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指导下的二次备课
2015-01-15郑彩枚
郑彩枚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各种导学案如雨后春笋,勃发在教坛每个角落。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方案,是课堂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是高效课堂的载体。其灵魂是促成教学目标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实现,并形成一个由浅到深的认知层次。一般而言,导学案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法指导;总结与反思;作业与练习。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知识的难度和能力的要求,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体学生掌握、稍难内容优生掌握、拓展或关联内容拔尖生掌握的导学案。做到分层学习、分层达标。
从备课的形式上来分,备课分为教师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从认识的程度上来看,各种备课形式各具特色,但只有通过二次备课,才能最终达到上“好课”的目标,即学术上的底气(知识水平),指导上的灵气(教学方法),对待学生上的雅气(师德品味),生活上的大气(个人修养)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教师个人备课
它是指教师个体解读教材文本后,形成的对课堂的一种预设,并写出教案与做出导学案。教师个人备课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教育的规律昭示:“思想的变革是最艰难的变革。”如果教师的理念不够“新”或教材“吃”得不够“透”,就会制约和影响了教师的备课。在面临新的教材内容时,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总是有局限的。
2.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文化知识,最终都要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体现在教学中。教师的能力不够“强”,备课时,他们开发、整合课程资源能力储备不够用的弱点就凸显出来了。
3.新课程是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最大机遇,但却是一种挑战。要想实现走出去学、引进来用的新课程目标,实际上教师的时间不够“花”,个人备课的质量自然受到影响。
二、集体备课
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种种原因,集体备课常常也会有不足:即集体备课成为“教案之和”“资料拼盘”“个人独裁”或“模式教育”。由此可见,集体备课也存在简单加减或机械模式等问题。
三、二次备课
它指的是教师在已有的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研读教材文本,并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认真修改,批判吸收,合理取舍,关注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使之更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备课方式。
二次备课的模式如下:
■指导原则:
□目中有纲:吃透考纲,吃透命题规律(主干、难度)
□手中有案:导学案(学生的学习任务书、复习的路线图)
□心中有人:不同层次学生群体,及时进行补弱
■要求:
□备课组分工协作,以专题为单位,做好导学案
□导学案制作好后要提前印发给学生
□教师个人根据导学案提前做好“二次备课”
■把主要精力放在:
□如何设计课堂流程(步骤)
□如何组织课堂(方法)
□如何安排训练(效果)
□每个教师在二次备课时要制作PPT
二次备课导学案的制作
■定位:
□本专题的任务书:学习目标与具体任务
□本专题的路线图:解决不同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次序安排
□本专题的解决方案:
如何有效掌握主干知识;
如何有效训练能力;
如何有效获得能力。
■导学案的结构(参考)
□一般结构:
预习案(可简化)
导学案(探究案)
训练案(堂测、课后训练题、作业)
■三轮复习建议使用简化版的导学案(三案合一)
□第一部分:考试要点(根据考纲要求设置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复习的目标)
□第二部分:知识梳理
□第三部分:重难点解释(少量)
□第四部分:例题讲解
□第五部分:堂上及课后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要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出发,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使每一步都落到实处。要实现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集体备课更有实力,但要结合本班级实际,体现个性化教学就必须有个人的二次备课。
著名教育家余文森教授也给出过这样的答案:“教学有效性即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集体备课反映的是一种通用模式,要想体现有效性,就必须结合个人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在通用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进行二次备课才能有效地实现余教授所说的三个目标。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既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的认识过程基本规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因而“教学过程只有既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又充分注意学生认识的特点,才能组织和进行的科学而富有成效。”第一次备课和集体备课便是由认识到实践的“认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安排和管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二次备课是由“实践到再认识”的再认识。教师通过二次备课,可以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尽快地对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作出质的判断和量的分析,使认识再上升一个层次。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专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