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01-13孙海英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习惯德育教材

孙海英

英语学科是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英语课堂也是实施教育的主

阵地之一。在英语学科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可以借助英语这一国际语言的桥梁,更宽泛地了解、熟悉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初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学科教学也是了解、传播、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养成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并有一定的自信心;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评价自己学习效果、总结有效学习方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善于与他人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中外语言文化差异,尊重并包容异国文化,具有民族自尊心。通过英语教学,教育学生懂得通晓外语对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参与国际交流,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格。英语课中注重思想教育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因此也是我们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英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同时,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英语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做到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活动中。在全社会强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首位"已成为共识。德育不再只是班主任和学校政教部门的事,"课课都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我们全新的德育理念。作为中学课程中一门主要学科,英语课时多,分值大,因而学生重视程度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它还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深深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既要增长学生的书本知识,同时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教材中文化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下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从而达到提高中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双重目的。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着力进行:

1.创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

陶行知曾说过:"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灵需要中,情感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生之间浓郁的爱、学生之间真挚的友谊能营造出温馨的学习氛围,激发出学生努力进取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大有帮助。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行为与创造性的发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被认可的满足感,才会有学习与探索的激情和动力,从而更有自信心,勇于展现自我。其次,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同学生的智力、家庭环境及成绩肯定会有一定差距,我们要尊重这些差距,公平对待他们,给予弱势学生更多关心,给予留守少年、外来学生更多帮助,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塑造其健全人格都大有帮助。最后,要提倡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光有老师对学生的爱还不够,还必须培养学生之间那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强大的集体力量。让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挚情感的陶冶中感受到他人的重要性,感受到强大的集体力量,从而学会分享、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形成、能力发展具有特别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益,而且也能影响他们综合品质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师来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在听的方面可培养学生多听的习惯,在说的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读的方面要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在写的方面要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规范的习惯。此外,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也是与他们之前的不良习惯做斗争的过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之前不良习惯。

3.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有其自身的规律,传统的德育方法缺乏感性的材料和真实的案例,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起不到多大的思想教育效果。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各种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在体验中加强学生对道德的认识。比如在教8a unit 8 natural disasters时,在最后环节笔者放映了热门电影《2012》的一些片段,学生们都被这些惊心动魄的灾难场景所震撼,他们都目不转睛,神色凝重,接着开始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人类能为此做的事情。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英语知识,又深深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与他人进行沟通,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我们要在与他人交流中学习这门语言。因而应多为学生创设交流环境,在这些语言交际活动中,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如何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优秀品德,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笔者在讲到用be like 与look like来谈论外貌时,设计了猜人名的游戏。笔者先利用power point从脚到头一点点地展示名人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衣着与体形进行猜测,学生猜得非常激烈,有猜"姚明"的,有猜"周杰伦"的,最后显示是"刘欢",紧接着我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he is heavy, not tall and not handsome. but he sings very well. he is a famous singing star in china. so don't judge people by their appearances.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会忘却羞涩,积极表现自己。

5.挖掘教材深刻的道德内涵

现行英语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并且教材中也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为英语老师不能仅停留在教材表面,还要努力挖掘教材中那些隐性素材,将德育渗透其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如某个英语单元中讲述了年轻的张华在邻居房子着火后毫不考虑自身危险,沉着勇敢地成功解救出邻居的故事,作为教师应深入挖掘其中的道德素材,引导学生学习张华在面对危险时舍身忘己的勇敢精神。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绝佳题材。

6.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开阔视野,兼容并蓄

英语教材不仅介绍了语言知识,还介绍了西方一些传统节日,如圣诞节等;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一些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交际礼仪等。学习了这些丰富的知识,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在教学中,笔者一般采取中西对比的方式,比如说介绍完圣诞节后,我会不失时机地向同学们介绍春节;介绍完万圣节、感恩节,我会联想到我们国家的中秋节。通过对比,让同学们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到悠久辉煌的中华文化,从而让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兼容并蓄,绝不盲目崇洋媚外。

总之,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英语课上进行道德渗透时先要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创造良好的情境和氛围,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是也要有节有度,也就是说德育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度影响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常抓不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习惯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上课好习惯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