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知识本质 打造高效课堂
2015-01-14徐海燕
徐海燕
2013年,我校承接了“关注核心知识,促进高效课堂”的省级科研课题,数学核心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备受教师的重视,掀起了一股溯源求本的热潮。在学习、思考、探究之余,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些教学行为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教学案例:教学“找规律”一课
师(依次用课件出示两组木桩、篱笆图):下面一个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师: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我们叫它为一一间隔排列。
师(出示完整的木桩和篱笆主题图):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谁和谁一一间隔排列?
生1:它们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即篱笆和木桩一一间隔排列。
师(出示兔子图与夹子图):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谁和谁一一间隔排列?
(学生反复说)
师: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在数量上有什么规律?(生答略)
出示表格:
[\&两端物体\&数量\&中间物体\&数量\&第一组\&兔子\&\&蘑菇\&\&第二组\&木桩\&\&篱笆\&\&第三组\&夹子\&\&手帕\&\&]
(学生完成表格并汇报)
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2:一一间隔排列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师:下面我们来验证规律。任意拿几根小棒,先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片,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操作并上台演示说明)
师:生活中也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你能找一找吗?
生3:晾衣服,斑马线等。
师:下面,解决“想想做做”中的广告牌问题与锯木头问题。
……
课后思考:
上述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主题图,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等方式,明确什么是一一间隔排列、什么是中间物体与两端物体,进而通过填表发现规律,再引导学生验证规律,并通过找生活中的间隔规律,沟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教学环节紧凑,课件呈现恰当,教学方式多样,教师带领学生经历了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揭示知识的本质,没有渗透找规律的核心思想,为学生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留下了隐患。
“找规律”教学的重点是找,但不是找表面的东西,不是找什么是两端物体、什么是中间物体,也不是找“间隔排列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一单纯的现象,而是找到规律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找到“一一对应”思想的本质。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来看,仍然表现出一定程度“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尽管教师关注了规律的探索过程,但未将数学思维活动置于数学思想的指引下,而仅仅将数学规律作为一个静态的知识对象,以简单告知的方式来教数学规律,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感知混沌;从数学思想渗透的内容看,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本课除教学找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找到并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我认为,“找规律”的教学,尤其是在数学知识本质的挖掘与思想的渗透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淡化非本质因素,明确规律的“三要素”
小学数学的规则、定义、概念等大多采用描述性语言进行呈现,借助“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所谓的三要素来理解规律显然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上述教学虽然使学生知道了规律的内容,但教师只是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学生,阻碍了学生认知的自我建构,失去了更为丰厚的教育价值。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丰厚的教学资源面前合理筛选,用自己的话描述所学内容和规律,重视自我体验的过程,加强学生由个体经验到一般规律的自我建构过程。
2.凸显知识本质,体验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解规律
间隔排列的原理其实是简单的周期问题,即两端的物体相同时,把每2个物体看作一组,用物体的总个数除以2会余1,所以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个。间隔排列的本质就是“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即一个两端物体对着一个中间物体,一个两端物体对着一个中间物体,最后一个两端物体没有物体和它对应,所以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个。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使学生理解规律,并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为他们更好地应用规律打下基础。
3.注重经历,促进感悟
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思想是一种智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经历是感悟的土壤,数学思想的感悟离不开有思维和情感投入的数学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对数学思想本质的挖掘,注重引导学生对数学思想本质的感悟。数学思想是一种缄默的知识,其获取的主要方式是悟感。郑毓信教授也说过:“数学思维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单纯地通过解题活动自发形成。”数学思想的感悟亦是如此。教师应抓住数学思想感悟的契机,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反思、总结等活动进行归纳,促进知识的内化,使数学思想有效纳入已有的认知系统之中。
有了上述的思考,我对“找规律”的教学重新梳理,并进行了再次教学。
再次教学:
1.巧妙比较,唤醒记忆
教师出示一组杂乱无章的△和○后,提出问题:“图中是△多,还是○多?”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是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的。”教师继续引导:“还有其他方法吗?”……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想出一年级就学过的“一一对应”方法,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引导发现,揭示规律
(1)观察:主题图中三组物体的排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以及两端物体相同。endprint
(2)填表(表格同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他们发现规律。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规律:看一看、想一想,为什么图中的兔子会比蘑菇多1个呢?
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同桌进行交流讨论,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不要求语言严密、准确,关键是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3.操作验证,抽取本质
(1)质疑:是不是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行,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2)操作验证:任意拿一些小棒和圆片,一一间隔在桌上摆成一排,数一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展示学生的不同摆法)
(3)揭示“一一对应”的知识本质:想一想,为什么小棒(圆片)比圆片(小棒)的个数多1呢?
引导学生用移动小棒(圆片)的位置或者圈一圈的方法揭示“一一对应”的思想内涵,并要求学生用语言去描述、去分析,以达到使学生理解规律的目的。
4.举例说理,深化理解
(1)举例:生活中也有很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你能找一找并说一说吗?
(2)比较:○△○△○△○
○△○△○△○……△○
○△○△○△
师:比较一下谁多谁少,并说明理由。
……
上述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抽取出“一一对应”的数学本质,然后让学生不再把同类型的栽树、锯木头等问题看成是一个个孤立的规律,而是深入理解“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开始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比较圆片与三角形谁多谁少,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后面教学做好了铺垫。主题图上的三组物体揭示了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的不同排列情况,通过填写每组中每种物体的数量并进行比较,使学生初步感受“首尾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可到底有没有这种规律,学生是半信半疑的,教师应组织学生验证。验证后,学生心中的疑问也被最大化了:“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学生经过充分思考、交流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移动小棒与圆片进行比较,或通过圈一圈的方式,体验、感悟“一一对应”思想,最后用语言把“一一对应”思想表述清楚。在对后面三组题的说理比较中,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规律,能顺利迁移到首尾不相同情况的理解,乃至对封闭图形的理解。这样教学既凸显了知识的本质,又达到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规律的目的。
一堂高效的数学课教学,教师既要紧扣知识的本质,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又要对教学素材进行充分挖掘、合理取舍,有的放矢地进行突破,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既要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框架和知识脉络,又要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轻松教学,学生才能快乐学习,不断地将学生的认知引入深入,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向纵深发展。
(责编 杜 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