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2015-01-13肖明金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肖明金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无论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从表面上看只是改变了教材,实质上是在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251-01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旧课一讲授新课一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因而也就谈不上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调动思维的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并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课堂讨论,是体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和创新思维的一种最好方法。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自己实验操作: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拼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一种创造性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时,形成了友好、民主的学习氛围。再组织学生思考讨论:(1)你是怎样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呢?(2)这个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3)由这些关系,你能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各自独特的讲解,质疑问难,积极探索学习方法和规律;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2.发展思维的求异性

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究的实际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他们设计自己的探索方案,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独立地尝试探求新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教学列方程解两、三步应用题"例4"后,我设计了一道尝试练习题:我校四(1)班学雷锋小组今年三月份人均做好事20件,比去年三月份人均做好事件数的3倍多2件,去年三月份人均做好事多少件?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转化,自觉地进行探索,理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以下几种方程:

(1)抓住题中相等关系列出:3x+2-20

(2)从方程(1)中进行转换出:20-3x一2

(3)从方程(1)中还可转换出:3x===20一2

我又问:这道题怎样用算术方法解答呢?学生很快从方程(3)中得出(20-2)÷3-6(件),这样,学生不仅理解到方程解法与算术方法之间的联系,还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3.诱导思维的独创性

一个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人,遇到问题不仅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而且能根据客观事物的规律去寻求合理简捷的途径解决问题。教师就应精心设计练习内容,挖掘提炼创新素材,引导学生勤思好问,诱导学生提出合理、新颖的解题方法。如教学"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约数的比较"后,我设计这样一道开放性思考题:根据下面的短除式,你能很快说出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各是多少吗?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的几倍?

学生按照常规做法说出: (1)最大公约数是:2×2×3=12

(2)最小公陪数是:2×2×3x 2×3-72

(3)倍数关系是:72÷12-6

我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有没有更简便的解法呢?有的学生就在短除法中直接用公约数4、6或12去除,迅速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以上答案:

(1)最大公约数是:12(4×3:12 6×2=12)

(2)最小公倍数是:12×2×3-72

(3)倍数关系是:2×3-6

这些做法简便富有独创性。教师指出这些解法的独特之处,并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点、算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对知识和问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实际上,一个新的想法或解法的提出,是变换思维角度对数量关系调整、组合的新成果。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创新的方法和技巧,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4.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提倡教师的教学应"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所任教的学生,按学习成绩和学习接受能力的高低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有的放矢的展开分层教学,来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在于:人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学生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因素的影响,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在教学中一视同仁,那就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而"因材施教"则可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5.提倡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当然是要传授数学知识了,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能力涉及多个方面,这里只介绍三种最主要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5.1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做主,参与学习。这种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它避免了"灌输式""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法。而代之以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好就好在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进取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二是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愿意自动学习;三是: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质疑和不断解决疑难的问题时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四是: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参与能力;五是: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5.2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是指:将所学习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熟练地运用到新情境中去的链接能力。学生有了知识迁移的能力,就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主动探索,学会新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一是:加强知识的理解,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教学,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 ;二是: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寻找新知识的切入点;三是:创设问题新情境,为知识迁移提供契机;四是:提倡发散思维、强调一题多解的能力。

5.3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希望在青少年。然而创新必须先具备创新思维,所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应该从青少年抓起。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这方面的经验很多;现就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列出几条,可见一斑。一是:选准知识点,营造创新思维的情境;二是: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三是:教给发现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四是:追索问题的解决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等等。

总之,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有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潜能必然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必然得到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必然会得到激发,数学课堂教学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