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反思激情用反思探究

2015-01-13吴迟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钓鱼岛新课程探究

吴迟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08-01

高中地理课程的新课标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这一要求使得教师必须即时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以促进教学更好的完善与发展。而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回顾教学的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优化课堂,对教学进行有效改进并及时反馈沟通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促进自身的完善和教学的有效性。

1.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科已经远远不止数语外这三门学科了,而是产生了许多的新兴学科。地理作为其中的一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中的教学体系中,地理对于我国的文科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对于理科生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如何能使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对地理产生浓烈的兴趣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现在的教学大部分都是为了针对应试考试,主要的目的就是如何的提高分数,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地理知识真正的了解多少并不重要。许多的老师也有这样的思想,这样就使得地理的教学变得枯燥无味,是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不了兴趣。地理老师大都都是照着书本讲课,遇到容易考到的东西就叫同学们记一下,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学生们的困惑。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是不可能教导出好的学生的,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于地理没有兴趣,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下课后对于这门学科都没有问题的提出,一门不需要提问不需要思考的学科还能学好吗?这样的教学现状是十分不好的,也是值得引起老师深思的。

2.对教学进行有效改进

2.1突破闭合式教学。

2.1.1变闭为开,倡导实践。以往的旧教材,偏重于理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多大用处,新教材注重地理学科的实践,就应该变闭合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有: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变化及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向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范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2变静为动,丰富教学。可改变课堂静态教学模式,丰富课余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开办地理小广播、小墙报;师生一起制作、改进地理教具等。还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工农业生产布局等发展地方经济的小型辩论会,评价当地的环境质量,开展当地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这样放手让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应用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而且能有效扩展地理教学手段。

2.2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就要改变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体做法有:(1)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2)组织讨论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达到提升地理素养的目的。

2.3开发课程资源,走近生活。我们地理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利用我们身边的例子来给同学们讲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地理下册课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根据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例如:当上《城市地域结构》一课时,我用吴桥县城的平面图代替课本中的插图来分析城市的交通道路布局原理。教学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一样。因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日本购买钓鱼岛闹剧发生时,我及时向同学们介绍什么是海基线,海岛周边多少公里有领海主权,在领海内都可以进行哪些活动等知识,展示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四季气候变化、岛上的动植物特点、历史发展等情况,钓鱼岛上的动植物和自然风景。还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137年前日本划定的国界图,有力地证明了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高中教材中对于钓鱼岛没有文字表述,但在图示中,明确标出了钓鱼岛、黄岩岛是中国领土,钓鱼岛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时间了。尽管教材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还有待完善,但作为老师必须告诉学生们更多。最后,还通过展示近期某些人士的不理智做法,呼吁同学们要理性爱国,鼓励同学们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对于高中生来说,爱国最好的体现就是好好学习,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别人才不敢欺负我们。通过普及钓鱼岛的相关知识,避免青少年容易冲动,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引导同学们把这股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2.4课程的设置应注意高中地理、初中地理知识联系。初中阶段地理课程和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初中阶段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的基本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教师在讲自然地理"必修1"时普遍感到难完成任务,学生区域地理掌握差。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地理不参加统考,家长和学生基本不重视。因此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高中地理与其它科目一样既属会考科目,还属高考科目,难度上的跨度很大,与初中地理知识联系又十分密切,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与初中知识相联系的地方,往往经常"卡壳",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实践后,都应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精神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以及方式的等等,找出存在的不足并寻求解决方法做出有效改进,从而优化自身的成长、优化课堂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军.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11) .

[2]孙恒杰.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分析[J]. 新课程导学, 2011,(32) .

[3]邓长珍. 浅谈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12) .

[4]李兆军. 探究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12) .

猜你喜欢

钓鱼岛新课程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痛惜被贼惦记的钓鱼岛
钓鱼岛问题溯源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钓鱼岛主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