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居民饮酒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研究
2015-01-16范国辉王增武张林峰朱曼璐
范国辉 王增武 张林峰 陈 祚 王 馨 郭 敏 田 野 邵 澜 朱曼璐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与每年约440 万例死亡相关[1~3]。饮酒是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行为之一,我国2002 年调查表明,饮酒量与血脂异常的患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国外研究也表明血脂异常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5]。国内有调查显示,农村居民饮酒率较高,且是一种普遍行为,男性明显高于女性[6~8]。根据我国2002 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饮酒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9]。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农村医疗、经济水平相对落后,饮酒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故本研究旨在利用吉林省农村地区的数据,研究饮酒与血脂异常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病因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思路。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 年6 月在全国20 个农村示范县中抽取吉林省东丰县、靖宇县,每个县再随机抽取4 个村。各县至少抽取年龄在35 岁以上人群1250 人(各年龄组调查人口分布要基本均匀,男女性各占一半)进行调查,共抽取35 岁以上人群约2500 人作为调查对象。本项研究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加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调查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调查人群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案、调查手册及调查表格。调查员、质控人员及资料录入人员均经培训和考核合格。血压的测量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坐位右上臂血压,取Korotkoff 第1 和第5 音为收缩压和舒张压。连续测3 次,每次至少间隔30s,取3 次读数的平均值为个体血压值。每位参加者静坐休息5min 后测量血压,测量前半小时内避免吸烟、饮酒、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剧烈运动。采取空腹12h 血标本用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的测量。所有生化检查采用Hitachi 7080 型自动生化分析仪(Hitachi,Ltd.,Tokyo,Japan),TC 采用GPO-PAP 法检测。
3.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1mmHg =0.133kPa)或舒张压≥90mmHg 或正在服降压药者为高血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定义为:体重(kg)/身高2(m2);吸烟定义为:吸香烟者一生中至少吸过20 包,或每日至少 吸1 支且连续至少1 年;吸烟叶者一生中至少吸过500g 烟叶。血脂异常定义为:符合①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6.22mmol/L;②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2.26mmol/L;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4.14mmol/L;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1.04mmol/L 或≥1.55mmol/L 其中至少1 项的,规定为血脂异常。
本研究对饮酒行为的调查包括是否饮酒、饮酒年限,种类、饮酒量及饮酒季节性等问题。饮酒定义为每周至少喝1次酒,包括现饮酒及戒酒状态。分别计算每种酒类每月摄入量,根据饮酒季节性,如一年中有几个月份饮酒,计算年饮酒量,再乘以相应酒精度,并对不同酒类加和计算年摄入总酒精量,最后计算平均每天酒精量,以g 表示。依照每日酒精摄入量,将研究人群分为不饮酒、少量饮酒(<20g/d)、中量饮酒(20 ~80g/d)和大量饮酒(>80g/d)4 组。
4.统计学方法:原始数据按统一的要求,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人两遍录入。用SAS 9.2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均数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调查人群的基本特征:本次调查共抽得4000人,应答率为71%,所得有效样本2601 例,其中男性1179 例,占45. 33%,女性1422 例,占54. 67% (表1)。平均年龄为54.8 ±10.4 岁,男性略高于女性。男性吸烟率达49.4%,远高于女性(13.4%)。男性居民平均收缩压为125.1 ±20.1mmHg,平均舒张压为80.1 ±11.3mmHg,不同饮酒量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患病率为30.6%,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饮酒人群主要集中在男性,饮酒率为44.3%,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P =0.000)。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的增加,吸烟者的比例增加(表2,P <0.000)。血脂异常率为64%,其中男性63.5%,略低于女性(64.4%),随每日饮酒量的增加,男性血脂异常率、HDLC 和TG 血清浓度也在增加(表2,P <0.001)。中量饮酒和大量饮酒者中,TC 浓度高于其他组(表2,P=0.000)。
表1 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分布
表2 不同酒精摄入量男性的血压血脂及其他基本特征变化
2.血脂异常的多因素分析:表3 所示,以HDLC、LDLC、TC 及TG 浓度是否异常分别作为结局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得到不同疾病受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发生风险。以不饮酒作为参照,对少量饮酒(<20g/d)、中量饮酒(20 ~80g/d)和大量饮酒(>80g/d)3 组设置哑变量,并对年龄、BMI、吸烟、体力活动和是否患高血压进了调整。年龄和BMI 均以连续变量形式进入方程,吸烟(1 =“吸烟”,2 =“不吸烟”)、体力活动(1 =“轻体力活动”,2 =“中体力活动”,3 =“重体力活动”)和高血压(1 =“是”,2 =“否”)以分类变量的形式进入方程,其中体力活动按等级变量处理而未设置哑变量。结果显示,除LDLC异常组外,各组均显示随饮酒量增加血脂异常发生风险增加。中量饮酒组,HDLC 异常发生风险为不饮酒的1.58(95% CI:1.17 ~2.13)倍,TG 异常发生风险为2.22(95% CI:1.50 ~3.29)倍;大量饮酒组,HDLC异常发生风险为不饮酒人群的1.78(95% CI:1.25 ~2.55)倍,TC 异常发生风险为不饮酒人群的2. 36(95% CI:1.31 ~4.22)倍,TG 异常发生风险为2.87(95% CI:1.86 ~4.45)倍。
讨 论
针对饮酒与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患病的关系,国内外均有诸多研究,但以中国北方农村居民为对象的专项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人群饮酒率为21%,主要为男性,饮酒率为44.3%。饮酒量增加是HDLC 异常、TC 异常和TG 异常危险因素,其中TC 异常与大量饮酒有关,TG 异常对饮酒量变化更敏感。
表3 不同酒精摄入量男性的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多因素Logistic 分析[OR(95%CI)]
本次研究显示,饮酒主要为男性,饮酒量较高的人,其吸烟率也较高。受风俗习惯的影响,饮酒者酒后更倾向于吸烟,这种吸烟和饮酒聚集的行为,与国内研究一致[10,11]。本次调查发现,酒精摄入量在30g/d 以上者中,重体力劳动者所占的比例大。原因可能为进行重体力劳动后,人们倾向于通过饮酒来缓解疲劳,由于酒精的依赖性和成瘾性,逐渐出现饮酒过量的现象。
本次研究得到吉林省农村地区血脂异常率为64.0%,其中男性为63.5%,高于加拿大一项研究的45%异常率及北京地区的56%[12,13]。推测原因,可能是农村地区健康宣传教育少,当地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欠缺指导,食用腌制食品多,运动少,早期血脂异常也得不到有效诊治。本次研究发现,随每日饮酒量的增加,男性血脂异常率、HDLC 和TG 血清浓度也在增加,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一致[14~16]。
本研究未发现少量饮酒对血压血脂的保护作用。在中量饮酒和大量饮酒者中,TC 浓度高于其他组。多因素回归显示,TC 异常在大量饮酒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逐步回归显示调整年龄后OR 增加较大,提示年龄是TC 异常的重要混杂因素。饮酒量增加可使TG 异常与HDLC 异常发生风险增加,但TG 更敏感,增加幅度更大。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将饮酒不同种类和饮酒季节性计入,可以更好反映平均摄入酒精量。所谓季节性,指饮酒种类与季节的关系,如夏季倾向于饮啤酒,冬季饮白酒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样本代表性不够以及样本量不足,本此调查应答率仅为71%,由于按照常住人口名单(居住时间≥6 个月)进行抽样,但在调查过程中可能由于人员流动性(如外出打工等)过大影响了抽样的效果,并且应答率也较低。但本研究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提供了我国局部地区血脂异常患病情况最新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公众的血脂异常认知水平和健康意识,促进血脂异常的检出、治疗、控制,改善农村地区人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饮酒量增加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总胆固醇异常和甘油三酯异常危险因素,其中总胆固醇异常与大量饮酒(>80g/d)有关,甘油三酯异常对饮酒量变化更敏感。
1 Rosamond W,Flegal K,Friday G,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7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 Circulation,2007,115(5):69 -171
2 Kearney PM,Whelton M,Reynolds K,et al. Global burden of hypertension:analysis of worldwide data[J]. The Lancet,2005,365(9455):217 -223
3 Ezzati M,Lopez AD,Rodgers A,et al. Selected major risk factors and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J]. The Lancet,2002,360(9343):1347 -1360
4 赵文华,张坚,由悦,等. 中国18 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5:306 -310
5 Luksiene D,Tamosiunas A,Baceviciene M,et al. Trends in prevalence of dyslipidaemias and the risk of mortality in lithuanian urban population aged 45 -64 in relation to the presence of the dyslipidaemias and the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J]. PLoS One,2014,9(6):e100158
6 李欣,李绥晶,舒鹏,等. 辽宁省七地区居民饮酒现状及与慢性病关系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3:205 -208
7 宋桂德,解鸿翔,张宏,等. 天津市农村居民吸烟、饮酒现状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3:209 -212
8 马冠生,朱丹红,胡小琪,等. 中国居民饮酒行为现况[J]. 营养学报,2005,5:16 -19
9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 中国居民2002 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7:478 -484
10 姚刚,曹秉蓉,胡丽,等. 1999 ~2008 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住院患者疾病与饮酒相关性调查[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3:57 -60
11 郭帅军,余小鸣,张芯,等. 大学生吸烟、饮酒等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现象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82 -386
12 Taylor B,Irving HM,Baliunas D,et al. Alcohol and hypertension:gender differences in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determined through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 analysis[J]. Addiction,2009,104(12):1981 -1990
13 Joffres M,Shields M,Tremblay MS,et al. Dyslipidemia prevalence,treatment,control,and awareness in the Canadian Health measures survey[J]. 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3,104(3):252 -257
14 Jin L,Huang Y,Bi Y,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19,215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1,92(3):386 -392
15 王伟伟,徐贵发,张鲁燕,等. 中年男性饮酒与血脂异常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 卫生研究,2013,3:437 -441
16 Park H,Kim K. Relationship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serum lipid levels in elderly Korean men[J]. Arch Gerontol Geriatr,2012,55(2):226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