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教学模式研究
——以梧州学院为例
2015-01-17田泳锦梁慧艳
田泳锦 梁慧艳
(梧州学院中文系,广西 梧州 543002)
《论语导读》教学模式研究
——以梧州学院为例
田泳锦 梁慧艳
(梧州学院中文系,广西 梧州 543002)
国学热潮下,《论语导读》课程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本文是笔者基于梧州学院《论语导读》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其教学模式的思考,希冀借此促进《论语导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论语;导读;教学模式;课程建设
目前,《论语导读》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据笔者调查,有的高校开设论语导读课程的时间比较早,如复旦大学在2002年。在梧州学院,费振纲教授曾经在2005年至2006年间为中文系学生开设《论语》导读课。后来,《论语导读》课程由笔者继续担任授课。本文是笔者基于梧州学院《论语导读》教学实践的思考,希冀借此促进《论语导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一、对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的定位
目前,论语导读课程在全国很多高校普遍开设,但其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如复旦大学的《论语精读》由傅杰教授主讲,为汉语言文学系大一或大二学生开设,为该系学生的选择性必修课程。又如,北京工业大学的《论语导读》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综合教育选修课。梧州学院的《论语导读》课程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限定性专业选修课,开课时间是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教学目标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是读懂《论语》重要篇章,了解孔子的学说、思想特征;二是通过对《论语》的学习,比较准确地认识孔子的人格魅力,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对教学内容主体框架的思考
在上述教学目标的定位下,笔者对《论语导读》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其教学内容主体框架的两个重要层面。
(一)论语导读课开设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读《论语》?这是在课程开设之初就必须明确的,它将指引着教师对论语导读课的教学方向。
首先,明确研读的必要性。《论语》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影响深远,深入人心。但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儒家学说被当作封建文化糟粕和守旧的代名词,一度成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集中的批判对象。正如张颐武教授所言:“在百年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对传统的批判当然有积极意义,却也造成了某种对传统文化的疏离,许多人深刻地 感到对传统文 化并不了解。对传统的认知变得非常重要”[1]。对于历经三年时间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同学们来说,儒学、孔子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却也缺乏更深层次的了解。如08级一位同学在作业中写道:“近几年,国学热成了一种潮流。……初中只是为了做题拿分而努力背诵,也不懂得细细品位其中的哲理。”甚至还有同学认为《论语》中大部分是封建文化糟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方向的学生来说,不读经典原著,不读文学作品,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想独立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其次,明确研读的紧迫性。当今中国,在现代社会急剧变迁及全球化背景西方主流文化的强势影响下,国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社会上价值观念混乱,也直接影响了在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造成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缺失、民族归属感的低迷。“如果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失去,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自性和民族个性,那么中华民族就会沦为一个单纯的生理意义上的族群”[2]。韩星教授2012在我校的讲学中指出,“儒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儒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了主体地位。在思想多元的现代中国,弘扬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战略高度的崇高意义。
(二)论语导读课的主体内容。
《论语》导读课程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要从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两个方面进行解说,唤起学生对《论语》的学习热情。2、《论语》概说。这一部分应着重于基本知识的介绍,如孔子生平事迹介绍、《论语》命名的意义、《论语》的版本源流及历代流传较为重要注释书籍等相关知识的介绍。这部分内容难点在于《论语》的版本源流及历代流传较为重要注释书籍的介绍,可以实际例子入手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介绍工具书《论语词典》时,挑选部分条目“子路”、“仁”、“中”等让学生借助《论语词典》找到这些条目在论语中的篇章及其释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找,不仅学习到该词典的用法,还可以增进对论语的理解。3、孔子思想解读。《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语行事,包括和学生之间的对话的语录体著作,是公认记载孔子言行最集中、最可信的著作,因此,对《论语》的解读,核心内容就是对孔子思想的解读。《论语导读》课对孔子思想的梳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孔子的基本思想“为政以德”的解读。二是子思想核心“仁”和“礼”。三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四是《论语》中的基本德行体系,如孝、忠、信、智、勇、好学与君子人格等方面。《论语》中这些重要的内容都给学生梳理清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孔子的学说、思想特征,认识孔子的人格魅力,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当能达成。
三、《论语导读》教学模式探究
笔者曾通过谈话等方式对进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论语导读这门课程没有吸引力,理由是论语的体系是简短的语录体,既没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没有很强的故事性,不能引发自己的学习热情。通过课堂作业的方式,笔者阅读到的作业揭示学生对论语的学习主要是中学课堂上的十多则,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并且学生对篇目内容的记忆也很有限,多不能完整复述出原文内容。三是学生反映以前的学习方式以背诵为主,深入的探究不多。以上调查既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论语》的了解不够深入,也提醒教师探索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否则论语导读课开课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目前有很多学者对论语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讲读,各有特色,如于丹教授的娓娓道来,南怀谨先生的佛学关怀,都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听众。这些都可以为梧州学院的论语导读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笔者以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论语导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总结。
(一)结合现实问题进行相关篇目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今天也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论语导读》课中,挑选一个学生们都感兴趣的话题可以串起《论语》的某个思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最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感悟的是“孝”。一首《游子吟》、一篇歌颂父爱、母爱的文章,都可以作为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论语》“孝”的内容的学习。关于“孝”,《论语﹒为政篇》就集中了很好的教例。第五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第六章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第八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孔子从不同的层面对孝进行了阐释,笔者以第六章“父母唯其疾之忧”中“其”的指代对象为父母还是孩子为思考的导线,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考虑:古代注释中有两种解释,一是王充、高诱等人认为“其”指代父母,这种理解体现的是“孝子”对父母之孝。二是马融之说,“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其指代的是孝子。是说孩子是个孝子,一切都令人很放心,但唯一一件事是孝子不能主动控制的,即疾病,所以父母最为担心的就是孩子生病。这个角度体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深沉的慈爱。以现代社会为观照,马融的注释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理解。虽然现代社会里,孩子远远未达到让父母一切都很放心的“孝子”标准,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强烈的爱,学生们都有切身的体会,从这个角度去解说《论语》的孝道思想,教育学生则应该以“孝”作为对父母爱心的回报,学生非常容易产生认同感。顺着这个思路,还可以教育学生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仅仅提供一个衣食不能称之为孝,孝道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内容。
对于仁、礼,君子人格,好学精神等,都可以通过这种联系现实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
(二)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孔子,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易中天教授在《于丹论语心得》序言中提出了一个命题:“一个大家都需要的孔子”。“所谓‘需要一位灰色的孔子’,无非是说,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位最具普适性的孔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事实证明,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很好地演绎了“最具普适性的孔子”。笔者认为,为梧州学院中文系大四学生开始的论语导读课,应该是更努力去接近真实的孔子,突出其令人敬仰的精神特质,如: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孜孜以求以“仁”为最高境界的孔子,循循善诱的孔子,追求自身道德完善,强调树立“君子”人格的孔子,好学不倦的孔子。只有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的孔子,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才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总而言之,论语导读课的教学模式,取决于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师的探索总结,教师应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主体框架性的构想、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行设置,从而建立起推动课程深入发展的建设之路。
[1]张贺.《讲坛热播、国学开班、儿童读经――传统文化“热”由何来》[N].《人民日报》,2007-04-09(11)
[2]王达三.《拒绝香蕉化,过我中国节》,http://wangdasan. blogchina.com/
G40-034
:A
:1671-864X(2015)07-0077-01
本论文是梧州学院2009年院级教改项目《论语导读教学模式研究》(wygj2009C011)的阶段性成果。
1.田泳锦,女,梧州学院中文系讲师。
2.梁慧艳,女,梧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