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产业“走出去”的机遇与路径探讨

2015-01-17曹琼

2015年21期
关键词:机遇一带一路

作者简介:曹琼(1990-),女,汉族,甘肃会宁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摘 要:“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将会引领中国产业“走出去”。本文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产业“走出去”的机遇进行了分析,“一带一路”将会给交通运输业、基建业、能源业、信息产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进而提出了加快中国产业“走出去”的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产业;机遇;路径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10月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为“一带一路”。在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一带一路”正式被写入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给中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使中国产业能够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多个产业将会受益。随着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国内的深入改革,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中国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产业的活力将会被激发和释放,有望“走出去”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自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后,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郭锦辉(2015)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对中国的诸多产业形成中长期利好,“一带一路”将引领中国产业“走出去”。[1]吴勇毅(2015)认为中国信息服务业是国家最为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互联网产业,将通过不同领域“走出去”,并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2]孙章(2015)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必须先行,“一带一路”建设将会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3]于敏(2015)认为“一带一路”是农业走出去的东风,要立足当前农业合作基础,充分利用和挖掘合作潜力。[4]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产业“走出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研究较少,以上研究为本文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产业面临的机遇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快中国产业“走出去”的路径。

二、“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产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重点是促进沿线各国家及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带动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因此,与之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基建业、能源业、信息产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将会受益,可以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想打开了中国产业全新的发展空间。

(一)交通运输业

“一带一路”有利于推动中国交通运输业走出去。“交通运输业是“一带一路”建设优先发展的领域,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管道等。在交通运输方面,“一带一路”建设有两个重点:一是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道路联通、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二是尽快促进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建立国际运输大通道,实现国际运输的便利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有些骨干路段缺失,沿线国家希望改善目前薄弱的交通基础设施,打通关键通道和缺失路段,促进各区域道路联通。“一带一路”建设的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促进交通运输互联互通的项目,将会给交通运输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交通基础设施企业和运营“走出去”,将会带动铁路、公路、航空等建设及交通配套设施。

(二)基建业

“一带一路”有利于推动中国基建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人员以及信息的沟通交流,都将依赖于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也就不能实现各国家的互利共赢。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提,是沿线国家实现合作共赢的基础。基建业是“一带一路”的关键,主要包括建筑业、装备制造业、基建材料等。当前最迫切的是完善和发展基建业。从国内需求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能力有限,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较少,因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远低于中国的水平。中国的西部地区由于自身发展比较落后,设施建设也较为薄弱。综合以上情况来看,“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实现“一带一路”各国基建的对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强化。从供给来看,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减慢,建筑业和制造业等出现了产能过剩,这些问题逐渐地显现出来。“一带一路”建設基建业的输出将会缓解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基建业“走出去”的速度将会加快。

(三)能源业

“一带一路”有利于推动中国能源业走出去。能源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能源业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核电业、新能源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丰富的能源。中亚地区具有优越的能源,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煤等能源都很丰富,如沙特阿拉伯、阿曼、伊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有充裕的石油、天然气能源。我国现在已经形成西北、西南、东北、海上四大油气通道,其中主要包括了中俄、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以及海上进口通道。我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油气资源主要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能源的安全存在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开拓新的油气资源运输通道十分迫切。在“一带一路”的能源合作中,重点是打造能源运输通道,而中亚是最主要的进口油气地区。中亚国家向我国运输能源主要是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各省,这将会给“一带一路”沿线各省的油气管道建设带来机会。为了满足未来对能源的需求,我国将建设陆上能源大通道,将会带动配套的输油管道、输气管道、铁路、公路运输、电网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与能源的基础设施相关的燃煤、燃油、燃气设备也将会受益。“一带一路”的发展将会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推动当地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信息产业

“一带一路”有利于推动中国信息业走出去。“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既包括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包括互联网、物联网、通讯网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这为中国信息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中国通信设备业像华为、中兴、信威已经成功“走出去”,并且在国外市场上占据了优势地位。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会给华为、中兴、信威等已经走出去的企业带来重大利益;另一方面,我国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这些融资机构将会对“一带一路”信通信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这会使得沿线国家的通信基础设施受益。未来的信息产业在跨境的电商领域、通信信息领域、交通基础软件领域、国际化的通用型管理软件领域、软件外包领域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延伸空间。信息产业作为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互联网产业,将通过“一带一路”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契机更好的“走出去”。

(五)文化旅游业

“一带一路”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旅游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强调要加强贸易畅通、道路联通,而要推进各国家的贸易联通和道路联通通常伴随着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丝绸之路历史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自然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融合。丝绸之路拥有数量较多、品质较高的文化旅游资源。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经济水平较低,也迫切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紧跟时代的步伐,将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起来,发展文化旅游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一带一路”建设下,商贸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将大力推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文化旅游合作,沿线各国家人员的流动必然会带动文化产品、旅游产品、民俗风情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沿线各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将会受益。

三、加快中国产业“走出去”的路径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中国产业“走出去”,对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未来的产业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一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通过产业的融合来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当前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趋势是产业的融合,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良性发展。二是培育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资源能耗小的先进制造业,优化制造业的内部结构,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主要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型。加快完善制造业分工体系的资源要素、科技和企业组织方式,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制造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要避免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三是推动创新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完善产业“走出去”的支持政策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扩展金融企业在境外的融资渠道。加快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组织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平台的筹备;大力推进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银行信贷支持;鼓励国内金融该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为中国产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创新“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融资方式,采取多样化直接融资,人民币融资模式,大力发展国际债券市场,同时鼓励机构投资者、民间资本的介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的合作,将会有利于跨境产业顺利“走出去”。

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加强对境内外投资的监督,防范投资的安全风险、经营风险、制度风险。规范企业的运营管理,加强对风险的预测与评估,健全风险评估和协调机制,健全法律机制,保障企业的安全和利益,使中国产业能够顺利“走出去”。

(三)提高中国产业在世界产业体系中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必然趋势。中国产业要积极融入世界产业体系中,全力构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強顶层设计和战略统筹,提升中国产业“走出去”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的软实力。

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布局,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制定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培育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实现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加快形成区域产业的协同融合。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提升中国产业在世界产业体系中的竞争力。实施产业重组,构建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来提高中国产业组织的国际竞争力。积极推进中国产业“走出去”,做大做强中国产业,使中国产业在世界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郭锦辉.“一带一路”引领中国产业走出去[N].中国经济时报,2015-4-1(001).

[2] 吴勇毅.“一带一路”引领中国信息服务业“走出去”[J].上海信息化,2015(02):10-16.

[3] 孙章.“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铁路“走出去”[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3).

[4] 于敏.“一带一路”带农业“走出去”[J].农村.农业.农民,2015(04):9-10.

猜你喜欢

机遇一带一路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你看到的是问题,我看到的是机遇
用科技创造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