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015-01-13曾晓璐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具长方形正方形

曾晓璐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236-0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等思维方法。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课堂教学中,缩短这种距离的主要手段就是直观教学。我在教学中,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1.通过学具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也随之展开,结果,就会轻而易举地解决教学重难点。

例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单位之间的关系和几时几分的读写是教学的重难点,如果单凭听说,学生很难接受,而且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我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拨动时钟学具的时针和分针,知道分针走一圈时,时针走了一大格,很快得到时与分之间的关系是1小时=60分。又通过与同学合作,一人报几时几分,另一人在学具上调拨出来,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识,解决了重难点。

又如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让学生拿出小棒分别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接着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个角,最后让学生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两条对边相等,4个角是直角。正方形是4条边,4个角,每条边相等,每个角是直角。再通过两个图形的对比,又会很快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就会兴趣大增,学得轻松,记得牢固,结果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1.1画一画。小学生非常喜欢画画,结合这一特点,可让他们在画中学、学中画,以激起兴趣。例如,在教学基数和序数中,让学生从左起第1个画上小鸡,第2个画上小兔,从右起第3个画上小鸭,其余的画成小鱼,一共画上10个小动物。学生在画画中还喜欢涂颜色,于是老师让他们在画好的一行图画中继续往左起第3个涂红色,第4个涂蓝色,右起的第2个涂黄色等。这样在认知基数和序数的时候,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得到了最佳状态的发展,从而诱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

1.2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索。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首先让学生准备好学具、小棒、木块等,15是3的几倍呢?让学生自己拿出15个自由摆弄,在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进一步领悟到如何列式,最后看看学生是否能举一反三。于是老师再出一道题检查一下,15是5的几倍呢?这种教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使之主动自觉地获取了知识。

1.3仿一仿。根据学生好模仿的特点,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充分调动其多种器官的参与,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我们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变长方体的演示教具,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并按照老师的示范去操作。学生通过操作,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1.4想一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想一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中,要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际应用来激发兴趣。

例如,在教学"左边和右边时",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左边和右边的同学,在排队的时候看看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这样加强左、右的记忆;在教学"多多少"或"少多少"时,让学生以本班男女生人数为例,说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或少几人?这些数学都来源于生活,同时在应用数学知识时,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快乐,从而对数学更加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自我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数学的同时解决了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到了知识。

1.5动一动。在教学中组织一些生动活泼的游戏竞赛,能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极易激发兴趣。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课时,设置几个得数信箱,让学生把准备好的算式卡片投入相应的箱内,这样对巩固知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联系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运用于现实,把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学到了实际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来学习知识。

例如,学习了《分米、厘米、毫米、克的认识》后,我在数学兴趣课上,让学生把准备好的苹果、盐、塑料、绳子等实物,进行摆摊买卖。学生们分角色充当售货员和顾客,主动参与,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买卖中。~他们通过称一称、量一量,知道了1千克大概有多重,1米大概有多长,又通过算一算进行收付钱,巩固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次游戏活动,学生们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最佳教学效应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随着优美的音乐,扬抑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化抽象为具体,发挥最佳教学效应。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其中的"平年、闰年"是教学难点,这是远离实际生活的、比较抽象的天文知识。要突破这一难点,单凭教师的一张"巧嘴",哪怕说得天花乱坠,也是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只有通过多媒体把这一知识变成形象的画面,边演示边解说:地球绕着太阳转1圈的时间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所以每隔4年大约要多出一天,因此就有了四年一闰的结果。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轻而易举地学到了知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猜你喜欢

学具长方形正方形
我爱长方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