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辩证思维造就创新人才

2015-01-13包文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辩证生物教学

包文玲

摘要:生物教学应充分体现辩证思维观。这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根本要求。它有助于学生客观理性的看待生命现象、有助于学生更客观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生物;教学;辩证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05-01

辩证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主义来观察、分析和研究事物,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也是直接的指导原则的一种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关注一下20世纪的科学成果,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及与之相应的微电子技术和遗传工程等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深刻领悟并充分运用这一思维方式而取得的。这种思维方式在任何一门科学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辩证思维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专利,更应该作为教师尤其是生物教师的教学指南。

1.辩证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发展的要求

1.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中学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更要明确的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可见辩证唯物思维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也是新教材中观念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

生物学科中的许多基本观点,如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和生态学观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无不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观。对于这些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只有以辩证思维去看待才能深入理解并准确地把握它。否则,就会脱离唯物和辩证的轨道而失之主观和偏狭。

1.2有助于学生客观、理性的看待生命现象。人类从来没有懈怠过对自身的了解和研究,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生物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命科学不仅仅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还将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但是,直到今天,人类对于自己仍然是知之不多,许多生命现象对于人类来说还是未解之谜。无论是对于为我们所知的,还是对于不为我们所知的,我们都应要求学生以辩证思维去看待和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只有教会学生客观的分析、辩证的思考,从现象到本质全面的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简单片面的看待,学生才会对生命和世界有一个理性和客观的认识,逐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例如对于我们曾经遭遇过的非典,我们既要看到它肆虐的一面,在看到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伤害和和打击的同时,也应该承认它促进了我国医疗和卫生事业在短期内的迅速发展,并直接导致多项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发明创新……又如生物工程的兴起和克隆技术的出现是人类科学的重大进展和技术的伟大进步,但也应该意识到它所引起的伦理冲突和对人类的伦理道德体系提出的挑战以及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在介绍、颂扬科学进步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科学的负面效应,认识到从事科学工作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1.3有助于学生更客观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证思维方式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承认世界是有序的、和谐的、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命科学中最大的一个课题,也是目前人类还并未十分清楚的问题,更是生物学科中要力求使学生关注的问题。人一度敬畏自然,神化自然,崇拜自然。在那个被自然选择的时代,人类是以一种仰天、颂天的观念来看待自然的。随着人类智慧的增进,对自然的了解的加深,人类处在了与自然对等的地位,于是人类陶醉于自己的智慧中。然而,自然永远是最智慧的,人类对于自然的伤害终于反馈到人类自身,水土流失、生态失衡、资源枯竭……人类不得不承认,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本应该是和谐的、统一的整体。人类应当也只能尊重自己、爱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使他们认同并最终树立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谐发展的观点。

2.运用感知联想,培养辩证思维

联想是由所已感知事物想起其他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其主要类型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2.1接近联想。接近联想是指由于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不同事物间的联想。例如提起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特点( 纺锤体清晰可见,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就可能联想到细胞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开,纺锤丝不断地收缩变短,牵引着分开的两个染色体移向两极。这就是一种时间接近联想。当看到根的结构的挂图时,可能会起到茎的结构,甚至会想到叶的结构。这就是空间接近联想。

2.2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指由于外形或意义相似引起的联想。比如,当看到油菜的花时,就会想到白菜的花和萝卜的花 ,这就是外形相似联想;当看到人身体上的血管时,就会想到植物的导管和筛管,这是意义相似联想。

2.3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是指由于两事物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原因想到结 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原因。

3.运用发散扩展,启动辩证思维

3.1扩散列举。 扩散列举就是围绕一个问题举出多种可能相关的因素。例如在学完家兔的知识后,让学生考虑有哪些因素 可以使家兔死亡。没有食物可能饿死,没有氧气可能憋死,心脏坏了可能死,神经受损可能死,失血过多可能 死,积毒过量也可能死,人杀可死,狗咬可死……。再如学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以后,可让学生列举有利于可 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一切可能措施,诸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动植物资源;保护环境,防 治污染;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通过生物工程寻找新能源、改良新品种;农业生产工厂化等。经常进行扩散列 举训练,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和开阔。

3.2同解变型。同解变型就是对同一内容设计出多种形式的问题。通过变换方式求出答案能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而达 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

3.3引申发挥。 引伸发挥就是在思考问题时想到更深一层的相关内容。例如,讲植物的根,教材上指出,由胚根直接发育 而成的根叫主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叫侧根。如果要学生引伸发挥的话,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可以发出 引伸性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根都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呢?这样就可以通过日常接触的实物如玉米、甘薯、秋海 棠等植物的不定根,说明不是所有的根都是由胚根发育而成的。经常进行这样的引申发挥就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

以上所述既粗浅又不全面,但我们要实施创造性的教育,必须对此在方法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为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辩证生物教学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第12话 完美生物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议科学辩证看待军网舆情
试论《周易》中的辩证思维
浅析气候变暖与人类的过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