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苗族文化对湘西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5-01-13赵赫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文化

赵赫

摘要:苗族是一个古老而人口众多的民族。据说,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九黎"部落和尧,,舜、禹时期的"三苗"。长久以来苗族一直聚居于深山之中,以至于保存大量的原生态文化特质。其庞大的苗族文化既包括有形文化的存在,也包括非物质文化的存在。前者如苗族的服装和工艺品,风味饮食、建筑等;后者如节日庆典,社会组织制度等等。现如今苗族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正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几种形式对苗族传统文化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发现苗族传统文化对湘西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93-01

1.文化融合与旅游循环经济的概念

1.1文化融合。文化整合是指外部和内部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和交流,相互吸收和渗透的整合过程。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义的文化融合定义,可以知道文化融合是文化调整的方式之一,是指两种文化体系接触后,接近原文的文化体系消失或改变其形状,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文化整合的一般过程:首先,接触。两种文化的相互沟通和接触,产生交集,这是文化融合的前提。第二,撞击和进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强烈的表达自我和排斥其他的文化特性,两种文化接触后不可避免地发生撞击。在此过程中进行的社会选择,即进化。第三,整合。从最初的两个文化系统文化元素,经过调整,形成一个新的文化系统,如现代美国文化就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1.2旅游循环经济。旅游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低投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模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旅游的改变根本的经济增长模式,认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旅游业。其基于生态效率的概念,促进生态旅游,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千方百计提高技术水平去利用旅游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它要求旅游生产和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循环使用所有可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物质代谢和共生关系扩展旅游业,以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形式,构建反馈周期,以发展的思路来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最好的模式和有效途径。

1.3文化融合与旅游循环经济的关系。文化和旅游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当前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得到强有力的支持的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世界休闲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和旅游业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积极探索,促进旅游与文化之间的融合,实现两者的互溶共进,不仅是时代赋予文化和旅游的内在要求,也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揭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魅力的基本方式。目前,我国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循环经济是有限的,由技术、资本和其他方面的。旅游循环经济的提出,从旅游的角度解释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文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支配人们的思想。文化整合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2.以文化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讨论

2.1树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需要通过整个社会的努力,尤其是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才能使政府、企业和社区公众对规划产生理解力和接受力,并将有关规定落到实处,构建生态环境道德体系。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尽快建立保护环境、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责任体系,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推行和发展。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发挥其信息传递、舆论导向和监督、规范行为和普及知识的功能,积极引导管理人员、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更新发展理念,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开拓市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要树立新系统观、新经济观、新生产观、新消费观等理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构建由政府主导、企业主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动力系统;构建由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行业协会、环保组织、相关产业支持的多层面共同运作系统;构建由政策法规、科技支撑、教育培训、监督评估等组织的支撑保障系统。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环境损伤最小化、生态环境最优化、利益主体协调化、三大效益统一化、旅游发展可持续化的目标系统,共同组成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系统模式,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更大发展。

2.2合理整合旅游产品,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从世界范围来看,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形象和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法国、英国、美国都拥有闻名于世的商业大街,而我国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也以独特的传统文化表达了北京这个城市的内涵。在商业步行街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建立民族风情"一条街",遵照当地的客观条件,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体现当地的风土民情,才能够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有自身独特个性的特色街区。同时要合理整合旅游产品,打造新品、名品、精品,树立"湘西苗族品牌"、"湘西地区品牌"。

2.3开发和利用苗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管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是多么的迫切,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利益和风险往往是成正比的。无论是旅游开发还是湘西苗族四大工艺的运用,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它们为湘西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苗族文化面临着遭受巨大破坏的风险,例如富裕后的村民新建或改建住房对村寨传统风貌的破坏,民族产品的利益丰厚,造成质量的参差不齐等等。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开发利用苗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将保护放在第一位。既要保持民族特色,又要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

苗族传统文化对湘西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推动了湘西地区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湘西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并在有效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同时,摒弃其中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的部分。从而使其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发展状态更加融合,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循环发展。

3.结论

苗族传统文化对湘西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推动了湘西地区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湘西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并在有效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同时,摒弃其中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的部分。从而使其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发展状态更加融合,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循环发展。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谁远谁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