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2015-01-13张冬强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棉球识字玉米

张冬强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448-01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鉴于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但识字教学本身很枯燥乏味,再加课时安排又紧,该怎样解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的难点,该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该怎样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等就成了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1.借鉴传统文化的熏染

漫漫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魅力、星光璀璨的汉语文化,我们在对当今的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借鉴这一文化媒介。譬如《三字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我了解到有些学校已经把朗读《三字经》当成了课内或课外读物,我认为这种做法实在是有利于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识字教学的有效进行。其中类似于"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奋,如囊萤,如映雪,蚕吐丝,蜂酿蜜,学不辍,如负薪"等内容历经时空考验,依然被人们视为人生真理。其内容不但有益于学生识字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学生人文素养与语文水平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好处。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世界的发展,古传统读物中的有些内容含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当适当加以改变,将现行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改变成适合当前的形式与内容,如"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等,就是一个不错的编排,我们当加以有效借鉴与利用。

2.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进行教学

识字教学如过于抽象往往效果不理想,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记忆特点,通过实物图片进行识字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便于联想记忆。例如教动物名称时教师可把动物的图片先出示给学生看,在学生认识动物后,再出示动物名称的词语卡片(没有拼音),教师点一种动物,学生大声说出他们的名字,并且举起写名字的卡片;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训练;最后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生字,可随机点几名学生到黑板上贴上动物图片和名称,必须做到一一对应。目前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广泛应用和推广,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可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这一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善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曾有位特级教师这样说过:"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说:"你的这种记字方法真好""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异同,真棒""你领读的声音可真洪亮",学生在教师的一片赞扬声中会更加激起识字的欲望。此外,抓住学生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我还经常让学生扮演"小老师",让他们到黑板前领读、讲生字、讲记字方法,给他们充分表现的空间,让他们觉得识字是有趣的,使他们喜欢学习汉字。

4. 利用活动识字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我在课堂中把识字教学贯穿在语言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器,使思维活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也丰富起来,从而真正提高识字的效率。我在教"前后左右"这四个字时,先让学生融入课堂,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进行语言活动。我是这样说的:"老师站在小朋友的――前面。"老师在说前面时故意顿住,学生会接着说这两个字。"谁在后面呢?"学生一下子进入语言角色,活跃起来,用"前后左右"来说简单的句子。接着老师顺势引导:"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伸出你的左手,拍拍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右脚,抬抬左脚,朝右看一看,向后笑一笑……"老师一边和学生一起做,一边检查学生对这些表示方位词的理解,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充分感受与活动。然后,出示这几个字,让学生来认一认,这几个字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前后左右",读准音,再记一记字形。最后,让学生再用这几个字说说话,在充分活动感知的前提下,此时说话可谓水到渠成,识字效果也显而易见。

5.贴近实际,让识字生活化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小学生识字,并不是从小学开始的,调查研究表明,六岁以前的儿童,就已经知道一千多个与汉字相应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其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产生亲切感。提高识字效率。(1)再现生活情境识字。比如学习"染"字,教师的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老师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红色。老师又夹起一个棉球放到绿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绿色。老师又让学生试着将几个棉球染成黄色、紫色、蓝色。之后,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等水中,由白变成了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氵"表示制成染料还需要加上适量的水(师指"染"字的左上角)。把要染的东西放进这有颜色的液体中,经过多次的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巾,学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氵",右上方的"九"的来历,悟出了下方"木"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既准确地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2)调动生活经验识字。比如学习"玉米"的"玉"字,教师问:"认识这两样东西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知道玉米在春天播种,到夏天可以掰来吃";"我吃过玉米棒子,玉米味道很好,又香又甜";"玉米可以蒸成馍来吃,还可以做成爆玉米花":"玉米是长在土里的……。"这个教学过程,涉及到了学生的生活领域,调动了学生对"玉米"与"玉"的感性经验。触发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从玉米的生长过程、味道、营养、加工等方面以及"玉米"与植物的关系的感性知识方面作了汇报。这样调动生活经验识字,不仅有效促进识字效率,而且增加了信息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地进行识字教学,同时,让学生的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那将会使学生打下坚实的识字基础。

猜你喜欢

棉球识字玉米
可爱的棉球
可爱的棉球
收玉米啦!
小棉球
我的玉米送给你
识字
和好,还是绝交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