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习题价值 提升训练质态
2015-01-14王进
王进
课程标准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充分挖掘教材中习题编排的意图,选取典型的、颇有新意的习题给予学生训练的机会,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稳步提升。
一、依据学习需求,预设简约习题
打造简约的数学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一项使命,同样,在简约的习题中实现知识的大贯通,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同步发展,能使学生走出数学训练苦闷的境地,让幸福绽放在习题之后。
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因数和倍数”单元习题课中,首先,让学生再次阅读教材,把握自己的理解状况;其次,组织复习反思,让学生说出自己疑惑的地方、理解不清晰的知识、难以理解的地方等,通过众人参与的模式,让问题在交流中得到再现,在同伴的分析中得到巩固,在自我的反思中得到深化;第三,放手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每一个同学都写出一个任意的两位数,写好后观察自己写的数,想想你对它的认识是什么?”将习题设计的部分权力下放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效,因为学生会思考“我写的数到底有什么特点,能设计什么问题难住其他同学”,从而使复习、习题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有的学生说:“我写的是10,它是偶数,又是合数,它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就是10的倍数……”“是啊!大伙都说了这么多的数,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读一读后你想说些什么?19,38,27,30,15,1,9,12……”有学生就提出:“它们中素数有哪些?是3的倍数的是哪几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哪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这些看似不着痕迹的训练,让我们欣赏到执教者的匠心,同时,也指出,数学训练同样要追寻简约之路,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练的机会,更给学生设计的机会,这样不只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更能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二、依托学习推进,实现思维飞跃
“很热闹的课并不利于学生学习,非常安静的课也不行。最有利于学习的课有点‘嗡嗡嗡的声音,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能让学生将不成熟的思考、不经意的想法自言自语地轻声说出来。”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崔允都教授给一线教师的忠告。是的,数学课堂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学生理性的参与,还需要教师的智慧掌控,让课堂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中实现教与学的突破,让学生学会思维,让学习展翅飞翔。
如,在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分数”,教材第65页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堆小棒有12根,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 / 2和1 / 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教师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先让学生解决12根小棒的1 / 2,说出自己拿了几根,怎么拿的?接着让学生思考它的1 / 3,再引发学生思考:“你还会拿出12根小棒的几分之一?”学生很快会想到1 / 4、1 / 12等。整个过程学生似乎很投入,学习也很有激情,但热闹的背后却隐藏问题:“学生真的掌握该习题的本质了吗?如果换成全班学生的人数,再度引发思考呢?”
此时教师不得不去审视教材的编排:教材这样编写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的几分之一吗?就是让学生做出来就行了吗?纵观分数的学习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学生第二次研究几分之一的含义,从单个的整体延伸到组合的整体(也就是未来的“1”),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变化,还是一种属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不是“拿出多少”,而是获得一种的发现,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因此,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从而将几分之一的意义与除法联系起来,更好地把握住什么是整体,实现学习的突破,从而为后续分数的深入研究积累必要的经验。
三、依托生活积累,拓展习题视角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利用生活元素,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习题的价值,让学生在习题中深化理解,让学生能更灵活、创新地思考,通过习题实现智能同步发展。
如,在三年级“乘法”教学中,可利用这样的一道习题:计算器的价格是35元,电脑的价格是计算器的90倍。这台电脑的几个是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看似一个很平常的习题,但因追问的存在而变得有趣起来。学生一般会联想到“一共值多少元?”“电脑比计算器贵多少元?”也会采用一般的模式去解决它。但我想这道习题还可以再拓展,如:李老师带3000元钱想两个东西各买一台,能买到吗?让学习与生活运用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数学学习为生活服务的宗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将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机地连接到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使前后的学习构成一个大体系,也给学生一种暗示:数学学习就得瞻前顾后,就得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更加有趣,有意蕴。
“为学生学习提供规划是一件富有挑战的、有趣的和有意义的事情。”是的,课堂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教材文本、学生、教师,甚至是生活的影子都在画卷中,挖掘教材习题所蕴含的深意,以此改善训练的模式,让学思融合,练思融合,最终实现数学教学的新飞跃,让学生的成长充满活力。
(责编 童 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