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转变差班班风的"3456"管理法

2015-01-13边红霞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班班班风惩戒

边红霞

摘要:转变差班班风的"3456"管理法,即"三个阶段""四级管 理""五种方法""六个结合"管理,效果不错。

关键词:"3456"管理法;转变;差生班风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64-01

说起差班班风的转变工作,的确有很多的困难,但是作为班级管理者,必须对班级具体情况认真进行分析,制定出可行性方案,并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面对不同的学生有区别、分阶段地落实,以达到逐渐转变差班不良班风的目的。在实际管理实践中我总结出转变差班班风的"3456"管理法,即"三个阶段""四级管理""五种方法""六个结合"管理,效果不错。

1."三个阶段"

但凡教育都必须有一个过程,转变差班的班风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有步骤、有目标、分阶段来实行。第一阶段:全面引导,主抓纪律卫生,为班级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接手一个差班,管理上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我认为此时必须切中要害,要很快在管理上见成效,首先从纪律卫生工作抓起,使转变差班班风在整体现象上有新的起色。第二阶段:重点培养,主抓个别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第一阶段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培养有潜力、有能力、学习上比较主动、成绩较好的学生,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力求在班级内形成一定的影响,树立班级正气,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基础。第三阶段:以点带面,主抓良好学风培养,一部分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后,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动作用,以正气促学风,以正气压邪风,对个别问题学生正面引导,帮扶教育,最终达到全面扭转学风这一根本目的。

2."四级管理"

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充分发挥班委会及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形成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组员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这样一方面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培养良好班风的内在长效机制。

3."五种方法"

3.1正面教育(全班性):这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充分利用班级集体上课、集中管理的特点尽量对全体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正面教育,争取在短时间树立班级共同目标、形成积极的班级价值观和良好班级班风认同感。

3.2说服教育(部分性):对部分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应该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用循循善诱的引导和说服教育使他们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善恶,逐渐改变不良习惯,事实证明这些学生更需要班主任老师的关心与帮助,如果能与他们多交流和沟通,教育的效果远大于一味的苛求与批评。

3.3严格教育(个别性):管理中肯定会有极个别因为其心理、性格、习惯的主观影响或者家庭、环境等客观因素难以实现说服教育目的的学生,面对这些问题学生,班主任采用严格的批评、惩戒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这一点绝对不是说班主任可以对学生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而是以落实教育为目的,结合学生特点善意的、有针对性的进行。

3.4优势教育(特长性):每个学生都各有所长,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闪光之处并有效利用,比如有的同学劳动积极、有的组织能力强、有的体育特长、有的有文艺爱好、有的善于助人为乐等等,班主任要创造条件给他们发挥特长的机会,充分挖掘他们的优势与教育潜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共同维护良好班级风气的积极性。

3.5启发教育(诱导性):转变差班的班风,落脚点应该是全体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与每一个学生积极性发挥,在这一方面班主任老师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诱发每一个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开发,。使全体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4."六个结合"

教有方法但无定法,班级管理的对象特殊,他们是一个个既具有明显个性特点又具有可塑性的学生,这就决定了在教学管理中必须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管理不能搞一刀切、模式化,要区别对待。我在学生管理中认真总结得出六个可行性辩证教育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

4.1德育与智育结合:知识如果是躯体,品德就是灵魂,在班级管理中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注重智育更要注重德育,从学生校内表现到校外活动;从课堂到课后;从学习到做人,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对待他们更应该立足于穿着、言行、交往、礼貌、为人等细节方面实施监管和教育,力争全面发展。

4.2特长与不足结合: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各有所长,亦有不足。班主任在管理中既要是学生学到知识,有要善于发现、引导,针对不同的学生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挖掘学生的特长,宽容对待学生的不足并使之不断克服,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

4.3严格与宽大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好动性,班主任最好实行弹性管理,允许学生犯错误,对一般性错误让他们知道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慢慢克服、改正,切忌揪住问题不放,更不要用放大镜看待学生的不足和失误;但是对于一些危害和影响极坏,屡教不改或者故意干坏事的行为,决不能姑息迁就,对这些学生有必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甚至可以采取必要的惩戒教育,这是对其负责的表现。

4.4可塑性与好动性结合:中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快速期,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动性,这难免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麻烦,但是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到好动的另一面——活跃、热情、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合理引导,采取全面科学正确的教育,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

4.5说服与惩戒结合:说服和惩戒其实都是教育的方法。班级管理的最有效化就在于两种教育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班级管理中只有说服教育不一定管理好班级,只有惩戒教育更不会管好班级。以说服为主,说服教育要起到惩戒起不到的作用;以惩戒教育为辅,惩戒教育要让学生心服口服。

4.6课堂与课外结合:教育教学主要在课堂内进行,但是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举止更多表现在课堂以外。所以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要延伸到学生的课外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加以引导纠正,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与局限性,课内和课外形成互补态势,促进教育转化效果。

总之,班级管理特别是差班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管理对象具有能动性、管理情况具有复杂性、管理方法具有多样性、管理目标具有一致性。而班主任在具体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班级管理工作者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积累方法,才能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真正转变差班的班风。

猜你喜欢

班班班风惩戒
忘却歌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也谈“教育惩戒权”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难忘的“班班有歌声”
红梅少年
——重庆市永川中学初2016级6班班歌
“班班通”背景下微课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