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1-13范凤娥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组词乌鸦狐狸

范凤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163-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独立思考,具有创造性。当然这就 对 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提出了要求。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扩散,突破原有的圈,充分发挥想象力,经不同的途径方向,以新的视觉去探索,产生多种设想·答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去开发和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呢,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想谈一下几点。

1.善鼓励,激兴趣,发展求异思维

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没有定式,我们要用多元式思维的方法去引领他们,赞扬他们的每一个新的想法。让孩子们发现乐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很多老师在教组词时都认为只要会组词,能得分就行。殊不知这样往往却扼杀了孩子的发散思维。我常常要求一字多组,一句多造。如在教用"春"组词时,大部分同学都会用春天·春风·春雨组词,"有谁能组个更好的?""春联,老师。""很好,谁还能再组词?""春色满园!""不错,谁要想超过你可不容易。""人勤春早!""你真棒,大家给他鼓鼓掌好么?"再如用"如果······就"造句时,很多同学都是用"如果好好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造句,人云亦云,没有创新意思。如果给予鼓励,孩子们就会思如涌泉。"那个聪明的孩子能造个有新意的?""如果五一爸爸不忙的话,他就带我到长城去游玩。""好,谁还能造句?""我如果能消灭白色污染就好了!""真的很好,谁要想超过他可要努力了。""长大后,我如果能为海峡两岸人们的交流交往出力就行。"······

2.巧设疑,妙置问,活跃顿悟能力

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前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课堂上若能将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倘再巧妙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尽情的想象,大胆地描述,对培养他们的顿悟力大有益处。如在讲《司马光》一文第四自然段时,有一位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别的孩子都慌了,这时不妨抓住段中这一个"慌"字进行提问,让小朋友展开想象,"小朋友为什么慌了,慌成什么样子了?"有的吓得不敢睁眼看;有的吓得哭起来;有的喊叫着去找大人。一幕幕生动的情景让孩子们思维扩散开来,而且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理解了文中的字义。再如教学《狐狸与乌鸦》时,乌鸦因为爱听奉承话,所以上了狐狸的当。如果乌鸦吸取教训,怎样才能从狐狸嘴里把肉夺回来呢?"乌鸦可以将计就计,真的唱起好听的歌来,结果狐狸就听上瘾了,说再唱一个时,肉就掉了,狐狸可以乘机夺回来。""狐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哎呦,我的嘴怎么麻了,这肉有毒,这时狐狸会把肉丢下,乌鸦就可以把肉叼走了。"一时间众说纷纭,聪明的乌鸦形象既有内在逻辑性,又是未经严密逻辑推理,迅速迁移旧经验所产生的思维直觉性,这便是思维的顿悟力。

3.创情境,充分想,发挥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着力于优化思维课训练过程,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大胆发挥想象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如在上口语交际课时,让孩子们对铅笔的用途大胆展开想象,一时间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有的说它可以写字,必要时可代替尺子画线;有的说它可以作为有的说礼品送朋友表示示爱;有的说它可以当商品出售获得利润;有的说铅笔芯磨成粉后可做润滑粉;有的说演出时可以临时用来化妆;有的说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装饰画;有的说一支铅笔按相等比例锯成若干份可以做一副象棋;有的说可当玩具的轮子;有的说野外缺水时,铅笔抽掉芯能当吸管喝石缝中的水;有的说遇到坏人时,削尖的铅笔可作自卫的武器。若不是下课,还不知他们会想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用途来。成年人对很多事情都习以为然了,不会再去推敲,也因此造成思维定势。有些时候谁能克服,谁就是强者。富兰克林正是冒着生命危险获得了雷电的奥秘,伽利略正是顶着亚里士多德传统理论的巨大压力证实了他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物理定论。孩子们的思维不要给他定论,而让他们尽可能的去想,不要注重结果,而要用多元化的方法去引领他们,赞扬他们的每一个新的想法。让孩子发现乐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鼓励尝试新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学会勇敢和挑战,让他们的思维在无限遐想中茁壮成长,相信将来他们都会有一个敏捷的思维。如在讲《春天》一文时,可以创设"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这句话把春天冰雪都拟人化了,若配上多媒体里清泉的流水声和小鸟的鸣叫声,你再展示一张穿彩色衣裙,微笑着展开双臂,像在呼唤万物的春姑娘的图像,同学们的思维便活跃开来,"快别睡了,醒醒吧,小鸟都起床了。""你还不快去追你兄 弟,他们都出去旅游了,你听他们的脚步声,还没走远呢!"······。

4.多动手,勤动脑,培养创造能力

在许多课文中,作者往往 留下了很多"空白"给学生能够想象的空间。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列宁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来主动给姑妈写信认错,列宁到底在信中说些什么,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给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代列宁给姑妈写封信。再如《坐井观天》一课小鸟鼓励青蛙跳出井口,那么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是什么样,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让孩子们试试写一下,或是做个手工画也可。有时候看图作文时,可以大胆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老师和家长,不轻信他人,可以和老师不同意见,鼓励和老师辩论。闲暇之余,很多的文字不妨画画代替,很多的社会现象不妨做个漫画,画画也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作文既动脑又动手,更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作文时,鼓励学生多角度审题,多放少收。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时,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深入而灵活地审视题目的内容、要求,指点学生领悟题目蕴含着的新意和深意以及比喻义或引申义,帮助学生发现特点,提示规律,引导学生显示创新思维的审视变通性,领悟灵活性等。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从正反方面进行审视,写出新颖独到的作文,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多侧面立意。多侧面立意,即立出新意,引导学生根据题意,不落俗套地确定积极、富有新意的中心,突出创意,使作文蕴含一定的创新成分显出新特点。

我们要想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在语文课上闪亮发光,一要善于引导,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 新思维;二要善于保护,对学生提出的新见解、新观念,应该充分肯 定。即使是与自己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我们也应该认真考虑,认真对待,以鼓励为主。三要多加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关系到一个人创造能力的高低。一个人的创新,通俗地说就是想到了他人没有想到的可能性,出其不意、高人一筹的创新之处,就是想到他人不会想到、不可能想到甚至是不敢想象的可能情况,做他人认为是不可能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能善于独立思考问题,能不断提出与过去不同的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具备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组词乌鸦狐狸
多音字组词
同音字与多音字练习
怎样正确组词
小乌鸦
我会组词
乌鸦喝水后传
狐狸和猫
狐狸
狐狸便当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