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例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5-01-15王芸张琪周宪珍鲍志民
王芸++张琪++周宪珍++鲍志民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将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14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估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无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乳腺癌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24-0050-02
乳腺癌患者多数伴有心理问题,康复工作中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收到效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
为2009年7月-2012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真如镇、石泉街道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乳腺癌患者共142例,其中长征镇和真如镇的92例为干预组,石泉街道的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研究方法
心理干预
干预组:①心理辅导 全科医师或具有心理咨询资格专业医师定期上门或者电话随访,每月1次;②肿瘤防治讲座 每年3~4次;③体检;④沙龙互动活动 依托康馨沙龙成立乳腺癌患者俱乐部,进行文娱康复活动,每年3~4次;⑤患者交流 邀请乳腺癌老病人现身说法,介绍治疗经验或克服焦虑、忧郁的经验体会。干预时间1年。
对照组:为常规健康教育。
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定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评分时评分员先解释量表的内容,然后由患者逐项自填,评分员逐项复核无误后收回。
统计学方法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均衡性比较为pearson χ2检验,有序分类资料为线性相关χ2检验,α=0.05。
结果
焦虑程度评估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差异明显(P=0.02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无差异(P=0.108)。心理干预后,虽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程度却有改善明显,正常率从干预前的84.8%提升到干预后的95%,且无中、重度焦虑患者(表2)。
抑郁程度评估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差异明显(P=0.004),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差异明显(P=0.003),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抑郁程度明显改善,正常率从干预前的82.6%提升到干预后的96%,且无中、重度抑郁患者(表3)。
讨论
生命威胁和手术治疗影响女性第二性征器官的完整性,是乳腺癌患者焦虑的主要原因。患者面临疼痛与死亡的威胁,有的还要考虑医疗费的负担,引起患者忧郁,心理压抑[1]。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心理干预[2]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是根据患者个人不同年龄、文化、职业、家庭、心理反应、配偶等不同情况,对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的目的就是训练患者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其负性情绪,增强与疾病斗争精神和自信心,提供情感支持,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躯体症状如疼痛及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甚至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3]。本研究显示,干预使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改善,提升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5]。
参考文献
胡德英, 董英莉, 李燕铃, 等.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07, 12(22): 2242-2245.
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11-117.
史永莉, 梁振宇. 乳腺癌治疗过程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J]. 实用医药杂志, 2007, 7(24): 852-854.
毛雪琴, 藩芳, 孙靖中, 等. 围术期乳腺癌病人情绪的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6): 422-423.
陕海丽, 罗社文, 支楠, 等. 恶性肿瘤病人与亲属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调查及心理干预对病人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1, 25(2B): 411-414.
(收稿日期:2014-08-25)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将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14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估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无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乳腺癌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24-0050-02
乳腺癌患者多数伴有心理问题,康复工作中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收到效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
为2009年7月-2012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真如镇、石泉街道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乳腺癌患者共142例,其中长征镇和真如镇的92例为干预组,石泉街道的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研究方法
心理干预
干预组:①心理辅导 全科医师或具有心理咨询资格专业医师定期上门或者电话随访,每月1次;②肿瘤防治讲座 每年3~4次;③体检;④沙龙互动活动 依托康馨沙龙成立乳腺癌患者俱乐部,进行文娱康复活动,每年3~4次;⑤患者交流 邀请乳腺癌老病人现身说法,介绍治疗经验或克服焦虑、忧郁的经验体会。干预时间1年。
对照组:为常规健康教育。
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定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评分时评分员先解释量表的内容,然后由患者逐项自填,评分员逐项复核无误后收回。
统计学方法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均衡性比较为pearson χ2检验,有序分类资料为线性相关χ2检验,α=0.05。
结果
焦虑程度评估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差异明显(P=0.02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无差异(P=0.108)。心理干预后,虽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程度却有改善明显,正常率从干预前的84.8%提升到干预后的95%,且无中、重度焦虑患者(表2)。
抑郁程度评估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差异明显(P=0.004),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差异明显(P=0.003),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抑郁程度明显改善,正常率从干预前的82.6%提升到干预后的96%,且无中、重度抑郁患者(表3)。
讨论
生命威胁和手术治疗影响女性第二性征器官的完整性,是乳腺癌患者焦虑的主要原因。患者面临疼痛与死亡的威胁,有的还要考虑医疗费的负担,引起患者忧郁,心理压抑[1]。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心理干预[2]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是根据患者个人不同年龄、文化、职业、家庭、心理反应、配偶等不同情况,对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的目的就是训练患者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其负性情绪,增强与疾病斗争精神和自信心,提供情感支持,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躯体症状如疼痛及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甚至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3]。本研究显示,干预使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改善,提升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5]。
参考文献
胡德英, 董英莉, 李燕铃, 等.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07, 12(22): 2242-2245.
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11-117.
史永莉, 梁振宇. 乳腺癌治疗过程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J]. 实用医药杂志, 2007, 7(24): 852-854.
毛雪琴, 藩芳, 孙靖中, 等. 围术期乳腺癌病人情绪的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6): 422-423.
陕海丽, 罗社文, 支楠, 等. 恶性肿瘤病人与亲属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调查及心理干预对病人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1, 25(2B): 411-414.
(收稿日期:2014-08-25)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将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14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估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无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乳腺癌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24-0050-02
乳腺癌患者多数伴有心理问题,康复工作中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收到效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
为2009年7月-2012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真如镇、石泉街道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乳腺癌患者共142例,其中长征镇和真如镇的92例为干预组,石泉街道的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研究方法
心理干预
干预组:①心理辅导 全科医师或具有心理咨询资格专业医师定期上门或者电话随访,每月1次;②肿瘤防治讲座 每年3~4次;③体检;④沙龙互动活动 依托康馨沙龙成立乳腺癌患者俱乐部,进行文娱康复活动,每年3~4次;⑤患者交流 邀请乳腺癌老病人现身说法,介绍治疗经验或克服焦虑、忧郁的经验体会。干预时间1年。
对照组:为常规健康教育。
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定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评分时评分员先解释量表的内容,然后由患者逐项自填,评分员逐项复核无误后收回。
统计学方法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均衡性比较为pearson χ2检验,有序分类资料为线性相关χ2检验,α=0.05。
结果
焦虑程度评估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差异明显(P=0.02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无差异(P=0.108)。心理干预后,虽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程度却有改善明显,正常率从干预前的84.8%提升到干预后的95%,且无中、重度焦虑患者(表2)。
抑郁程度评估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差异明显(P=0.004),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差异明显(P=0.003),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抑郁程度明显改善,正常率从干预前的82.6%提升到干预后的96%,且无中、重度抑郁患者(表3)。
讨论
生命威胁和手术治疗影响女性第二性征器官的完整性,是乳腺癌患者焦虑的主要原因。患者面临疼痛与死亡的威胁,有的还要考虑医疗费的负担,引起患者忧郁,心理压抑[1]。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心理干预[2]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是根据患者个人不同年龄、文化、职业、家庭、心理反应、配偶等不同情况,对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的目的就是训练患者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其负性情绪,增强与疾病斗争精神和自信心,提供情感支持,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躯体症状如疼痛及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甚至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3]。本研究显示,干预使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改善,提升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5]。
参考文献
胡德英, 董英莉, 李燕铃, 等.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07, 12(22): 2242-2245.
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11-117.
史永莉, 梁振宇. 乳腺癌治疗过程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J]. 实用医药杂志, 2007, 7(24): 852-854.
毛雪琴, 藩芳, 孙靖中, 等. 围术期乳腺癌病人情绪的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6): 422-423.
陕海丽, 罗社文, 支楠, 等. 恶性肿瘤病人与亲属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调查及心理干预对病人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1, 25(2B): 411-414.
(收稿日期: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