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成为名师,一定和读书有关
2015-01-16
华应龙,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特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系“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分册主编。
一个人成为名师,一定与读书有关。华应龙说,他的工资很大一部分用在买书上。节假日里,别人打牌消遣,他却啃着馒头看着书;搬家时,行李箱中都是书,以至于有孩子以为他是卖书的。
老师一定也认可,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但不少老师认为,教学工作已经很忙了,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呢?对此,华应龙却说,正是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我们的工作才很忙!
问题一:教师工作太忙了,太辛苦,没有时间看书怎么办?
华应龙:教师的工作确实十分繁忙,不过,我要说:“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实际上,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偷懒。
忙过了一阵子,抑或忙得没有头绪,我会随手翻开《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此时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一种片刻的悠闲、陶然的幸福,并且,这样也算是读书了,不会有“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感觉。如此的“偷懒”,或许还能“偷巧”,获得某种启发和指引,有助于手头工作的完成。
这样的偷懒,偷来了技巧,偷来了观点,偷来了方法,偷来了思想,偷来了习惯,也偷来了自己的进步。
偷懒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研究人类行为学的学者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全是“懒虫”。而那些看似勤快的人因为工作熟练了,就不想有所改进,效率反而低些。爱偷懒的人总幻想着能够有更先进的玩意儿帮助自己减轻负担。那么,我们老师在工作之余或工作之中,不妨也试着“偷懒”一下,说不定正是你的“偷懒”,会给学生带来了莫大的益处!
问题二:目前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读书不能改变教师的生活状况,为什么还要读?
华应龙:读好书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的故事很多,老师们喜欢听我的课,往往就是因为我的课总是创新不断。
在教四年级“游戏公平”一课时,我原来是用抛硬币的实验,来说明正反两面的可能性相等。可是,在课堂中,我们常常遭遇尴尬。抛10次,有的小组抛出了2正8反,有的小组抛出了9正1反……小概率事件为什么变成了大概率事件?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看王健先生的《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对极限思维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我突然醒悟:把硬币抛1米高和抛1厘米高,结果当然不一样。在学生实验之前,我只是规定了抛硬币的次数,没有规定抛硬币的高度、角度、力度。找到了问题所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难找到了。
问题三:一些教师倾向于看更多的实用类书籍,读书的功利性较强,对理论类书籍望而却步,您怎么看?
华应龙:应该看到,读书总比不读书好。实用的书读多了,就自然想读形而上的看似无用的理论书。
读理论类书籍时心要平静,不要寄希望于读了某一本理论书籍,就能立竿见影,也不要寄希望于整本理论书籍都是金玉良言,可能你只对其中某一章、某一句受用,这样就够了。
读理论类书籍时不能急躁,因为自己的学养不够,读了一遍,不知所云的感觉常常会有。随时回头,读第二遍、读第三遍……读的次数多了,对内容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学养也日益丰厚。
问题四:年轻教师应该从何读起?
华应龙:可以先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报纸、杂志,了解同行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因为书籍呈现的一般是3年前的认识,杂志一般是3个月前的,报纸则是3天前的。报纸和杂志上的文章既有实践也有理论,好学好用。
买书时,要注意出版社和作者。虽然开卷有益,但不是每一本书都要读的。
少上网。上网会不经意地流失我们的读书时间。《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说:“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这话,我十分赞同。
问题五:怎样读书,才能收获最大?
华应龙:有的人读书能读出很多东西,有的人却收获很少,其间的差距,主要在阅读的厚度上。读书,得意而忘言,才是真正的读懂、读透。读书破万卷,关键在于一个破字。而读破,就是反复阅读。
遇到好文章,我一般都读上三四遍,一读内容,二读结构,三读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