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舞的创作技法训练
2015-01-17李妮娜
李妮娜
摘要:关于编导课程的教学,大部分第一学期以学习独舞的创作技法训练为主,通过学习训练,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身体,让身体更有意识,也使学生对独舞创作思维更清晰。本文以总结舞蹈编导课程的独舞教学经验为主,从对动作的认识入手,通过对动作的分析、开发,对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重新构架,培养动作思维能力等,使其在动作的概念中认清动机元素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舞句、舞段、小品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独舞 创作 技法 训练
一、造型训练
舞蹈作品离不开动作,即兴训练有利用我们打造有个性的动作,动作展现的就是造型。舞蹈造型是舞蹈作品最基本的艺术手段,经过艺术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造型。来源于对人的各种生活或情感动作以及大自然各种静止、运动形态的模拟、变形与加工。
(一)模仿性造型和创造性造型
从舞蹈动作角度来说,舞蹈造型可分为模仿性造型和创造性造型。模仿性的舞蹈造型,以模仿为手段,形象地再现生活中的物或场景等,它是很具象的来源于生活的写照。创作性造型则不拘泥于程式化的模范,它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抽象的,属于编导者的体验与知识阅历创新的动作造型类型。它可以对模仿性造型进行提炼、剪辑、加工,从而形成新的舞蹈造型语言。比如在编导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观察窗外的各种树,然后让学生摆出十种关于“树”的造型,在观“树”的不同角度和不同“树”的姿态中,学生们摆出各种具象、抽象的造型。
(二)静止型和流动型
从力学的角度来说,舞蹈造型分为静止型和流动型。书本上解释造型是动作在空间中相对静止的一种状态。静止型的舞蹈造型是在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工作基础上进行构建。静止的造型要干净要结实。
我们常说舞蹈是流动的雕塑。在流动的线条里,沿着元素动作的形成过程及力量走向顺势而生的造型,在这里我称之它为流动型造型。此类造型创作性强、带有动式和流线的延伸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之前在有提到课堂第一阶段上老师要求学生做十种“树”的造型训练,在课堂的第二阶段里,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做出五种静止和五种带动式的“树”造型。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舞蹈造型,都是来源于生活,都须给人带来美感和赋予思想情感。舞蹈造型训练的质量直接决定下一步骤的好坏。
二、舞句与舞段的形成
舞句与舞段的训练是独舞编舞基础训练中语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型训练的延伸与扩展,是为下一步完整舞蹈作品的编排提供技术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寻找舞蹈核心动作,确立舞蹈风格、形象与情感内涵的重要训练过程。
(一)造型连接
造型的连接即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如点与点之间的连接需要靠线窜起来,独舞中造型的连接要流畅,也就是动作的合理性。造型就像项链上的珠子,而连接的动作就是穿珠的线,二者密不可分互相依存。以编导课堂为例,十个“树”造型为单位,要求把这十个造型通过动作连接为完整的一段,那么造型与造型之间必须连接成一句话,每句话之间必须有关系,不能前言不搭后语。一个动作造型的连接就是一个简单的舞句的形成,那么这十个“树”造型,通过有关系的动作连接形成的段落即是舞段。
(二)时空力的运用
舞蹈是一种时、空、力的流动。所谓时、空、力即舞蹈中的节奏、空间、力量的运用。舞蹈是用身体占领时间和空间的一个过程,在编舞中如何运用好时空力很重要,它是动作发展的三大要素,它决定着动机的发展,正确合理的运用时空力的变化能让舞蹈变得有生机有层次。
舞蹈中的时间指的是人体动作在空间所占的时值,通常有快速、慢速和中速之分。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运动体现出来。节奏有规律的变化在舞蹈中有强化主题的作用,使动作的质感和表现力得以改变。时间变化要有逻辑性,不刻意寻求形象、意象和表现的内容。造型流畅的连接形成的舞句,可以称之为“原型”,对“原型”进行时间的变化,即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进行多种可能的探索,可以产生极致的对比。
空间从物理层面看一般指的是高、中、底三度空间,从身体层面一般指的是内空间和外空间。现代舞中的收缩与伸展、站立与跌倒等训练,都是一种空间的变化,前者是人体内空间与外空间的变化运用,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节奏;后者是二度空间到一度空间的物理变化,它拓宽舞动的层面,刺激了观众视野。人体在舞蹈中的动与静、凌乱与有序、整体与单一、空中与地面等,在构图层次上都是对空间的分配,和对空间节奏的梳理。巧妙地运用空间而得到自如的发挥证实了舞蹈视觉的这一特征。
舞蹈中的“力”有自身发的内力,重心传达转移的力,也有借助地板等外界物的反作用力等。在独舞中,舞蹈“力”的体现是在动作的质感上,不同力的动作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官。力量的变化引起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从而给“原型”以丰富的变化和发展。舞句通过力量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形象或意象,成为新的舞句。
舞蹈动作的选择和造型的连接,通过时间、空间、力量变化的训练,合理科学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编织和剪辑,把时、空、力变化的舞句进行任意的重组,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舞段。舞段的要求必须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不能是一味的动作堆砌,舞句与舞句之间是相关联的,是具备丰富性与观赏性,以及合理性等。
三、小品的构建
舞蹈小品也是作品,只是在规模上、时间上短小一些,便于初学者对作品总体上的把握。既然是作品,要求自然就高一些,要尽可能做好,有了这个基础才可能去做大而复杂的作品。小品的时间长度一般是3-5分钟,结构才会相对完整。
(一)主题的明确
对于舞蹈小品第一步就是主题,就如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作品要说什么话,要传达给观众什么意思,这是要求编导确切清楚的第一步。在小品训练中,有老师给予主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编排,也有让学生自由选材确立主题。在小品创作中,我们经常在创作的过程忘记初衷,这也是一种主题的不明确性的体现。虽然有些抽像性的舞蹈,有时主题虽然不十分明确,观赏者各有不同理解,但是,作为创作者本人却不能含混。立意、内涵要很清楚,不能让观众看了节目的一大半还不明白创作者要表现什么。与音乐艺术相近似,舞蹈也有其抽象的一面。但抽象不是含混,不是不知所云,抽象作品的创作意图是具体的、明确的。
(二)音乐的选择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选择正确的音乐有助于传达舞蹈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准确传达舞蹈作品的内涵意图。优秀的舞曲会进一步启发编导的想象力,使舞蹈的形象和意境更完美。固定的舞蹈小品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舞动所传达的意图显然是不一样的。音乐的运用中舞者可以和音乐节奏同步而舞,也可以把音乐完全当作一种背景进行舞动。不同的合作方式产生的艺术效果和意象情感也不同。我们可以先做出小品再有目的地选择音乐。也可以听到好的音乐再编排舞蹈,打破常规尝试一种新的方式与音乐产生联系,给观者以不同的艺术感知与丰富的想像空间。
(三)结构的调整
舞蹈和音乐在作品中是密不可分的,在空间和时间上是一体的,而结构正是对空间和时间的组织和排列。这种时空组织得恰当才能使要表达的作品内容伸展自如、多姿多彩,引导观赏者到一个兴味无穷的天地中去。作品结构的设定为后续各创作阶段提供了一个定型的框架和一张作品实施的蓝图,同时编导的构思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艺术创作的诸部门合作提供了基础,是吸引合作者自愿投人并激发创作热情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结构的好坏决定一个舞蹈作品的成败。因此,在小品形成之初和形成之后,创作者需要无时不刻审视调整结构,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呈现最完美的构图。
综上所述,独舞小品创作技法训练以一学期教学经验来谈,通过以上步骤的练习,使学生对独舞小品的创作技法训练有所了解和掌握。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河池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项目名称:《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在地方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B021。
参考文献:
[1]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