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效应的区域测算

2015-01-15李自琼刘东皇

统计与决策 2015年24期
关键词:单位根消费结构农村居民

李自琼,刘东皇

(江苏理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创造了“持续高增长”奇迹,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相对城镇居民而言,农村居民分享到的经济发展成果相对较少,大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进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将是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这不仅能促进整个宏观经济良性发展,更关系着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恩格尔系数将相应持续下降。在农村,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2年的39.3%,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恩格尔系数首次降到了40%以下。这充分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稳步下降,必要消费支出的大幅减少所带来的是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在向“发展型”、“享受型”逐步升级。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不仅要表现在消费规模上,更应表现在消费结构方面的提升。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呈现以下特点:(1)农村居民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农村居民以前在购物时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随大流。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素质的逐渐提高,他们的自我消费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注意自己的需求,甚至开始渴望与众不同,希望通过差异化的消费还展示自己的个性。(2)农村居民越来越看重商品的情感价值。如今,农村居民看中的不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带来的物质利益,而是越来越重视品牌和精神享受。(3)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明显改善。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甚至在2012年达到40%以下,标志着我国农村居民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衣着类消费支出明显下降;医疗保健支出、交通和通信支出和文教娱乐用品支出比重明显上升,表明农村居民开始注重身体健康和休闲保健,健身和文娱活动逐渐流行。当然,同时也要看到农村居民后顾之忧比城市居民强烈。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子女教育费用、自然灾害的难以预料、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的欠缺,使得农村居民具有强烈的后顾之忧,这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消费。

因此,本文基于农村样本研究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考察二者的协调发展问题,对拉动我国内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 模型建构、变量与数据

2.1 模型构建

为了深入研究农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本文采用计量模型进行分析。该计量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t为时期,i表示省区标志,i=1,2,…,N;t=1,2,…,T。如果系数不同,上述模型则有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三种变型。可采用协方差分析检验法来确定合适的计量模型。其具体确定过程为:

第一,假设H1为混合回归模型,H2为变截距模型,H3为变系数模型。

第二,用协方差计算分析H1、H2是否成立。

其中,S1为混合型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2为变截距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3为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

若统计量F2≧某置信水平下的F分布临界值,则拒绝H2,选用H1进行分析,若F1≧某置信水平下的F分布临界值,则拒绝H1,选用H3进行分析;反之,则选用H2进行分析。

理论上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文建立如下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

其中,α、β、Γ、φ、γ、λ均为待估系数,模型一分析产业结构(IR)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CR)的影响,模型二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2 变量与数据说明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采集了199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台除外)的相关数据。

产业结构指标(IR)的确定:反映产业结构升级程度通常可以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或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和占我国GDP的比重等指标。本文确定采用当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我国GDP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程度的测量指标,比重越大,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

消费结构指标(CR)的确定:按照国际惯例,采用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反映居民消费结构,本文继续沿用这一方法,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小,消费结构层次越高。

两个指标皆为相对量指标,各变量值皆为无名数,不需要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所选取的主要经济变量统计描述见表1,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变量的标准差系数都较大,说该变量地区间差异性显著。

表1 变量描述统计

3 实证分析

3.1 单位根检验

对各面板数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避免出现伪回归而影响估计的有效性。本文采用LLC、IPS、ADF和PP等四种方法来进行平稳性检验。为消除变量值中时间趋势的影响,采用了含时间趋势与含截距相结合的检测方式。对一阶差分后的数列进行截距检测,并根据SC准则自动选取滞后期数据。

表2的单位根检验数据说明,通过IPS、ADF和PP等检验,消费结构确实存在单位根,同时IPS检验也证实产业结构确实存在单位根,即CR和IR序列都有单位根存在,而其变量在一阶差分后均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所以,IR和CR满足I(1)。

表2 单位根检验

3.2 面板协整关系检测

本文采用Pedroni的7个统计量(即面板v、面板rho、面板 pp 、面板ADF、群rho、群pp、群ADF)和Kao的ADF指标对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进行综合测定(详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群rho虽然未拒绝没有面板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但面板rho等其他统计量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而Kao的ADF统计量则显著地拒绝没有面板协整关系原假设,总之,农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面板协整关系。

3.3 回归结果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区域差异,本文采用变截距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同时为减少或消除截面异方差的影响,本文采用截面加权法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各模型构建效果较好,都通过了整体性检验。

表4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从表4的估计结果可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几乎都为负值,且通过1%或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实证分析结论与理论上的分析相符合,由此可以确定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能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其推动力存在区域差异。从东、中、西部的比较来说,中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约为0.09,西部地区次之,相关系数约为0.05,东部地区最弱,相关系数约为0.02。因此,基于农村消费结构角度,促进产业结构提升的更有效方式是提升中部或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表5 产业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从表5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系数也都通过1%或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检测结果为负值,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能够受到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东、中、西部比较而言,产业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由东向西逐渐增大,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约为0.45,中部地区次之,相关系数约为0.37,东部地区最弱,相关系数约为0.16。基于产业结构角度,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会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因此,产业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的影响力很强,相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则要弱许多。

4 结论

运用1998~2013年的省级面板资料,本文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检测产业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注重分析相互关系的区域性差异,得到如下三个研究结论:

(1)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在解决温饱以后越来越追求生活的质量,农村居民消费层次的提升有力地带动了相关行业的产生与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而产业结构升级除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外还通过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也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积极影响。

(2)产业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积极影响强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积极影响。在农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中,由于中国过去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随着农村庞大消费市场的崛起,农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3)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存在区域差异性。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推动作用成东、中、西部逐渐递增的趋势,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中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由此,应依据各地区区域性差异,来构建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和谐关系。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稳步发展的新常态阶段,虽然国际环境复杂,经济形势下滑,但我国经济的东西部地区差距、城乡差异以及制度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则为我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提供机遇。我国产业结构仍将继续升级,广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将继续上升。在外围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基于本土市场的视角,应积极引导农村居民消费,按照农村消费需求配置产业发展,同时各地区还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促进消费结构与其产业结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1]王宁.城市舒适物与消费型资本——从消费社会学视角看城市产业升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贾琼等.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4,(4).

[3]吴定玉等.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消费经济,2007,(5).

[4]周辉.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3).

[5]庄燕君.区域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关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

[6]邬德政.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J].学术论坛,2008,(4).

[7]杜俊平等.基于VAR模型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08,(5).

[8]梁向东等.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6).

[9]刘东皇等.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区域效应差异——基于1999~2011年面板数据的检验[J].商业时代,2014,(4).

[10]孟范昆等.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32).

猜你喜欢

单位根消费结构农村居民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对黄金价格的预测
创新中国背景下专利资助政策与专利申请数的实证研究
等间距组合数的和的闭合公式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面板单位根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