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民众政治情绪表现与排解
2015-01-17吴锋
吴锋
【摘要】文章中政治情绪特指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一种消极、否定心态。在社会转型中,民众自身的心理因素、社会经济利益分化的影响、政府的自利性与体制僵化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等共同作用引发民众政治情绪。建立畅通有效的社会宣泄机制、完善有序的社会协商机制及健全合法的社会缓冲机制以排解民众政治情绪。
【关键词】社会转型 政治情绪 极端行为 利益冲突 社会宣泄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当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在这样剧变的时代,民众的政治情绪容易受到社会矛盾的影响,极易酝酿并发酵,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必须要予以认真对待,积极推行转型时期的社会宣泄、社会协商与社会缓冲机制建设,排遣民众的政治情绪,将政治情绪转化为能够为政治系统所用的政治资源。
政治情绪的内涵
情绪一词本是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政治情绪是政治心理学及政治社会学研究的范畴,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上的情绪在政治领域的反应与延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心理概念,政治情绪有着丰富的内涵。政治情绪指的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一种社会心理反应倾向,即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对政治系统表现出的期许、失望、建议、意见、要求、不满、疏远、对抗、不认同等社会心态。①从其内涵可以看到,政治情绪主要是社会个体成员对政治系统的一种消极、否定的心理态度。这种否定的、消极的社会心理对社会稳定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政治稳定的核心就是社会民众心理稳定。如果社会人心稳定、民众满意,政治系统就会有充分的合法性资源及良好的社会运行基础。反过来,社会人心思动、民众不满,就会引发社会及政治危机,说明政治系统缺乏合法性认同,严重者则会导致社会失序。故此,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政治情绪是政治稳定的“晴雨表”,也是衡量政府社会治理的“温度计”。
政治情绪作为一种政治反应信号,在社会转型时期,这种信号反应时刻提醒着政治系统要回应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尤其是要关注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弱势群体的不满、愤怒及要求,并依据民众的政治情绪反应,政治系统应该进行主动的、渐进式的变革,以保持整个政治系统的活力,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政治情绪并不是社会成员的简单心理态度,其实质是社会民众的利益诉求,是一种利益的表达。利益是政治活动和政治系统的动力,任何政治系统必须要有民众的认同,民众的认同则是来自于对自身生活的满足。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利益结构在不断地变动与重组,在此过程中,某些阶层或民众的利益就可能受损而得不到生活的满足与社会福利的增进,那么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挫败感、丧失感与剥夺感,由此就会导致对政治系统的不满、怨恨、冷漠等政治情绪。只有政治系统能够积极回应民众不满、怨恨等情绪,倾听民众呼声,关心民众疾苦,不断提升自身的矛盾化解与利益整合能力,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才能将民众的政治情绪祛除。反之,就不能将民众的政治情绪转化为政治资源,就不能实现政治系统与社会的互动,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转型时期民众政治情绪的表现
政治冷漠。政治冷漠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生活、政治行为及政治问题的一种漠视心理及态度,其相对于政治参与而言,是政治行为及政治参与的逃避与疏离。政治冷漠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心理,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整个过程。通常来看,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系统的态度有三种:认同、疏离、对抗,政治情绪通常指的就是疏离及对抗,而冷漠正是处于疏离与对抗之间,任由这种冷漠情绪的蔓延及发酵,就会演化为对抗。在我国当前的转型时期,政治冷漠只是一种外化的情绪表征,其背后隐藏的是对政治系统及政府行为的不满,社会成员在政治参与中并不热心,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应付了事,参与的热情会被社会现实所淹没,因而就产生了冷漠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媒体日益发达,社会成员的政治冷漠在不断异化。这种异化现象体现在,在虚拟的世界与平台上,公民会积极地参与,比如在网络上不断跟帖、批评社会、吐槽政府等行为;但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却是被动消极,比如人大选举时不愿意去投票。实际上,这种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异化,是人性两面性的体现,一方面是在现实之中,通过消极对抗发泄政治冷漠,另一方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积极地批评,也是一种“隔岸观火”式的冷漠。②政治参与强调的是现实政治生活的参与,如果公民在政治参与中长期冷漠,就会造成公民与政府之间产生隔阂,隔阂一旦积累无法释放,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社会成员个体的极端行为。前述,政治冷漠是一种消极的政治情绪,处于疏离与对抗之间。而个体的极端行为则是一种宣泄式的政治情绪,不是消极被动的,是社会成员个体受到社会政治情绪的影响,采取极端化的、非理性的,影响政治与社会稳定的攻击行为。个体的极端行为大部分情况是由政治怨恨情绪所导致的,怨恨是隐藏在个体心底的一种深度的政治情绪,表现为对社会有强烈的绝望感与仇恨感。这种政治情绪在当前的社会转型中是比较多的,宣泄行为由怨恨批评上升为具体的怨恨行动。如果不及时遏制,通过政治情绪的感染与带动,极易引发社会动荡。近些年来,我国个体极端行为频频发生,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危机,其具有突然性、动态性及不确定性等特征,在发生及实施过程中,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因此是不容易预防的。无疑,极端行为是一种非理智的行动,如同定时炸弹一般,随时可能爆发。因此,当政治情绪发展到怨恨的心理时,就可能会引发怨恨行动,这种怨恨行动通常是极端行为来表达,如果不及时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来化解,就会影响政治及社会稳定。
群体性事件。个体的怨恨情绪引发个体的极端行为,如果当这些怨恨情绪集中在一起,经过相互的感染就会酿成群体性情绪,最终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很多学者认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基于民众的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所做的集体抗争维权行动。无疑这种认识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民众权益受损过程中,不仅仅出现权益的受损,还会伴随着政治情绪的产生。很多的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在政治情绪聚集中,更多的是借题发挥,通过事件本身来发泄对社会不公,政治不透明的不满情绪。群体性事件最容易成为政治情绪的排泄口,是民众进行非体制性抗争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具有群体性、轰动效应,很多权益没有受到侵害的社会个体也会通过“搭便车”的方式参与。③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背后体现的是社会的政治情绪,体现的是中国社会变迁的情境。一旦群体性事件频发,就会对整个社会形成不稳定的感染情绪,给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带来挑战。
转型时期民众政治情绪产生的原因
民众自身的心理因素。情绪是心理的反应,是人类本能的体现,从本能的心理情绪演化为政治情绪,离不开个体的生理及心理的变化与作用。政治情绪产生之后,必然会通过行动予以宣泄,因此,政治情绪既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每一个个体在生理与心理上是有差异的,有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弱势群体更容易对社会产生不满感,在当前的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下岗群体、失地农民、城市低收入群体等,其不满的情绪演化为政治情绪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更容易形成蔓延之势。而人们的心理之间恰恰是容易模仿与感染的,一旦弱势群体的情绪在特定的场合具备情绪感染的条件,就会迸发,进而对其周边的民众产生感染,最终被模仿。行为的模仿具有群体的一致性,个体均有趋同的心理,在模仿与趋同的过程中,很多人是来不及思考或者是不愿意去思考,盲目的跟从响应,最终就产生了政治情绪的集群行为。④这种无意识、非理性的趋同与模仿行为,就是很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利益分化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财富得到极大的增长,同时也导致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社会利益的分化,也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分化,由此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阶层日益固化。很多的弱势群体在此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挫败感与被剥夺感,由此,政治情绪就会产生。托克维尔在研究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时,就分析法国革命最先爆发的地区,恰恰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增长最快的地区。我国30多年来的发展,GDP每年保持在8%左右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许多的社会不公,也掩盖了许多的社会矛盾,矛盾的聚集就是政治情绪产生的过程。同时,在社会利益重组与分化过程中,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分化,社会财富并没有完全按照正常的分配方式进行,从2003年到201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是保持在0.4以上,大大高于国际警戒线水平,社会民众的利益受损与挫败的心理日益在滋长,这些心理情绪没有正常的宣泄渠道,无法通过体制内途径进行释放与缓解,必然会成为消极的政治情绪,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不安定因素。
政府的自利与政治体制的僵化的影响。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不仅具有公共性,还具有自利性,组成政府的公务人员并非时刻是以“无私奉献”作为精神指南的,其实这些人与普通人一样,均是“理性人”,具有趋利避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心理。这种自利性是客观存在的,政府的很多行为宣称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实际上实施的过程中,均带有部门利益及官员的个体利益在内。在我国的转型期也是如此,政府在追求公共性过程中其权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制约,从而引发政府腐败与权力寻租。2013年透明国际组织公布全球政府清廉指数报告,中国排在第80位,腐败已经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顽疾,腐败行为的增多与普遍,社会民众的不满就是自然的事情,由此产生的政治情绪就不难理解了。同时,体制的僵化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当面临社会矛盾与冲突时,政府部门在反应上比较缓慢,处理措施有时候欠妥当,不但不能化解社会矛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冲突,导致政治情绪进一步激化,政治情绪的宣泄渠道进一步被堵塞。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民众的“青天”情结与现实的落差。在法治尚未完全建立的今天,民众在遇到矛盾与纠纷时还是寄希望于行政解决,期盼“青天”的出现,青天情结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意识,民众的信访行为就是如此体现。信访作为一种救济手段,在民众眼里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但实际上信访的成功率并不高,这实际上就刺激了民众,认为官员没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为民办事的决心。事实上,我们知道信访本质上是一种反法治的方式,并不能成为社会纠纷与矛盾化解的主要手段,其本质是人治,与现代社会要求的法治在价值取向上是矛盾的。如此一来,在转型时期,法治尚未完全建立,而人治色彩的信访制度失效,就必然会引起民众对政治系统的不满及失望,政治情绪由此产生。加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民众提供了政治情绪宣泄的平台,对社会中的一些负面事件传播极快,导致了政治情绪的扩散效应大增。
转型时期民众政治情绪排解机制的建构
一个政治系统是否具有权威性及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政治体系能否满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需求,能否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要实现这一目标,任何政治系统均必须要有完善的政治情绪排解机制,通过这些合法机制的运行,来促使政府倾听民众呼声、关注民情、回应社会与整合社会。这个机制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畅通有效的社会宣泄机制。民众政治情绪的集聚,通常带有积累性质,这种积累实际上是社会矛盾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破坏社会及政治稳定的“能量”。一旦能量超过了社会的临界点,就会自动释放出来,产生破坏效应。就我国转型时期而言,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能自动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不能自动地解决民众的沮丧感、挫败感与被剥夺感。因此,需要建立民意的表达与宣泄机制,不能让民意积累成为民怨。通过建立有效的媒体宣泄渠道,加强网络平台的政治沟通功能,推进社会结构的弹性化改革,完善信访制度与司法制度的衔接,强化社会的预警机制建设等来达到社会宣泄机制的完善,保持政治系统运行的稳定。
第二,完善有序的社会协商机制。任何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是来自于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平衡,民众政治情绪的宣泄只能是活的暂时的平衡,宣泄机制也不能保证民众利益的实现。故此,必须建立完善有序的社会协商机制,来保证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平衡。社会是复杂的综合利益系统,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要求与诉求,实现社会利益资源的均衡分布,使得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成果,这离不开社会协商机制的建设。社会协商机制是一种利益整合与平衡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政府应该扮演的是平衡器的作用,对社会利益要有超然性,不能与民争利,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及边缘群体要发挥政府的公共性职能为其提供社会保障及福利。因此,必须加强社会民主制度、协商制度及民众利益诉求制度的建设,来保障社会协商机制的运作及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第三,健全合法的社会缓冲机制。在现代化社会中,民意的表达、利益的诉求,不能完全体现在政府与社会成员的互动关系上,还体现在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博弈之上。面对社会利益主体众多,利益需求差别多样,政府难以全面收集社会利益主体之信息,从而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应该建立一个缓冲地带,避免政府直接面对社会公众,如果没有此缓冲机制,那么社会关系就是政府与公民两方,政府的角色就不是“平衡器”,而是利益冲突方,必然会破坏社会关系的平衡。因此,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利益日趋多元,政府与公民之间良性互动,不能离开社会利益组织的缓冲,如社区、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通过这些组织的缓冲,可以将公民的利益需求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能够更好地反馈到政府,由此可以避免公民的非理性表达,也能够避免极端行为及群体事件的发生,减少公民与政府之间的隔阂。
这三大机制应该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共同化解民众的政治情绪,有效地释放社会与政治压力。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思政部)
【注释】
①[美]约翰·桑特罗克:《心理学导论》,吴思为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462页。
②曹帅,许开轶:“社会转型视阈下的政治情绪:内涵、表现与发生机理”,《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第2期。
③张荆红:“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中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社会》,2011年第2期。
④[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责编 / 许国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