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因生成绽放别样精彩

2015-01-14薛栋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直角小棒长方形

薛栋

众所周知,教学是不能完全预设的。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才是真实、精彩而有效的。

镜头一:缺乏意识,漠视生成

【案例】师:黑板上的图形认识吗?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长方形?(学生列举)老师课前给大家准备了长短不同的小棒,你能用它们摆出一些长方形吗?

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前摆长方形,可他不是摆歪了,就是接头处没连好。此时,教师帮助学生把长方形给摆正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刚才小棒的选取,探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反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用四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歪了”太正常了,细想一下,这“歪了”就是学生对于长方形四个角的特征最形象的解释,就是对角的真实的认知起点,但是教师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如果教师能意识到这个生成性资源,及时调整预案,先就这个“歪了”来引导学生理解角的特点,是不是更能显示出教师的智慧呢?

镜头二:失去目标,盲从生成

【案例】师:二年级有46名学生需要坐船过河,如果每9名学生坐一条船,最少需要几条船?

生1:我只需要5条船,剩下1个人游泳过去。

师:这些学生都不会游泳。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2:我也只需要5条船,剩下1个人会轻功。

师:也没有人会轻功。

生3:我一条船也不用,让他们从桥上走过去。

师:……

反思:很显然,学生的回答打乱了教师的阵脚,让教师盲目地放弃了预案。教师面对生成性资源,肯定不能不理不睬,但是在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心中有“标”有“本”,试想:如果在开始时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我想也就不会有后期学生漫无目的的回答了。教学要达到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这一底线坚守不住,任学生牵着走,就会走向无目标的误区!

镜头三:亦步亦趋,阻塞生成

【案例】师:你们能自己想办法验证长方形的特征吗?请利用手中的纸进行验证。(生操作,师巡视)

师(边看边提示):有的同学在量,还有的同学在折……请汇报你是怎样验证的。

生1:我是用尺子量的。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他说的是这种方法吗?(师演示用尺子量的方法)量的长度一样吗?

生1:不一样,因为我们手中的纸的大小不一样。

生2: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角。(生2只比了一个角)

师:这能验证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生3:我用对折的方法验证。

师: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验证四个角为直角?

(生没有办法,师演示“折一次,量两次”的方法)

师:不需要折两次。(师小结用量的方法)

反思:上述教学活动中,验证长方形特征这一知识点,大部分学生在思路不清的情况下无从下手,部分学生甚至在观看别的同学操作,动手率不高。教师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适度引导,整个课堂顺利得平淡而无味。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也不是教师不够灵动,而是因为一问一答、亦步亦趋的设计阻塞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把所有的框架都给学生列好了,他们没有可以发挥的空间。

同样的素材,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谁先大胆地猜一猜长方形有什么特征?(板书: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我们猜得对不对呢?(在板书特征处打上“?”)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请大家看学习单。大家拿出长方形的纸,用手中的工具,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生1:我是通过量的方法来判断它们的边相等的。

生2:我是通过折的方法来判断它们的边相等,角也相等。

……

师:刚才大家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和比一比的方法,知道了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评析: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里的学习单是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特征后让学生验证的活动单。首先让学生个体自主验证长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即利用手中的材料和工具,通过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的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了解、体会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探究方法,出现相同的验证方法可以互相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出现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汲取意见,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教学中教师要跳出备课设定的思路,尊重学生的发现,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发言,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敏锐地抓住意料之外的资源,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

(责编 金 铃)endprint

猜你喜欢

直角小棒长方形
缘起“一线三直角”
我爱长方形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多少个直角
化归矩形证直角
一起数小棒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移小棒
初识“一线三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