民带到微山湖上,受到鲁西南语言风格习惯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了微山湖上纯渔民中这一粗犷豪迈、独具水乡特色的民间艺术演唱形式。
(二)端鼓戏的发展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山东省济宁地区、微山县文化主管部门都对端鼓戏这一稀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给以重视、挖掘和抢救。由微山县文化馆陈炎创作的表演唱《渔家乐》,是根据端鼓戏的曲调和舞蹈动作改编而来的,该作品参加山东省1958年跃进歌舞会演,受到热烈欢迎。随后,他又创作了《喜相逢》、《考嫂嫂》、《马局长游湖》以及《水乡北京紧相连》、《微湖端鼓》、《打渔姑娘多豪迈》等作品,皆以端鼓戏形式进行表演,参加省内各地文艺汇演并得到一致好评。1978年,同样由陈炎根据端鼓戏的传统剧目《刘文龙赶考》创作改编的历史故事剧《三催嫁》最为著名,该剧目由微山县山东梆子剧团端鼓剧组排练,配以新型的服装道具,齐整的乐队编制,由著名端鼓戏演员表演,将端鼓戏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二、端鼓戏的艺术特征
端鼓戏是微山湖区渔民中多年流传的一种传统艺术,端鼓腔是其特有的演唱方式。最初的端鼓戏,完全是宗教式的祭祀吟诵,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发展成稍加妆扮的演唱形式。这种演唱方式是一种有坐有舞,一唱众和,舞蹈动作别致轻盈的艺术形式。
(一)端鼓戏的表演形式
从古至今,几面像芭蕉扇形的单面羊皮鼓是端鼓腔唯一的伴奏乐器,鼓把下端的铁圈上套有9个小铁环子,成为九连环。表演时,左手拿鼓,右手用竹制的细鼓签击打出各种不同的鼓点,时而摇动鼓把下端的铁圈,致使铁圈上的铁环相互撞击发出叮咚哗啦的声响。羊皮鼓端在手里敲击,也是“端鼓”名称的由来。
流传在微山湖区的端鼓戏,在开唱之前,首先要选择开阔的明水区域,方便四面八方的渔民撑船围拢在四周观看,同时也与陆地隔绝。“把大船数量控制在单数,并连在一起,在船头高扎芦棚,设香案摆大供,由坛头发号施令,依次进行开坛、展鼓、拜坛、请神四个程序。在仪式中以敲击一通羊皮鼓为开场,演唱的内容多是请神敬神的话。”表演者一面演唱一面击鼓,配合铁环叮叮当当的声音,颇有庙堂的风味。表演端鼓戏前,表演中,分为领唱、合唱和坐唱,每次出场多者二、三人,以简单的小台步上场,边唱边舞,另外四人打端鼓伴唱。按照传统的习惯要唱三天三夜,日夜不停。表演者妆容简单,并按人物化妆,分生、旦、净、丑等角色,在有些剧目的情节中,还采用舞蹈来烘托气氛,但从古至今只有男人演唱。近年来,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有端鼓戏演出,是由原来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纯娱乐性的活动,演唱时间可长可短,内容也可多可少。
(二)端鼓戏的唱腔和曲牌特征
微山湖区的端鼓腔,演唱时没有丝弦乐器伴奏,只用几面羊皮鼓击出节奏,一领众合,一唱众帮,声势浩大,高亢嘹亮,在夜静的湖面上,能声传数里之远。端鼓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多种渔民地方语言的结合,在曲调旋律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这种具有纯渔民粗犷豪迈、独具水乡特色的民间艺术演唱形式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文化意义。
端鼓腔的曲牌,大部分是一领唱、众合腔,曲调优美、活泼、热烈, 常用的曲牌是“七字韵”、“十字韵”和“魏调”,也是端鼓腔的基本唱腔。,端鼓戏的唱腔结构以板腔反复体为基础,五声音阶的“宫”、“徵”变换的调式结构。词格多是十言或七言的诗赞体,结合“七字韵”与“十字韵”两种基本唱腔,插入其他曲牌,以高胡作主弦,“1——5”定弦,声音嘹亮清脆,颇具水乡风味,加以羊皮鼓点击节,更显示了湖光山色的美学特点。演唱时,都是两句一番,加入伴奏鼓点,根据唱词的多少,用即兴的唱法唱出旋律的变化,这样才能摆脱反复使用一种曲牌造成的唱腔旋律的单调性。例如“七字韵”上韵七个字,领唱六个字,合唱进入“哎嗨哟”后再唱出第七个字来,接着合腔者再把第七个字唱出来。
有时合唱者因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域及旋律各异,自然形成了和声效果,听起来也很舒服。端鼓腔的唱腔特点是结合口头文学即兴演唱的,在结合个人的具体演唱条件的同时,每个人的音色、音域、技巧、腔弯等,都构成了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端鼓腔一些基本音调材料和固定色彩,它一直贯穿在整个曲目演唱中。
三、端鼓戏的文化价值
端鼓戏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传教方式,致使其起源、发展、推广和创作都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端鼓戏是湖区渔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而渔民都过着四海为家的漂流生活,哪里的渔汛好就跑向哪个湖区,因此它融会贯通了各大湖区的艺术文化和风俗习惯,是渔民文化生活的一种体现。从端鼓戏的曲牌来看,也受到佛曲的某些影响,为其注入了新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其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端鼓腔是山东省微山县南四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渔民中多年来流传的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是一种传统的音乐文化艺术。它将说唱结合在一起作为演唱形式,有坐有舞、一唱众和也是其表演形式。由于其特殊的发展环境,这种民间曲艺艺术在各个湖区被渔民所传唱,对于渔民文化的传播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这种保持着湖区渔民特有的拙朴、豪放、热烈的端鼓腔的注意力已经渐渐转移,端鼓腔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也渐行渐远。作为微山当地人,对端鼓腔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资料中关于端鼓腔的记载也有一定的不足,对于端鼓腔的来龙去脉记录也不甚清晰。本文通过对端鼓腔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对端鼓腔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前景进行浅显的陈述和分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种民间艺术,这种凝聚着微山湖区渔民智慧的民间艺术,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更要将它们更好的传播流传下去,让日渐消退的湖区文化恢复往日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张玉柱.齐鲁民间艺术通览[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8.
[2]张士闪,高建军.微山湖渔民“端鼓戏”艺术探解[J].齐鲁艺苑,1996,(01).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