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水墨画家刘蓉莺在京举办“洗尘”画展

2015-01-15章涟漪

台声 2015年16期
关键词:梁国水墨画画展

作者丨记者 章涟漪

台湾水墨画家刘蓉莺在京举办“洗尘”画展

作者丨记者 章涟漪

8月7日上午,“洗尘——刘蓉莺画展”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开幕

8月7日至12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消费者协会”台湾艺术文创中心共同主办的“洗尘——刘蓉莺画展”,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举行。7日上午,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副会长杨毅周,海协会秘书长杨流昌、联络部主任于京,文化部港澳台办主任助理、中华文化联谊会秘书长李保宗,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中央美院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世界丝路文化论坛执行主席卞洪登,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启刚,北京市台联副会长郑大,以及台湾画家刘蓉莺女士、“中华消费者协会”台湾艺术文创中心创办人郑余镇、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荣誉会长丁鲲华等出席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中央机关有关单位领导,在京美术界同仁,在京台湾乡亲以及新闻媒体200余人。

梁国扬代表主办方发言。他表示,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海峡两岸的共识。多年来,全国台联致力于推动两岸的各项交流。通过各项交流,努力增加两岸相互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梁国扬指出,举办此次画展是台联又一盛事。刘蓉莺女士师从台湾艺术大师林玉山、黄昌惠等人,专长于中国传统水墨花鸟。其作品曾在2012年全国台联举办的“台湾南美会60年北京特展”上参展。此次特展,刘蓉莺女士带来的画作,具有扎实传统的技法,墨韵显露天地灵气和脱俗的气质,代表着现代及传统的恬静优雅、精致清新的风格。她从传统与古典出发,注入了现代观点与技法,在保留古人精髓之外,跳脱成规赋予新意的花鸟作品,画风独树一格。

梁国扬说,今后,要把更多的台湾艺术作品、艺术家介绍给大陆,也要把更多的大陆艺术作品、艺术家介绍到台湾,大家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共同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郑余镇表示,两岸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两岸艺术家的进一步交流。在“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下,让两岸的艺术在两岸生根、发展。希望此次画展,能够为两岸和平发展增添助力。

曾来德对画展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两岸同祖同宗,文化同流同源,文化和艺术就像我们身上的血液。花鸟画最能表达和塑造中华人文精神,但是难度很高,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自身修养。刘蓉莺女士长期以来,坚持对中华花鸟画的创作,表达出自身独特高超的艺术水准,非常值得赞赏,也希望两岸艺术家以后能够多交流、多相互学习。

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接受画家刘蓉莺赠送作品

丁鲲华和刘蓉莺从小便相识,但已有40年未见,此次通过画展再次相见,感慨万分。他说,刘蓉莺女士从小就爱好画画,40年未见,看到其作品,感觉很震撼。在画中不仅看到深厚的功底,还有祥和温馨的氛围,这样的感觉犹如心灵的洗涤。

卞洪登表示,国家发改委和文化部刚刚开完世界丝路文化论坛,大家都有一个愿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希望中国水墨画乃至油画,能够沿着互联互通的丝绸之路,在世界上得到更多的认同和赞赏。

刘蓉莺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她说,台湾很好的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而我传承了老师传授的中华水墨画最深的技巧,同时也学习了一些台湾当地艺术家的理念,并加以融合。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把花鸟作为一个话题,而如今花鸟画应该要有新的面貌,所以我希望通过推陈出新,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化作表达祥和、健康、阳光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开幕式上,刘蓉莺还向大陆主办单位全国台联、北京市台联分别赠送了画作。

刘蓉莺1955年生于台南,台湾师范大学设计研究所毕业,现任教于台南大学及长荣大学美术系。她曾师从张大千弟子孙云生修习泼墨泼彩技艺,并跟随画坛名家林玉山、黄昌惠钻研水墨花鸟绘画,成为岛内颇负盛名的当代水墨画家。其作品曾在2012年“台湾南美会60年北京特展”上参展,近年来她多次在大陆上海、福州、厦门、东莞等地举办画展。

刘蓉莺画作以兼具东方泼彩韵染及西方光影变化为特色,画作展现有柔有刚,传达出祥和、健康与阳光之感。此次展出的约70幅作品中,设色纸本与油画布各占一半。前者尽显中华传统水墨工笔的清新雅致,后者则创造性地借西方绘画材质表现泼墨留白间蕴含的阳刚之美。

猜你喜欢

梁国水墨画画展
水墨画作品
自由的畅想与表达——读杨辰小朋友的水墨画
Rules in Library
浇瓜之惠
梁国华先生艺术作品选登
白云
韩潮水墨画作品
毁瓜和护瓜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
笨小孩的动物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