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
2015-01-14单建军
单建军
[摘 要]简便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计算技能,要想提升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除了要求学生熟记运算定律法则以外,还必须注重对学生简算方法的点拨以及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简便计算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68
简便计算作为计算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它的本意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学过的运算性质、定律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与效果的目的。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在简便计算能力的培养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审题习惯入手
学生简便计算能力是与学生的审题习惯分不开的。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看清习题中各运算符号之间的关系再进行计算的习惯,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而且还可以为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如在计算“125×8÷125×8”这道习题时,学生就很容易写成原式=1000÷1000=1的错误结果。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如果认真审题,学生就会发现,这个算式里既没有括号,又没有加减等其他运算,只需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就可以了。如果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学生也就不会再犯这样明显的错误了。
由此可见,在关于简便计算的教学上,为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只有认真读题,看清各运算符号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有效避免计算错误现象的产生,提升计算能力。
二、从辨析能力入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数学问题,可以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了提升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题组对比,展示相关习题,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对比中提升辨析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如在简便计算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常见错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题组训练让学生辨析:
1. 25×4= 24×5=
2. 0.125×8= 0.125×4=
3. 100÷25×4= 100÷(25×4)=
在题组中,数字大都比较相近,或者包含了相同的运算符号,有的只是多了括号或者运算符号顺序不同等,但是,正是由于这些细微的差别,迷惑了学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掉进“陷阱”。经常引导学生进行题组对比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产生防范心理,在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问题时,能够放慢脚步,静心思考,辨清计算的方向,进而有效避免错误现象的发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题组对比练习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对比。如此一来,学生固定思维模式中的错误计算方法就会一览无遗。这样教学,夯实了简便计算的基础,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从拆分组合入手
所谓拆分组合也就是学生根据计算题中的算式合理的拆一拆,并且根据学生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等进行合理组合,以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在教学时,教师要突破教学常规,经常设置一些变式训练,鼓励学生拆分组合,以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
如在学完“乘法分配律”以后,为了提升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在学生了解乘法分配律性质、定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变式训练,让学生进行合理拆分组合,进而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关于乘法分配律的变式训练上,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 55×99= 91×101=
2. 0.57×0.1+0.57×0.9= 7.9×99= 8.8×101=
教师在教完乘法分配率以后,引导学生通过变式训练,由此及彼,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在计算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变式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而使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总之,在小学阶段,简便计算能力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要想使其得到有效提高,在平時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就要从良好的简便计算的习惯抓起,并注重各种简便计算技能的熏陶渗透,循序渐进,相信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定会得到极大提升。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