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儿歌的韵律艺术
2015-01-17陈虹
陈虹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儿童歌曲创作也在历史的变革与发展中不断成长。现代儿歌与传统儿歌在韵律中的变化较少,均以节奏明快、声韵优美、琅琅上口为特点,在广大的儿童中传唱。但在儿歌的创作过程,对其韵律的要求十分严格,而这种“严格”并未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标准,也没有更多的研究或著作。本文则就现代儿歌的韵律艺术进行浅显阐述,以期为我国现代儿歌的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现代儿歌 韵律 创作
现代儿歌的创作与其他音乐创作相比,其要求相对简单,并节奏明快、声韵优美、琅琅上口为其主要特点。但是,在儿歌创作过程中,其对韵律的要求却十分严格,而这种“严格”并未有一个明确标准,也没有更多的研究或著作。本文通过对现代儿童歌曲中的韵律艺术为主线,对我国儿童歌曲创作中的韵律艺术进行浅显的剖析、阐述,以期为儿童音乐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一、儿歌韵律艺术的特征
儿歌的主要接受对象是婴幼儿童,其主要流传方式多以口耳相授为主,也被誉为是“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文学”。儿歌是以动听的旋律、风趣、易懂的内容受到孩子们的喜欢。且在创作过程中,均较重要其韵律与节奏,并在突出音韵和谐的同时,也进一步突显出儿歌在韵律艺术上的独特性与艺术性。儿歌这种鲜明的韵律艺术也成为了儿歌发展的生命线。
儿歌韵律艺术的重要特征就是押韵,押韵既可以使儿歌变得更加动听,又可以进一步增强诗句的旋律感与节奏感,也更易儿童听赏念唱,这也是儿歌更易被广泛传唱的根本原因。另外,押韵在促使儿歌的诗句前后响应,更加悠扬动听的同时,也使之更易琅琅上口,其听觉效果也更加突出,也更易被儿童接受,进而也才能真正是体现儿歌的“口头文学”之内涵。
儿歌韵律艺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节奏。儿歌的节奏指是儿歌中的诗句因其语音排列次序不同,进而形成了有一定规律性的抑扬顿挫,使儿歌中的诗句与音调更为和谐,在充分体现诗句间强烈对照的同时,也增强了儿歌的旋律感,使之更加悦耳、动听。
因此,我们在创作、欣赏儿歌时,既要考虑到儿歌中的诗句,更要充分体现出其韵律艺术,使之更为和谐化、明朗化,进而带来孩子们更好的审美享受。这样的儿歌才会真正拥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启蒙“文学”。
二、儿歌韵律艺术剖析
(一)韵律艺术之押韵
韵是我国传统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的儿歌也是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滋养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抑或是现代儿歌几乎都是押韵的。儿歌押韵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形式也多变化,但多以一韵到底和换韵等形式。一韵到底,既儿歌中的一韵到底,是指儿歌中的句句押韵,这样也更易上口,吟唱时也更加悦耳动听。如《做早操》——“早上空气真叫好,我们都来做早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其中“好、操、腰、跳”均为一韵。换韵,即指每两句换一个韵脚。由于换韵方法更易灵活运用,且句与句之间更显错落有致而被广泛应用。如《放风筝》——“小个头,像皮球。找来纸门前撗,哭着喊着做风筝。风筝做好不哭闹,围着大树绕圈跑。纸风筝任风吹,小个头笑着追。”该儿歌的每两句均为一韵,如“头”和“球”;“横”和“筝”;“闹”和“跑”等。
(二)韵律艺术之节奏化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也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因此,节奏可以脱离开旋律而独立存在。儿歌在创作时,对音乐的节奏把握也更为重要。节奏是由儿歌中的句子停顿来决定的,当儿歌中出现一定数量的、有规律的音节后,在念唱时,儿歌诗句中会极短暂的停顿,这种停顿也就形成了儿歌中的节奏。儿歌中觉的节奏类型有两种:节拍相对固定和节拍不固定。
首先,节拍相对固定。节拍相对固定的名句多为三言句式(两拍),五言句式(三折)以及七言句式(四折)。如《花儿开》——“春天,春天,来来;花儿,花儿,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剩下一朵把春锁。”这首儿歌的节奏就极为鲜明,具有简洁工整、错落有致的节奏特征,使得该儿歌具有了更强的音乐性。这种节拍相对固定的儿歌,其音律运用相对容易,也是儿歌创作者多采用的形式。
其次,节拍不固定。节拍不固定的儿歌属较特殊的一种音乐节奏,其句式属杂言句式,没有固定的节拍,但也在追求儿歌内在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如《春花开》——“春花开、春花开,花开七色田中来。一朵,两朵,三朵……海棠花儿含苞笑,风吹吹,笑开怀”。虽然,这种节拍不固定的儿歌节奏感不如节拍相对固定的儿歌节奏感强烈,但其因诗句创作的随意性较强,在追求内在节奏感与韵律的同时,则可以进一步提升儿歌的“文学”内涵,这对增强儿童的音乐感与文学熏陶均具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儿歌具有强烈的韵律美与节奏感,这对儿童的语言结构发展也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儿歌的听众多为低幼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儿歌创作时,更应侧重儿歌的韵律艺术,灵活地将音乐的韵律美与生活口语加以完美结合,使儿歌充分发挥出“口头文学”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会洁.浅谈中国现代儿童歌曲创作的特点[J].大众文艺,2014,(03).
[2]李娜.近现代儿童歌曲创作特点及创作途径分析[J].大舞台,2013,(10).
[3]孙洪斌.歌曲创作中歌词与曲调的关系探析[J].音乐探索,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