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去”“下去”作补语时的虚化机制及分布搭配
——以意象图式分析

2015-01-16徐重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趋向补语图式

徐重阳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上去”“下去”作补语时的虚化机制及分布搭配
——以意象图式分析

徐重阳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上去”“下去”作为趋向补语,前人在结构主义传统语法的建构下,已经从动作方向,语义虚化中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释。意义实在、表达动作方向的搭配如“扔上去”“丢下去”,意义不实在、虚化的搭配如“笑下去”“看上去”。笔者结合前人的观点,将从认知角度范畴中的意象图式出发,结合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的观点,试对“上去”“下去”作补语时所出现的条件和搭配做出认知上的分析,揭示其趋向虚化的机制以及虚化的不平衡性。

上去;下去;补语;意象图式;认知;虚化机制

一、前人观点研究简述

趋向动词在现代汉语中作补语是很常见的一种句法形式。在结构主义影响下,不乏有学者对其出现的场合和前后搭配关系进行细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趋向动词可以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趋向[1],如“走上去”“沉下去”等;另一方面,趋向动词“下去”可以虚化为表达持续义,如“说下去”,而“上去”则进一步虚化成一个标记,如“看上去”“闻上去”,在句法上起到了连接动词和后面的其他成分,并且“上去”具有很强的依附性,不可删除。如“你做的菜闻上去很香”而不能说“你做的菜闻很香”。此时的“上去”和“下去”虚化后,方向性都不明确。

从语义角度出发,刘楚群(2009)[2]主要对比了“看起来”与“看上去”,从语法虚化的层级不同,分析了二者功能上的差异。就这二者而言,他认为语义虚化中,评价义处在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层面,而推测义处在语法化程度较高的层面。“看上去”在语义虚化过程中主要形成了评价义,推测义只是刚刚萌芽。“看起来”则兼有两个层面。所以在某些句子中二者并不能互换。他认为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是“起来”着重时间变化而“上去”着重空间的位移。可是其并没有解释虚化的机制以及虚化过程中的不平衡性。

从认知角度出发,如卢英顺(2006)[3]指出“上去”的认知图景和语义关系,他通过认知图景得出“上去”在空间上的位移与趋近,对“看上去”的解释则为不是真正的位移而是“看”的对象是空间位移的客体,把真正“看”的人成了目标,与视觉原理吻合。

马玉汴(2005)[4]指出了趋向动词在空间上的突显运动方向是要依靠周围环境的角度来确定的,与观察的主体有关系,文中阐释了趋向动词的空间上的认知分析,并分析了为什么没有“起去”的原因。文章中列举的趋向动词比较多,主要就其方向性强的趋向用法做出详尽的说明。没有集中地对“上去”“下去”做专门的解释。那么人们究竟是怎么引申“上去”和“下去”才确定今天他们做补语的分布地位?笔者将从认知语言学中意象图式入手分析隐喻的过程。

二、“上去”“下去”的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最早是在Lakoff&Johnson(1980)[5]的隐喻理论中提出,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的接触活动,在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性体验,利用意象图式这一高度抽象的模拟,来理解这些活动,构建意义,并且通过意象图式来进行有理据地推理。由于汉字在成为符号之始其图画性还依然比较强,这种类图画朴素地揭示了“上”“下”在先民认知中视觉意象。要论述“上去”“下去”的意象图式,不妨从“上”“下”入手,通过汉字探知心理。

(一)上去

“上去”最早见于《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须,龙须拔,堕黄帝之弓。”这里的“上去”当作两个词来讲,意为上升离开。尔后到《朱子语类》卷第一:“或问「理在先,气在后」。曰:「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卷第六:“或曰:「存得此心,即便是仁。」曰:「此句甚好。但下面说『合于心者为之,不合于心者勿为』,却又从义上去了,不干仁事。”此时的“上去”已经凝固成一个词。由此可见,“上去”最早是两个词,“上”表示动作方向,而“去”则表示路径。这和接下来要构拟意象图式是吻合的。请看以下例句:

①他把帽子扔上去。

②飞机飞上去了。

③他走上去问声好。

④他看上去不高兴。

从“上去”本义的空间位移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础意象图式,也就是范畴中最接近原型的模型。

基于此意象图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知模型(简称CM),那就是CM1【射体相对于界标向上运动】,因此上述①②句成立,即表示空间位移。不但如此,若将射体(短横)看作量的浮标还可以隐喻出“量的增加”义,所以可以有“加上去”这样的用法。如果置于二维平面,“上”也就很自然地隐喻出“前”的概念,如③句。

在射体从界标向上运动的那一刻起,我们可以将此意象进行捕捉,得出如下图式。为了更加直观地表现射体与界标的位置关系,用虚线将其与界标相连,整个图式大致是一个梯形且恰似从水面浮出物体的一个过程。完形心理学家曾提出过“普雷格朗茨原则”来确定视觉感知场中的焦点,即焦点往往具有“闭合,连续,体积相对较小,颜色相对较深,比例均衡且易于运动”的特征[7]。射体的向上运动构成了焦点,居于高位统领整体。便隐喻出CM2【事体总体突出特征】。由此,句④中的“上去”表示事体的总体特征或者是突出特征,“他”的整体特征便是“不高兴”。而这个特征是说话者主观推测,至于“看”便是认知的感官方式。类似的还有“料子摸上去很软”、“想法听上去不错”等。

在句法层面,不难看出“他看上去不高兴”中的“上去”是前附的,也就是和“看”粘连性强。我们在处理语气停顿时也通常读作“他看上去V不高兴”。可在认知层面上,“上去”是后附的,是为了引出“他”的特征“不高兴”。所以句子的焦点在后面。

(二)下去

“下去”连用在古书中出现的频率较少,最早出现在战国《商君书》中的“天下去之”。这里“天下”是一个词,“去”意作“摒弃”。而在六朝的《宋书》中,“骆宰见幼主,语人云:‘越王长颈鸟喙,可与共忧,不可与共乐。范蠡去而全身,文种留而遇祸。今主上口颈,颇有越王之状,我在尚书中久,下去必危。’”此时的“下去”已经有了持续的含义。“下去”作为“上去”的反义,其隐喻的机制和“上去”应有着极强的对应关系。请看下例:

⑤把椅子搬下去。

⑥船沉下去了。

⑦你努力下去就会看到希望。

⑧这个课题我还得再研究下去。

如下图所示,“下去”的CM1便是【射体相对于界标向下运动】,空间方向明确。句⑤和句⑥便是基于此。

同样,“下去”的CM2也是建立在CM1的基础上,也得出一个倒梯形的意象图式(见下图)。

根据射体的方向和动程,使人想到往深处挖掘的含义。同上,根据“普雷格朗茨原则”来确定视觉感知场中的焦点,整体在上部分在下、部分是焦点,从整体到部分便有CM2【深入和详细】。这个认知模型在前人学者研究中并没有列举出来,笔者认为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是存在的。如句⑧中的“研究下去”,即表示了“研究”的继续,也表示了“研究”的深入。根据射体向下动作的持续,又有CM3【持续】。如句⑦中的“努力下去”表示继续努力。

三、对比

通过对“上去”和“下去”的纵向分析,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它们各自的隐喻机制。他们的虚化是按照一定线索的,而且是有理有据,并非是任意的。现将他们的认知模型(CM)整理为下表:

认知模型(CM)CM1CM2CM3上去射体相对于界标向上运动事体总体突出特征(无)下去射体相对于界标向下运动深入和详细持续

横向对比,我们可以观察到CM1是“上去”和“下去”的趋向义,也就是空间位移非常直观的意义。句①和句⑤中的“上去”“下去”可互相替换是因为前面的动词的动作方向不是唯一的,如“扔、跑、跳、拿、放、传”等。还有一类动词如句②中的“飞上去”和句⑥的“沉下去”,它们的动词具有方向性,会制约趋向补语的选择。“飞下去”的说法,笔者在北大CCL语料库中搜到了18条,其中重复的有1条,8条表示持续义,1条是将疾跑比喻“飞”,只有7条符合CM1的用法,但动作的发出者均是鸟兽、飞机以及魔幻题材的人物。可见“飞下去”的说法并不是很普遍。在用“飞下去”表示持续义时,人们依然会无意识地在动词前加副词“一直、继续”来确定“下去”的归属模型。相对于“飞”,“沉”便只能和“下去”组合,因为就一般的现实世界,“沉”的方向具有唯一性。

CM2是基于我们第二个意象图式得来,彼此对应工整。“上去”在前面一节讲过,句法层面前附,认知层面后附。句子的焦点也在“上去”的后面。而“下去”在句法和认知的两个层面都是前附,没有很强的粘连性。句子的焦点往往是在前面。

按照常理,“上去”和“下去”的隐喻机制一样,理应各自CM数量一样多。“上去”的CM1、CM2对应“下去”的CM1、CM2,可是“下去”多了CM3【持续】。究其不对称原因,大致是人们在认知时,发现事物不管如何“上去”,始终逃离不了地球引力,“上去”的动作终究要回归原点。因此“上去”不能隐喻出【持续】模型。而较之于“下去”,“下去”可以无止境地往下运动,它无所谓回归与否,而且可以保持在“下”的某一位置。因此“下去”便有了CM3【持续】。

四、附论

关于歧义的问题,笔者发现趋向动词“上去”“下去”作补语,发生歧义和前面的动词的方向性有很强的关联。请看下面例句:

⑨她看上去很美。

⑩挖下去,看看地底下埋了些什么样儿的宝贝。

句⑨中,“上去”为CM2【事体总体突出特征】,“看”是无方向性动词,即不管身处何处,“看”的方向都是不受制约的。这句话语义清楚明白,人们并不会觉得有什么歧义。句⑩便存在歧义,有“向下挖”和“继续挖”两种意义。“挖”是受限方向性动词,即如果是在地上挖,“挖”的动作便是向下。若是在山崖挖,“挖”的动作便是朝里。“挖”的方向取决于人们的主观的空间参照点。由于日常生活中存在语境,人们往往不会造成误解。若单独拎出来讲,脱离现实环境,则会造成误解。汉语里还有一种定向动词如“沉、降、涨、退”等,它们的方向是强制限定的。这些词本身就涵盖了后面趋向动词的方向。所以,在对该类句子进行理解时,人们往往会突出其CM3【持续】义,而将方向义往前面的动词进行合并。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楚群.“看起来”与“看上去”、“看来”差异浅析——兼论趋向短语语法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4).

[3]卢英顺.“上去”句法、语义特点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4).[4]马玉汴.趋向动词的认知分析[J].汉语学习,2005(6).

[5]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徐中舒.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

[7]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The Mechanism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Collocation of“Shangqu”(上去)and“Xiaqu”(下去)When Used as Complements:Analysis by the Image Schema Theory

XU Chong-yang
(College of Literatur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8)

Under the structuralism of traditional grammar,former scholars have explained the words“Shangqu”(上去)and“Xiaqu”(下去)from the directions of act and the semantic grammaticalization in detail when they are used as directional complement.For example,“Reng Shangqu”(扔上去)and“Diu Xiaqu”(丢下去)are content words and express the direction of act;“Xiao Xiaqu”(笑下去)and“Kan Shangqu”(看上去)are semantic weakening. Combining these former views,we will discuss the conditions of existence and collocations of these two words as complement in the cognitive way,especially using the Image Schema Theory as well as the Prototype Theory and the view of metaphor,to reveal the mechanism and imbalance of grammaticalization.

Shangqu(上去);Xiaqu(下去);complement;Image Schema;cognition;mechanism of grammaticalization

H146.2

A

1673-1883(2015)03-0047-03

(责任编辑:周锦鹤)

2015-06-01

徐重阳(1992-),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趋向补语图式
实用趋向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汉语补语小议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
汉英补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