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冲刺

2015-01-13倪茂清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倪茂清

摘要:高考是学生生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很大程度会决定人生命运和今后人生走向。高考冲刺如百米赛跑冲刺,这个阶段的复习和学习尤为重要。高考前冲刺阶段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指导和教学?这是毕业班每个语文教师一直都在探索的课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毕业班教学经验,从"(1)多栽花,少栽刺;(2)多建章,少立制;(3)多点经,少加试"几大方面作以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考冲刺;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161-01

高考前夕,到高三班看看,大多是题海泛舟,千帆竞渡,浪急风高,真有点晕船的感觉。作为高三的语文教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掌舵,是加油,而不是指责,更不是听天由命;作为高三学生,主要的任务是摇橹,是前行,而不是顾盼,更不是自怨自艾。高考前夕的语文教学重在补缺点经,而不是沙里淘金。

1.多栽花,少栽刺

多栽花,少栽刺,少批评,多激励,刺为花服务,花为刺增色,花为主,刺为辅。人的思维是很容易定势的,再好的作品,再好的学生,如果放在你面前,请每人找出其中的一个缺点,最后这部作品、这个人保准被说得一塌黑的,点者昏昏,被点者戚戚;反过来,请找出其中的闪光点,你会发现东施也有闪光处——"效颦"说明东施爱学,此女可教也。

高考前夕,尽管时间紧迫,但心理疏导这个工作是一定要做的,励志教育是必须的,它是强行针,更是理气丸。你会从学生的慷慨陈词中,找到奋斗的动力和前行的策略。

如:一位同学在冲刺宣言中写道:"生命在于拼搏和追求,努力不一定成功, 但放弃一定会失败。风雨过后没有彩虹也会是晴天,人生的梦想在此放起,理想的风帆在此起航。我们从今天起将与一切平庸划清界限,我们将与一切懒惰说再见。我们将全力以赴,挑战极限,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满载幸福,扬帆远航。"有的说:"我是一个心怀梦想的少年,明确责任,有所担当。我将默默地用生命书写辉煌,我们是精英团队,优秀集体;我们精神饱满,学业优秀,我们会有一个大写人生……"

现在大家都解决了温饱问题,活的主要就是个心态,人在表扬中常会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昂扬的激情,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学生,他们的免疫力强,生病的机会都少,他们的脸上写满的是笑容,他们的笔下表现的是振奋,高素质的教师,带出高素质的学生,好心态的师生,他们的气质都与众不同的,常挨批评的学生,他们的表情都是木然的,木然的学生,成绩就是好了,心中也未必阳光,活在阴影中,无法看到或表现个人的独特,无独特,则会失去完整的人格。

2.多建章,少立制

在高考中,涉及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方方面面,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建构起高中语文化知语的框架,这些框架知识的建构,可以从文本上看到,可以从考纲上寻到,可以从网上搜到,难的是有针对班级学生知识现状的知识树的建构,这是教师要作一番调查和研究的。依纲贴本,做些强化训练,要让每个知识点之间进行链接,切不可只知点,而不知其面,或者光有面上的浮光掠影,而无点上的要点训练,科学的做法,是找准学生的短板,将训练渗透到每个知识点之中,要根据全班状况,找准盲点加以训练,每一个知识点的训练要做到三个联系: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和前后知识点相联系。要接着地气,贴着文本,依着考纲,不要满天撒网,一处收鱼,要网网见利,抓大放小,没有放手一搏的勇气,便不是冲刺。

多建章,少立制,给学生的是框子,内容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贯彻的,画出高中的知识树,树上开花这是策略,而不是制度,一味地让学生来记知识树上的内容,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考试重在用,而不是让学生做学者,搞研究,要一说一大套的。少立制,不要给学生太多的约束,把学生从早到晚地捆在语文上,他们的压力很大的,我们布任务,一定要个性化,让学生进入超市一样的给他们有选择的余地,做盲点,而不做重复的事情,做一件陌生而必须的知识或能力训练强于一百遍已会知识的重复。

3.多点经,少加试

多点经,对于每个知识点来说,要择其要者作点拨,尤其要注意的是作文;少加试,不要周考、月考、每天发四五张卷子,一切要从效率出发,太多的考试,学生会麻木,飞速的劳作,会削弱学生思维的时空。多点经,少加试,要在效率上多运筹,要在盲点上下功夫。高考中,作文的比分是最大的,在高考作文训练中,一定要强化审题意识,下笔走题,南辕北辙,是最要命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经常性地作些审题训练,在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一个问题站在甲方看是这个理,站在乙方看是那个理,两者之间,如何来融合辨证,要通过具体例子来训练,常用的方法是从网上下载现成的题目通过媒体来展现给学生看的,网上这类的训练实例是很多的,找的快,想的也全,教师不用费多少力气的,但这类的题目被考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我们要化大力气研究当前社会和生活,把生活中的现象,网络上的热议搬到课堂,做真研究,可能研究的不全面,但这样对学生对教师都有很大的触动,真做了,能力才会提升。一味地抄袭,表面是快了,信息量是大了,一旦考到陌生的知识,学生就会无从下手,这是高考的大忌。在审题过程中,要学会用材料说话,一个材料,能有多种解读,要综合大题目和小要求,一步一步踩实了,既不偏题,又有贴近自己的生活素材和理论积淀,这样做起来才有高质的可能。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最怕的就是有的教师,提前提供几篇范文几十个故事,让学生背,让学生套,文八股,这样的教法搞不好是要全军覆没的。改卷教师改到第一份可能点赞,第二篇可能就要遗憾,到了第三篇雷同的,可能就要骂任课教师混蛋了。我们可以想见,再改到第四第五篇还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产品,甚至是一模一样的产品,其结果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在高中作文训练中,要引导学生将平时的作文随笔进行温习,因为,那里有他们的真见闻,真感受,那些感受,融入到高考作文中是鲜活的,只有鲜活的素材,个性化的感受,才能打动人。打动人,成功才有可能。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最后阶段,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在高效教学中多化点心思,让学生在短期里出长效,这将有益于他们一生。

参考文献:

[1]周剑英;魁学贞.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新课程[J].(中学), 2012,(02).

[2]巫璧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疑艺术科学咨询[J]. (教育科研), 2010,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