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公庙的来由
2015-01-16蓝明和
蓝明和
邓公庙的来由
蓝明和
岑溪南渡黄华河畔, 有座怪庙叫邓公庙,庙内的四根柱子有龙的浮雕,但龙头朝下,而且庙内无香火、塑像,来观者甚众,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明末期间,皇帝疏于朝政,治世无方,自然灾害频发。黄华河连年水灾,冲垮沿河而建的房舍,两岸庄稼失收,民不聊生。
南渡善村有个富绅叫邓清,从小习文学武,乐善好施,水灾过后总会开仓送粮,救济百姓,可是一年一度的水灾,入不敷出,怎么应对以后的漫长日子呢?邓清决定出一趟远门寻找对策。
这年四月初八,邓清从南渡善村出发,先是顺流直下,途经昙容、马路、波塘直至藤县金鸡与黄华河交汇的北流河,之后再溯流直上,途经吉太、大隆、水汶,直至广东信宜。上路不久邓清就发现:沿岸种竹的地方灾情最轻。于是在溯流直上的时候,他每到一处地方都动员村民种竹,并愿出钱资助种竹者,以后形成“竹的城墙”拦洪防涝,竹子还可以发展竹编卖钱。
一年后,邓清终于走到了黄华河的源头——观龙潭。这时正好是次年的四月初八,大雨下了三天三夜,邓清亲眼看见黄华河水一天天暴涨,滥泛成灾。观龙潭下突然现出一个泉眼,涌泉越喷越高,水柱最高时可达数丈。突然水下冒出一条恶龙,涌泉、水柱就是从恶龙口中喷出的水,恶龙喷水时河水就涨得快。
邓清下决心要除掉这条恶龙。但仅靠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怎么办呢?他继续向前走,发现沿河正有不少人杀猪宰羊来祭恶龙。
邓清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见到了祭品不顾一切地抢来吃,遭到村民的围攻,被打昏在地。
醒来后,邓清见到一个白发长须的老道,老道说:“壮士,你才是真正治水的人,那些愚民杀猪宰羊只能是徒劳。他们今年还计划献上花姐,要把一个如花似玉的村姑捆了投入河里。”邓清听后,肺都气炸了。
从此,邓清拜老道为师。老道赠天书一卷,教邓清识天象、借神力,炼水火之功、移山倒海之术。一年后,老道对邓清说:“你已武艺高强、神通广大,今日四月初八就是你除恶立功之日。去罢!”老道用佛尘一扫邓清,邓清立即迷糊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就躺在观龙峰的一块石板上,附近有四块巨石,陡峭的岩下就是观龙潭。
邓清盯着观龙潭,顷刻之间水面露出泉眼,一会儿变成水柱,最终露出了恶龙的头,张开着血盆大口喷水。邓清早已扎好马步,“嗨!”的一声发力,右掌一推一块巨石,巨石箭一般地砸到龙头上。恶龙还未来得及反应,邓清轮起左掌又推出第二块巨石,紧接着右脚踢飞第三块巨石,左脚踢飞第四块巨石,连连击中恶龙的头、身、腰、尾部。恶龙重伤,挺起全身立于水面,想喷水击倒山顶上的邓清。邓清深吸一口气,正当恶龙张开血盆大口时,邓清倾力一喷,从五俯六脏之间喷出一颗血球,血球离口就变成一团火,飞一般射入恶龙的喉咙,如一把利剑将恶龙开膛破肚,恶龙终于死了。邓清也因气血两亏倒地身亡,被一个老道扶了乘鹤西去。邓清推入潭中砸死恶龙的四块巨石、一颗血球顺流直漂,最终形成了黄华河上中河段的五处截流险滩。
半年之后,京城的皇宫失火。奉天、华盖、谨身三大宫殿被火烧了四天四夜,嘉靖帝晚上梦见一个道人手捧一碗水洒在皇宫中,并告诉皇上,鸡鸣时分必下大雨灭火。果然雨至,火灭。
邓公庙的柱子上有龙的浮雕
皇上询问占卜国师,送雨道士是谁?国师说叫邓清,是岑溪善村人,已逝半年,衙门州官认为邓清是民间邪人并未表其治水功绩。皇上闻言大怒。
为了表彰邓清救火、治水、济民有功,皇帝下令建邓公庙,派出重臣监制,准允制作倒龙雕柱四根,以表明皇上对平民百姓的尊重,对民间能人贤士的敬仰,并警告百官要近民、亲民。不见香火、不摆塑像,则是颂扬无名英雄的意思。
至今,黄华河还长着茂密的竹子,是一条既防洪又美丽的河。
责任编辑:覃凤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