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搭起聋生思想教育的桥梁

2015-01-13蔡巍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聋生差生会计专业

蔡巍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83-01

聋生由于听觉障碍,造成了他们语言发展的障碍,从而使他们很难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常常表现为:明辨是非能力不强,道德观念浅薄,缺乏美感,易冲动,不自信,好贪图小便宜等。要改变这一状况,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聋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我对转化这一类学生的不良行为的看法和做法。

1.以爱作为敲门砖,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必须具备走进学生心灵的本领。这是作为班主任的前提条件,因为聋生整天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的思维水平,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由于受听觉障碍影响毕竟和正常人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用爱心去呼唤他们的心,在他们的心灵中播种、耕耘、孕育希望、自信的种子,不断拉近他们与正常人的距离。

2.爱,还要会爱

常言道: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特别是对聋生,许多家长都感觉到自己没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幸福的童年,而一贯地迁就孩子,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与否,做法、行为是否正确,家长都包容他们。时间一长,孩子就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班主任针对这一情况,要及时地争取家长的配合,要让家长明确这样一贯迁就孩子将来会坑了孩子的一生。我们一定要联起手来一起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循序渐进,耐心教导。同时争得家长配合,不要因为溺爱,造成大错。一定要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使他逐渐改过自新,做到爱教分明,把爱化为雨后的阳光,温暖着聋生那潮湿的心扉。爱就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成长的历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享受父母无私的爱,在学习中享受班主任严厉的爱。爱,规范他的言行;爱,教会他做人、做事。

3.爱更自信的他们

有人说:"自信是人精神天堂的基石。"是的,人只要有信心,才能有进取心,精神天地才永远开阔的,否则将永远停留在懦弱上。对于聋哑人来说,由于他们生理上的缺陷,常常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自卑。针对这一现象,我常常对他们说,自卑就是自我埋没,就是自我伤害。如果我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么还有谁能看得起你呢。你们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行,你才能行。我还告诉他们有很多名人,都克服了自己身体上的残疾,最后取得成功,获得超过正常人的殊荣,像海伦、张海迪……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时时教育学生自强不息,自尊自爱,做一个残而不废的有用之人。

4.用爱当成信任石,逐步转化差生

所谓的差生,就是有差距的学生,就是在学习和纪律等方面常常扯班级后腿,丢班级荣誉的学生,就是思想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如何帮助这一类学生呢?

4.1捕捉闪光点。美国一名著名的教育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现在的小学生自尊心很强,受到批评时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平时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是少批评多鼓励,特别是差生。他们一般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我常在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创造条件提供各种方式给其表现的机会。如:我们班的安洪涛成绩较差,但他喜欢乱发言,我就抓住这一点,上课经常提问他,回答错了,也不批评他,帮他及时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有了提高。

4.2适时教育。教育好差生有一个契机问题,这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以适时教育。当差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籍,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当差生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鼓励并给以具体援助;当差生痛苦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当差生激动时,班主任要抓住这种情感波动,把他从行为过错中转化过来。

4.3抓反复,反复抓。能否成功的转化差生,往往是班风好坏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衡量一位教师工作成果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差生的转化历来十分复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转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多数后进生往往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这种后进生大可不必大发雷霆,更不能随便开炮和反复批评,因为他们的自尊心都很强,极有可能不接受,反而会有逆反心理。应该真心、细心、耐心地与他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实人都怕烦,对于个别后进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经常"缠"着他,与他谈话,有朝一日他感到烦死时,或者是他被我们的真诚感动,他就会干脆安下心来认真读书,省得老师成天找自己的麻烦,这样差生就得到一定的转化。所以对于差生我们要耐心抓,反复抓,时时抓,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有成效。

总之,做好聋生思想转化工作,不但是需要决心,更重要的是爱心、耐心、恒心和童心,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让他们认可你,相信你,这就是所谓的"亲师信道"吧!

2.3创建了长期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与合作企业、单位共同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搭建对话协作平台,强化部门协调,共同调研,确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共同承接技术服务项目。校企共同合作建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在对毕业学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辅助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专业调研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综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创建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局面。 学校与企业共建3个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学生从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工作过程学习化"的目的。

3.专业建设的特色与示范

实施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分解为工作项目和每一个具体的活动。根据每一个工作活动首先由教师提出所需要的知识点。其次让学生根据参考教材自主学习,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再次由实践指导教师进行示范操作,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最后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讲授为主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有学校自主评价学生考试成绩高低转化为校企合作综合评价学生职业能力高低。

建成了校内电算化实训基地。使学校形成以训促教、训教结合的良性循环,达到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目标。形成了"理论实践化、教室现场化"的办学机制。

4.辐射与贡献

4.1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人才。会计专业遵循"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当地用工企业说了算"的理念,紧扣企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才培养。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过95%,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比例达100%。近3年共有435名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82名同学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用人单位称赞中职学生"上岗快、留得住、素质高",为通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4.2积极支持地方企事业、机关单位会计业务知识培训。2012年6月至今,我校会计专业积极配合市财政局,根据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需要以及相关大中小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培训的具体要求,累计为社会培训约800多人次。

4.3带动了学校和地区同类的专业建设。国家示范校项目重点建设会计专业的建成,带动了校内非重点建设项目的模仿与教学改革的热潮,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的良好氛围 ,为期两年的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也受到了通辽地区的兄弟学校的高度关注,派会计专业教师来校学习,现场观摩"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在兄弟学校开花结果。

5.专业建设体会与展望

经过两年示范专业建设,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培养目标的必然路径是校企合作,必然方式是工学结合,重要手段是顶岗实习,有力保障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关键是课程建设,根本是师资队伍。

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卓有成效地推进了课程体系的改革、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开发、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等深层次内涵建设,凸显了中职教育教学特色,为全国中职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起到了示范作用。

专业内涵建设和改革,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完成任务验收并不是我们示范专业建设的终结,而是专业深化内涵建设与改革的开始。下一步,我们将延伸示范专业建设的宗旨和内涵,继续深化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等工作。

猜你喜欢

聋生差生会计专业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