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猪场动物疫病控制技术浅论
2015-01-15莫忠容
莫忠容
摘 要:由于畜禽养殖技术的快速推广与应用,国家政策的支持,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饲养管理、疫病防疫技术跟不上等原因,模化养猪场生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一度时期严重影响了我区养猪生产的发展。笔者认为重视猪场的选址、日常管理、科学饲养、疫病控制方面的技术是养殖场发展的关键点,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供规模化猪场和动物防疫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
近年,生猪繁育技术、饲料生产技术等技术快速发展,推广应用非常广泛,养猪比较效益高,在我区特别是我镇的规模化养猪的发展达到了高峰。但是由于疫病防控技术跟不上,管理水平低等原因,生猪发病率非常高,死亡严重,有的场出现了效益低,甚至亏损,严重影响了我区我镇的生猪生产的发展。笔者在指导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生产和动物防疫等方面做了实际工作中,从猪场选址、日常管理、科学饲养、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帮助规模化养殖场主加强疫病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规模猪场选址及基础设施建设
1.严格选址。规模猪场选址应充分考虑到交通、水源、污染、噪声、风向、采光等各个方面。(1)要交通便利,水源充分、采光充足。(2)风向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温度的不同,对动物发病的影响,同时又要考虑到夏天的降温防暑及冬天的防寒保温工作。(3)远离居民生活区、学校、动物养殖场、屠宰场、肉联厂等。
2.严格规划布局。(1)规模猪场内部规划布局应严格分区,分为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储藏区、供电供水区、粪便污水处理区等,各区布局应符合防疫条件要求,区间有绿化带,区间道路应畅通。(2)分区占地面积应与养殖规模相适应,同时要考虑将来发展规模的用地。(3)生产区应采取流动生产方式,分别建立产仔舍、保育舍、育成舍、育肥舍、隔离舍。
3.圈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备应标准化。(1)产仔舍要设在相对安静、干燥的地方。(2)保育舍应该有利于保温。(3)育成舍和肥育舍要与规模的大小相适应;(4)圈舍要有足够的高度,地面要适应的坡度,考虑到卫生打扫、饲喂的方便以及通风和光照。(5)雨篷的设计要考虑到雨水的排放、圈舍的干燥等。(6)粪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大小、深浅及污水的流动性,要预防不同圈舍通过粪便交叉感染情况的出现。(7)隔离舍要做到充分隔离,和其他圈舍要有一定的隔离带,且封闭性能好。
二、规模场设施设备及日常管理
1.根据规模配置合理、先进的基础设施,如饲料切割机、粉碎机、搅拌机、冲淋设施、温控设施、空气交换设施、饲料运输设施等。
2.根据规模的大小安排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实行分工合作。如技术员、饲养员、管理员、销售员等,要分工合理,任务明确,彼此之间又要密切配合。
3.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各种科学、合理并且操作性要强的规章制度。(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3)管理人员,饲养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安排、工作方式、工作责任等要严格合理。(4)建立健全相关的记录。
三、科学饲养
1.科学饲养
(1)科学配制饲料。配制前要查阅相关资料,明确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猪的能量、营养要求标准,再根据标准通过计算得出配方进行配制。维生素的种类和剂量也要符合其生长发育要求。再次配制时原料要符合标准,混合要均匀。最后要采用标准化饲养方式,工作人员要按要求定时定量饲喂,保证动物健康生长和免疫系统正常发育。
2.严格母猪饲养管理
(1)母猪在配种后要及时调整其饲料的配制和饲喂量,因母猪在怀孕期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和空怀期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饲料中钙和磷的比例应该增加。(2)为预防母猪产后瘫痪,在母猪生产前一周应减少钙的补充,充分调动母猪自身机体动用钙的能力。然后重点抓好母猪产前和产后饲喂工作,在产前要保证需要正常的饲喂已满足其需求,但产后则应该适当减少饲喂量,有助于减少其消化系统的疾病。最后在人工接产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消毒,防止母猪产后感染。
3.严格加强仔猪管理
(1)仔猪在出生时,及时清除口鼻里的粘液,防止窒息,同时做好保温工作。(2)抓好初乳的饲喂工作,保证每头都吃到足够的初乳。(3)在初乳阶段,固定奶头,将较弱的固定在奶水较旺的2-4对奶头;(4)做好仔猪的饮水和开食工作。(5)在3日龄内注射铁硒制剂,预防缺铁性贫血。(6)在2-4日龄时接种大肠杆菌二价苗,两周龄注射仔猪水肿苗。(7)做好仔猪的断奶工作,阉割时打好“三针”(猪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8)做好断奶时过度期的饲养工作,减少应激、降低疾病发生率。
4.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保育、育成和肥育阶段的猪坚持标准化饲养,满足其营养需要,作到圈舍干燥、清洁,饲养观察仔细,实行全进全出,预防疾病的交叉感染。
5.科学管理
(1)坚持定期消毒,净化猪场环境。消毒是清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较好的方法,猪场应定期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圈舍内外环境(特别是卫生死角)、猪体等进行认真严格的消毒。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或是不同浓度的消毒药,力争彻底杀灭病原体。
(2)坚持定期驱虫,确保猪健康。针对病原体是寄生虫的疾病,在控制管理时采取定期驱虫、灭鼠、杀灭中间宿主等方法。可用依维菌素、多拉菌素、双胛咪等注射驱虫,也可在饲料中添加依维菌素粉剂,饲喂一周,间隔10天后可再饲喂一周,若为后备母猪 ,要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后才可转入生产群。经产母猪在断奶后和配种前也应作驱虫工作。断奶仔猪转入保育后同样采用在饲料中添加阿维菌素或依维菌素的方法,饲喂两次,间隔10天。
四、结语
规模化养殖场与一般散养户最大的不同不仅仅是数量上不同、生产能力不同、生产水平不同、生产方式不同,而且在专业水平和生产经营管理和意识上存在很大区别。因此为降低规模化养猪场的发病率,控制疫病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性问题,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养殖户间应相互交流沟通、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畜牧主管部门及科研院校联系,学习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技术。同时自身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专业素质。逐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猪发病率,增加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树恩.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系统建设[DB/OL].百度文库.
[2]李明高.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策略[J].兽医导刊,2011,51.
[3]陈焕春.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与净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4]王功民.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