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晓芳 勇闯商海写传奇

2015-01-17李菡丹

中华儿女 2014年23期
关键词:商海酒庄红酒

李菡丹

她16岁考取军医学校,做过党报新闻记者;在商海里摸爬滚打22年,如今,她又经营进口法国有机金奖红酒,以不变的真心与热情书写传奇

在人们的印象中,女性总是与“弱者”联系在一起,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弱不禁风”的女企业家们却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写着女人的另一面。北京瑞德威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晓芳就是其中之一。

她16岁考取福州军区军医学校,曾参加“文革”后第一次大阅兵;8年后,作为裁军100万的最后一批,她转业成为地方党报新闻记者;当下海大潮涌动,已有中级职称的她毅然离职;在商海里摸爬滚打22年,她做过政府项目,投资过商业地产,开过金矿;如今,在商海中几经沉浮的她,进驻北京开创新的事业——经营法国文化,进口法国有机金奖红酒,收藏国石寿山石、热贡艺术唐卡。

走进位于北京北三环的安贞大厦叶晓芳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巨幅唐卡,错落有致的柜子里摆放着精美的寿山石以及名家篆刻的印章,还有一排排摆满进口法国红酒的酒柜,光线柔和的台灯,柔软舒适的沙发,茶几上考究的茶具酒具,绿植鲜花……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宁静、温暖、美好,仿佛在诉说女主人柔软而又不甘于平淡的内心。

叶晓芳优雅地坐在沙发上,笑容可掬地说:“经商22年,我做过很多事,但如今回想起来却都不是自己真正喜欢做的。现在,对于在商海中历练多年的我来说,资本积累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对的事,我仍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勇闯商海,紧跟时代脉搏

“叶晓芳是江西上饶人,许多年来,无论走到哪里,她始终心系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回顾自己的成长,她称儿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教师,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培养人才。“那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书,记得邻居家的姐姐当时在新华书店工作,在我的一再恳求下,她同意让我放学后到书店里帮忙,同时可以免费看书,这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

就这样,每天叶晓芳都来新华书店勤工俭学利用空闲时间看书,很快就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看了个遍,其他各类书籍也都有涉猎。“可以说,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文学始终伴随着我,给予我营养。”

1980年,16岁的叶晓芳参加高考,顺利考取福州军区军医学校。次年,她有幸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大阅兵,“正是因为有了这次成功的阅兵,才有了1984年天安门广场上的大阅兵。当年有部电影《东海屏障》讲述的就是那次阅兵的实况。”

两年的军校学习生活,叶晓芳褪去了年少的青涩与稚嫩。毕业后,她在陆军部队野战医院积极工作,为战士们服务。1988年,叶晓芳从部队转业。“1985年,邓小平同志宣布裁军100万,我是最后一批转业的。”当摘下帽徽,取下肩章,卸下领花的那一刻,她泪流满面,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部队。

转业后,叶晓芳先后在江西宜春卫校医疗所、江西健康生活报社、江西宜春日报社工作。1992年,作为党报新闻记者的叶晓芳已经成家,还有了心爱的儿子。此时正值下海大潮涌动,眼看着身边的很多朋友都下海赚到了第一桶金,日子越过越红火,再看看自己的小家,一家三口靠夫妻俩微薄的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于是,她心动了,离职去了海南。

“我写了一份大大的简历贴到海口公园门口,每天翘首以盼,期待着被企业看中。”很快,叶晓芳就被一家台资企业招聘做了总经理助理。然而,就在她做得越来越顺的时候,1993年,亚洲金融危机来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推行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她所在的台资企业经营很不景气,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她决定回家。

刚一进家门,已经半年多不见妈妈的儿子一下子扑到了叶晓芳的怀里,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她低头仔细打量儿子,只见孩子的小脚上穿着一双大一寸的鞋。“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哗地一下就流了出来。”她决定留在家乡,不走了。

接下来,叶晓芳了解到原来工作过的报社正打算将图片社对外承包,于是,她接手了这家图片社。“既然决定做,就要把事情做好。”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也是这么做的。她带领员工脚踏实地工作,遇到急活,她和员工一起加班加点地干,一步一步将图片社越办越好。

在这期间,一位朋友找到叶晓芳,请她帮忙联系一桩空调生意。虽然生意小,但是她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并且事事亲力亲为。就这样,从来没有接触过空调生意的叶晓芳一点一滴地学起,最终以微薄之利在商海里捞到了第一桶金。“我记得那是1993年的秋天,我们一共赚了几千元,虽然不太多,但是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叶晓芳开始接触室内装潢,很快,第二年春天就赚到了第二桶金,大概有10万元。随着生意越做越多,越做越大,叶晓芳在当地小有名气,美誉不断。“我觉得做生意就要讲信誉,追求品质,中间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要横下心,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商海战场,打造商业神话

2000年,宜春当地政府计划在高安与南昌交界处招商引资建贸易中心。有朋友找到叶晓芳,请她投资商业地产。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叶晓芳从头开始学。“我们一家公司独立建商业地产,从拍地、拆迁、建设,到出售、管理,完全是现代化标准,一条龙式,不像现在几家公司一起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经常吃住都在工棚、农舍,和员工一起奋斗。”最终,贸易中心建成了。

但是,难题又摆在面前——这么多商铺如何卖出去?“这个贸易中心地处农村,周边县市已经有几个贸易市场了,所以这么多商铺不好卖。好在旁边就是国道,眼看资金链就要断裂,我亲自带领员工,每天步行几十公里发售楼宣传单。”

当贸易中心开张时,叶晓芳组织策划召开了一次贸易物资大会。不料,大会一开始就遭到很多人反对。“周边县的贸易市场都有着几十年历史,一直都很红火,我们竞争不过。”此时,她想到了一个办法——文化兴市场。她请到当地著名的采茶戏团驻扎在贸易中心,每天都上演采茶戏,以此来吸引商家、客户。

最终,原定为期一周的贸易物资大会开了半年,采茶戏也唱了半年,市场越来越兴旺。半年后,周边县的几家贸易市场全部倒闭。此后,当地再开发的商业地产都以此做标杆,也都来向叶晓芳讨教。“那时做商业地产都是薄利,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法宝的话,我想那就是用心,凭良心做事。直到现在,这个贸易中心仍然运营得很好,远近闻名,繁荣了地方经济,推动了当地百姓致富的步伐。”她欣慰地说。

经营了多年的房地产公司之后,叶晓芳打点行囊深入原始森林开起了金矿。这一次转型是迫于无奈。“一般哪有女人开金矿的?当时是北大企业家班一位老同学找到我,想在江西与湖南交界处的原始森林里开金矿,一是想请我帮忙与当地政府沟通,二是邀请我入伙。”正当她把路铺好了的时候,这位老同学不做了。“怎么办?只有我来做。”

叶晓芳说干就干,招人、组建公司、征地、办证……“在原始森林里开金矿,自然环境可想而知,当时矿上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我,一个是厨师,其他全是男人,住的是工棚,早晨起来一推门,时常有眼镜蛇在台阶上晒太阳……同时工作上的压力也非常大,我们边经营边办证,各种证件全办下来,一共花了两年半的时间,过程非常艰难;来自安全生产上的重大压力众所周知,挖金矿要用到一种化学物质——氰化钠,剧毒,所以我都是亲自抓安全,污水经过内部循环系统处理掉,以保证附近居民和工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和生命安全。几年间,我们没有出过一起安全事故。”

她回忆说:“能开金矿的地方都是喀斯特地貌,记不清有多少次,我因为急事晚上八九点,一个人驱车40公里山路进山,常常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高山,前方的路也看不清,还时常有蛇在车前方道路上窜,一颗心真的是跳到了嗓子眼。”她给自己总结道“人前总是阳光灿烂,眼泪常常咽到肚子里”。

记得有调查显示,占中国企业家总数不到20%的女企业家所掌管的企业有98%处于盈利状态,50%左右的女企业家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100%的女企业家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超过44%的女企业家没有娱乐和锻炼的时间。专家认为,女性吃苦耐劳的毅力和整体的信用水平都要高于男性,因而能够在企业经营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并且成为成就女企业家的重要因素。

叶晓芳就是如此,她22年始终如一,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每一次都从不懂到懂,从外行成长为内行,打造了一个个商业神话,依靠的就是永不言退的进取精神。

回归本真,带来红酒盛宴

女企业家往往肩负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担子,2009年,随着儿子来北京攻读硕士研究生,叶晓芳的心也跟着来到了北京。在商海打拼多年的她很想陪陪儿子。“虽然这么多年来,我无论多忙都要坚持每天晚上9点给儿子打一个电话,询问他当天的学习情况,与他谈心,但是作为母亲,我和他相处的时间太少了,我想弥补这份缺失。”

叶晓芳将公司事务整理好,来到了北京。然而,忙碌惯了的她突然闲下来,还觉得不太适应。 “一直以来,我对事业都很认真,对生活也很认真。我想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2013年,北京瑞德威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主营法国文化、法国有机酒庄金奖红酒、这亦是她的喜好。

学会发现机遇是女性创业者不可或缺的能力,叶晓芳就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当然也与她好强的性格密不可分。有了目标,她多次亲赴法国找红酒,小时候对欧洲文学的那份热爱,她终于找到了感觉,“我觉得法国红酒品质最好、也是最好喝,这和法国人严谨的生活态度以及慢生活节奏有关,我想找性价比最高的法国红酒,让中国的老百姓可以接受的。”

叶晓芳遍访法国红酒七大产区,亲赴几百家酒庄品尝了上千款红酒,终于在法国地中海沿岸、大山深处找到了玛拉薇-贝特朗酒庄。“这家酒庄起源于十七世纪,历史悠久,庄主是一对已度过金婚岁月的夫妇,酒庄位于阳光充足的地中海沿岸,富有特色的红土地质,占地面积200多公顷,采用世界最高有机标准方式种植,传统的酿造工艺,酿出的葡萄酒口感圆润丰富,单宁厚重温暖,酒庄于2000年申报,2005年获世界有机运动鼻祖——德米特国际认证,葡萄酒在各项国际大赛中多次夺得金奖殊荣。”

经过几次愉快的洽谈,这对金婚夫妇给叶晓芳的印象非常好,“认真、温和、有爱,他们将酿造完全尊重当地土地环境的葡萄酒作为自己的使命。”与此同时,她也给庄主夫妇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他们非常乐于与她合作。

此外,她又找到法国鲁西荣产区的圣乔治酒庄,庄主夫妇也已经度过了金婚岁月,男庄主曾经是法国电力的核能专家,麝香甜白是这家酒庄的主打葡萄酒。

叶晓芳称,她的愿望是把真正优质的、物有所值的法国葡萄酒引到中国市场来,让中国人能够真正了解法国葡萄酒的文化,体验法国葡萄酒文化的魅力。“我们都是原瓶原装从法国进口红酒,性价比很高。目前,我们主要在企业家朋友圈里推广,也进入一些如万达高端会员俱乐部,五星级酒店等场所,预计很快进驻高端电商平台,给广大消费者带来舌尖上的红酒盛宴。”

如今,经历岁月的洗礼,在叶晓芳的生活中,与朋友品酒、赏石、赏画占据着她的大部分时间,随着新事业的不断开拓,她对未来也更加明晰,“平安、健康,用心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就是我今后的追求。”

拂去浮华,回归本真。叶晓芳以不变的真心与热情继续书写传奇。

责任编辑 吴军涛

猜你喜欢

商海酒庄红酒
收葡萄
中国人抛弃了波尔多酒庄?
退休咏怀
收购德国酒庄总共分几步
红酒中毒案
还是有空子可钻的
买红酒
“超二级”酒庄惹人垂涎
A Philosophy of Teaching for Junior Schools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临街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