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2015-01-13黄金华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情感

黄金华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15-01

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历史学科的人文性被严重削弱了,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使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同时,应试的功利性渐渐代替了素质教育目标,政治说教的工具性代替了人文性功能。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广大历史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他们忽视了历史学习的情感体验和正确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性发展。本人在历史教学中体会到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并在教学中摸索实施情感教学的办法。

1.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情感教育涉及到一个人心理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以及人与人的感情。通过情感教育,能调节和协调人的情绪,达到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社会所需合格人才的目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普通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历史教育应当要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要"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要使学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情感不但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学习者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2.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的内容

2.1审美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历史教学在美育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并目_在新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又加重了比例,由原来的课后阅读部分转变为必修内容。必修三呈现给学生的就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涉及了绘画、书法、音乐、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沿革,书法家土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绘画大师阎立本、吴道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成就等等,世界文学和美术的辉焊,近现代电影艺术等。这些知识本身就是美,在感受中学生对美的认识在深化,得到美的熏陶。

2.2抗挫折教育。现在的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太弱,可能一件小事就会引起内心世界的变化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历史学科知识具备了这方面的内容。从中国历史看,古代中国领先于世界,近代中国却受人欺凌,为摆脱被奴役,中国人民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也有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八一南昌起义,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红军长征,从打败口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到新中国的诞生这样一个从失败——抗争——胜利的过程。由此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磨砺才能成功。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3多元智能理论与情感教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坚持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由于智力上的客观差异,各人的学习兴趣、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加德纳认为,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为此,加德纳提出了个性化教学设想,也就是说,教师应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多元"发展。

高中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不同的单元内容,创造一个结构优化的多元化历史学习环境,并以适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愉悦的氛围内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做到以情优教、以情促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并引导其天赋潜能获得最佳发展。例如:高中历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视听效果,使用实物、图画、图表、多媒体、体态语言(手势、表情等),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习效率,或针对课文进行背景知识介绍,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高中历史情感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情感投入,将爱融入教学全过程,做到尊重学生主体,以情激情;改进教学方式,以教育情;开发教学内容,以文寓情;注重形成评价,以评促情;加强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以德育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情感水平,有效地实现《新课标》的素质教育目标。

3.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卡特金曾说:"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因素,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心情愉快、自由"是最适合学生学好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开发创造能力的教学氛围。然而现实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威胁学生"心情愉快、自由"的观念和言行仍普遍存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则无条件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则常常被忽视。由于担心学生不理解史实,教师于是包办、代替,过多的讲解和分析,"填鸭式"、"一言堂",这样"独白"式的教育使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气。学生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思维逐渐钝化,养成思维惰性,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难于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这样所建立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互相抵触的。"所以,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教师必须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误区,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与民主,通过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心态开放,个性张扬,主体性突出。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历史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情感移植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