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脓癣误诊切开致皮肤深在溃疡治愈1例

2015-01-16丁秋允张胜逆鲁楠张红岩史义军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伊曲康唑皮肤科孢子

丁秋允,张胜逆,鲁楠,张红岩,史义军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短篇与个案·

脓癣误诊切开致皮肤深在溃疡治愈1例

丁秋允,张胜逆,鲁楠,张红岩,史义军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 保定 071000)

脓癣;切开;溃疡

本文引用:丁秋允,张胜逆,鲁楠,等.脓癣误诊切开致皮肤深在溃疡治愈1例[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5,32(3): 108-109,112.

报告1例5岁患儿,因感染犬小孢子菌形成脓癣,外科切开形成溃疡。抗真菌治疗痊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岁。1个月前,患儿接触家猫后头皮出现蚕豆粒大小脓肿,伴触痛和瘙痒。2周前,脓肿增多和增大,并伴脓性分泌物溢出,1周前无明显诱因头皮顶部出现约鸡蛋大小的脓肿,具有波动性,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和外用药物治疗,具体情况不详,效果欠佳。当地医生遂在门诊局麻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10 d,无明显疗效,切开处可见溃疡面积增大,脓性分泌物增加并伴糜烂、渗液,疼痛显著。因患儿头皮瘙痒和剧烈疼痛,为进一步明确诊治到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外科门诊就诊,门诊以“头部蜂窝织炎”收住院处理。患者发病以来无头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8.7 ℃,心率92次/分,呼吸20次/分,体质量19 kg。各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头皮顶部可见一鸡蛋大小的粉红色糜烂性溃疡,边界不规则略隆起,上有多个蜂窝状小孔,底部凹凸不平,有较多淡黄色脓性血性分泌物,伴轻度异味。溃疡周边散在分布数个米粒至蚕豆大红色丘疹和脓疱疹(图1)。皮损处毛发易拔除。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8%,淋巴细胞百分比20.0%,红细胞3.50×1012/L,血红蛋白98 g/L,血小板356×109/L。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入院先后给予头孢他啶、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并予溃疡处外科换药治疗,创面略有好转,但仍不断有新发病灶。因疗效不理想,遂请皮肤科会诊。皮肤科门诊取脓肿处断发KOH镜检示发内、外可见大量孢子及有隔菌丝,真菌培养可见淡棕黄色粉末状菌落,棉酚兰染色涂片可见多量大分生孢子及菌丝(图2),结果鉴定示犬小孢子菌(图3)。最后诊断:犬小孢子菌感染所致的脓癣。

1.2 治疗

首先,剪除病发,尽可能剪除干净,每周1次,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儿童5 mg/(kg·d),局部外涂聚维酮碘溶液,3 次/日,夫西地酸软膏外用,3 次/日,溃疡处给予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治疗,1次/日,同时继续辅以全身抗感染治疗。

图1 头部皮损治疗前

图2 真菌棉酚兰染色可见大量分生孢子及菌丝

图3 真菌培养菌落为犬小孢子菌

2 结果

治疗10 d,溃疡变浅并且面积缩小,边缘变平,分泌物减少,周边脓肿明显变小或部分消失,疼痛和瘙痒缓解。15 d无新发皮损,真菌镜检阴性。嘱出院后继续抗真菌治疗,避免再次接触动物。伊曲康唑服药4 周后复诊,临床症状消失,真菌镜检阴性停止服药(图4)。患儿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血常规及肝功能正常。

3 讨论

脓癣是一种主要由亲土性或亲动物性的皮肤癣菌侵犯毛发、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明显炎症反应的头癣,是由T细胞介导的宿主细胞毒反应引起的局部化脓性炎症,而非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及犬小孢子菌。典型的损害是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有波动感,可形成多个排脓小孔呈蜂窝状,可挤出脓液,且皮损处毛根松动易拔出,本病可破坏毛囊,愈后常可致永久性秃发和瘢痕[1]。本病易感人群多为儿童,可能与儿童皮脂腺功能尚不完善难以形成不饱和脂肪酸抑制某些真菌生长有关。本例患儿有动物接触史,临床表现为化脓性损害,真菌镜检及培养证实为真菌感染,并合并细菌感染。本例由于在他院未给予真菌学检查,误诊为蜂窝织炎切开引流致病情加重。

脓癣的治疗遵循服药、搽药、洗头、剪发、消毒五个原则,本患者给予口服伊曲康唑代替灰黄霉素(因灰黄霉素副作用较大易致肝损害,且易引起肝癌),伊曲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甚低,其口服后可在皮肤角质层及黏膜内长期滞留较高浓度[2],本患儿给予0.1 g/d口服,疗效确切。

同时辅以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减轻炎症区域充血水肿,促进吸收,刺激溃疡区域组织再生,且有较好的止痛作用[3]。伴细菌感染者可联合抗生素全身及局部治疗,以上综合治疗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头癣是一接触性传染病,应加强对宠物的管理,遇类似病例注意不要盲目切开引流,否则不但伤口不易愈合而且还会造成感染扩散,引流周围会迅速出现多个新的“脓肿”[4]。本病需与脓疱疮、疖肿、痈、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鉴别,遇类似病例应行真菌学检查,避免漏诊、误诊。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17-419.

[2]李跃武.脓癣 18 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 111-112.

[3]王晓琴,孙艳莉.氦-氖激光治疗皮肤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8): 503.

[4]马景玥.脓癣误诊脓肿切开引流加重 1 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29(2): 115-116.

(责任编辑:高艳华)

10.3969/j.issn.1674-490X.2015.03.025

R75

B

1674-490X(2015)03-0108-02

2015-02-15

丁秋允(1964—),女,河北冀州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过敏性皮肤病及免疫性皮肤病治疗和科研。E-mail: dingqiuyun888@sina.com

猜你喜欢

伊曲康唑皮肤科孢子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伊曲康唑联合氯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200例临床效果分析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3例临床分析
制作孢子印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开封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种类及基因型鉴定
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治疗男性念珠菌尿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皮肤科原料药等供应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