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检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2015-01-15范彩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检测结果尿常规

范彩霞

【摘 要】 目的: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尿液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显微镜手工法,检测的白细胞和尿蛋白阳性率略低于显微镜手工法,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均是对检测尿常规的可靠方法,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该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可以保证诊断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关键词】 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尿常规;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98-01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病理过程本质提供重要的可靠线索[1]。本次研究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7±13)岁。

12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年龄在20~80岁之间;③理解和沟通能力正常;④ 尿液标本均为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

13 方法 抽样研究对象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留取尿液标本,并立即送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广州市番禺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深圳迈瑞 UA-600/600T)法:采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并达到合格标准后可进行标本测定,取充分混匀的尿液标本10ml,将试纸上的试剂部分全部浸入到样本之中,放置2s左右将其取出,将试纸边缘沿试管的边缘轻轻划过,将多余的尿液吸出,以免造成交叉污染,置于传送盘上,按照相关操作具体流程进行严格检测;显微镜(西安测维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LW300LT)手工法:取已经充分混合均匀的尿液10ml,在1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5min左右,弃上清液,沉渣残留量控制在02ml,摇动,将尿沉渣混匀后吸取移入尿沉渣定量分析板,进行常规尿沉渣镜检,在高倍镜下计10个视野所见的细胞数目并进行记录[2]。

14 观察指标 选取两种方法检测所得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常规检测阳性率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测中,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三项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了解病理过程提供重要而可靠的线索。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对尿液标本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的一种自动化仪器,该仪器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一种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操作速度更快等优点。但是尿液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对许多中间环节考虑不足,就会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不仅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甚至会导致漏诊、误诊等严重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求每位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工作原理、具体性能、操作注意事项、相关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充分的掌握与了解,保证自动化仪器的操作正确。该仪器在尿常规检验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不能做到百分百检出率,因此还不够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法,在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以保证测得结果更加准确[4]。

参考文献

[1] 吕晓萍,荣墨克,林伟,等.尿常规检验自动分析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8):1075-1076.

[2] 张湘琦,兰爱纯,唐和林,等.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7(16):1757-1758.

[3] 李蓉.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结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99-200.endprint

【摘 要】 目的: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尿液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显微镜手工法,检测的白细胞和尿蛋白阳性率略低于显微镜手工法,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均是对检测尿常规的可靠方法,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该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可以保证诊断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关键词】 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尿常规;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98-01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病理过程本质提供重要的可靠线索[1]。本次研究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7±13)岁。

12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年龄在20~80岁之间;③理解和沟通能力正常;④ 尿液标本均为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

13 方法 抽样研究对象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留取尿液标本,并立即送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广州市番禺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深圳迈瑞 UA-600/600T)法:采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并达到合格标准后可进行标本测定,取充分混匀的尿液标本10ml,将试纸上的试剂部分全部浸入到样本之中,放置2s左右将其取出,将试纸边缘沿试管的边缘轻轻划过,将多余的尿液吸出,以免造成交叉污染,置于传送盘上,按照相关操作具体流程进行严格检测;显微镜(西安测维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LW300LT)手工法:取已经充分混合均匀的尿液10ml,在1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5min左右,弃上清液,沉渣残留量控制在02ml,摇动,将尿沉渣混匀后吸取移入尿沉渣定量分析板,进行常规尿沉渣镜检,在高倍镜下计10个视野所见的细胞数目并进行记录[2]。

14 观察指标 选取两种方法检测所得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常规检测阳性率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测中,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三项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了解病理过程提供重要而可靠的线索。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对尿液标本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的一种自动化仪器,该仪器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一种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操作速度更快等优点。但是尿液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对许多中间环节考虑不足,就会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不仅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甚至会导致漏诊、误诊等严重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求每位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工作原理、具体性能、操作注意事项、相关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充分的掌握与了解,保证自动化仪器的操作正确。该仪器在尿常规检验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不能做到百分百检出率,因此还不够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法,在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以保证测得结果更加准确[4]。

参考文献

[1] 吕晓萍,荣墨克,林伟,等.尿常规检验自动分析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8):1075-1076.

[2] 张湘琦,兰爱纯,唐和林,等.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7(16):1757-1758.

[3] 李蓉.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结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99-200.endprint

【摘 要】 目的: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尿液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显微镜手工法,检测的白细胞和尿蛋白阳性率略低于显微镜手工法,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均是对检测尿常规的可靠方法,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该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可以保证诊断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关键词】 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尿常规;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98-01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病理过程本质提供重要的可靠线索[1]。本次研究对应用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两种方式实施尿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7±13)岁。

12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年龄在20~80岁之间;③理解和沟通能力正常;④ 尿液标本均为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

13 方法 抽样研究对象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留取尿液标本,并立即送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广州市番禺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深圳迈瑞 UA-600/600T)法:采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并达到合格标准后可进行标本测定,取充分混匀的尿液标本10ml,将试纸上的试剂部分全部浸入到样本之中,放置2s左右将其取出,将试纸边缘沿试管的边缘轻轻划过,将多余的尿液吸出,以免造成交叉污染,置于传送盘上,按照相关操作具体流程进行严格检测;显微镜(西安测维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LW300LT)手工法:取已经充分混合均匀的尿液10ml,在1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5min左右,弃上清液,沉渣残留量控制在02ml,摇动,将尿沉渣混匀后吸取移入尿沉渣定量分析板,进行常规尿沉渣镜检,在高倍镜下计10个视野所见的细胞数目并进行记录[2]。

14 观察指标 选取两种方法检测所得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常规检测阳性率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测中,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三项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尿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反映的一个指标,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筛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能够为了解病理过程提供重要而可靠的线索。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对尿液标本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的一种自动化仪器,该仪器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一种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操作速度更快等优点。但是尿液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对许多中间环节考虑不足,就会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不仅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甚至会导致漏诊、误诊等严重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求每位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工作原理、具体性能、操作注意事项、相关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充分的掌握与了解,保证自动化仪器的操作正确。该仪器在尿常规检验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不能做到百分百检出率,因此还不够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法,在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以保证测得结果更加准确[4]。

参考文献

[1] 吕晓萍,荣墨克,林伟,等.尿常规检验自动分析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8):1075-1076.

[2] 张湘琦,兰爱纯,唐和林,等.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7(16):1757-1758.

[3] 李蓉.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结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99-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检测结果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
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研究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