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船”课堂教学实录点评

2015-01-13向会娟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纸船冰心思念

向会娟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157-02

上课: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纸船吗?

生:玩过。

师:板书:纸船

生:谁知道冰心的情况?

生:知道,儿童文学家。

师:答得很不错。介绍冰心及纸船有关情况。本文写什么,请读书,同时知道读书方法吗?

师:要勾画、注音、注意节奏。

师:读这首诗该快还是该慢,哪些音调读高或低,相互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讨论结果怎样?

生:慢,音调低。

师:读时要深沉,男、女生比赛一下,男生先读。

男生:齐读(师评:很好,注意小节间停顿)

女生:齐读(师评:很好)

师:老师觉得重音没读出来,同学们一起读。

生:全体朗读。

师:读得很整齐,感情没朗读出来,我们应当把自己当成作者。

师:把剩下二、三节画出来,同学相互交流。

生:勾画、交流

师:下面学生起来展示读一下。

一女生:读

师:很好,我觉得速度慢一点更好,谁还读?

又一女生:读。

师:速度慢一点,感情真一点,还有谁读吗?

再一女生:读。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儿读。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探究一下。小船装什么?载到哪里?

生:小组讨论。

师:1、假如你是冰心,你写这首诗想表达什么?

2、冰心怎样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3、你觉得冰心纸船仅仅是一纸船吗?

生:我对母亲思念之情。

师:还有补充吗?

生:表达对母亲执着心情

师:也表达伤感心情。

师:什么方式表达?

生:拆纸船方式。

师:作者写本文有个想象,同学们想出来了吗?

生:可能想到他自己如此思念。

师:母女思念在梦中。

生:不仅仅是作者,该船对母亲有思念。

生:纸船装着对母亲爱和悲哀。

生:冰心象小船一样,显得很孤独。

生:觉得小船是冰心思念母亲之心。

师:冰心有没有愿望。

生:冰心的爱带到母亲那里。

师:也可以理解船是一封家信,带去给母亲的问候;也可以是一首一首小诗;还可以是一句一句的问话。

师:想一想最后一句,"求"字改为"让"字比较一下。

师生共答:"求"说明"深沉","让"觉得"平淡"。

师:下去把上述三个问题答在作业本上(下课)。

点评:本节课教师做到了课堂教学的三要素,即:

1.要使学生"有趣"

杨振宁博士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让学生喜欢你和你所教的学科,我们老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兴趣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强了,参与学习活动(包括实践活动就多了)的积极性就高了。我们的教师:来源于地球生命,就要有地球那样的吸引力,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围绕你做圆周运动,最后飞向理想的蓝天!"

1.1关爱学生。课堂上要爱护学生心灵产生,使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特别注意不要错怪学生,保护好学生心理健康。整节课教师语言亲和,富有美感。

1.2教学中要创设好情景。它的作用在于"情能营造情感氛围,形成学习心向;"景"能提供认知背景,能促进"模型"建构。实物"情景"能启迪学生想象,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留下深刻印象;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思维,是学习的先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创设好情景,特别是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实践活动,做实验,设计恰当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有新颖、能思考、能交流。

创新始于质疑。李政道博士曾说"求学问,须学问;只学答,非学问"。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查理o费思曼说:

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想知道:

为什么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我非要知道。

我为什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创设好问题情景也正好满足了学生这一要求,学生有问题,才有创新学习,才能获得效果。为此,学生学习是否有兴趣,直接关注到我们老师是否对学生有人文关怀,是否"情景"创设恰到好处。如一开始老师问: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纸船吗?告诉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朗读等等。

2.要使学生"会动"

这里所说的"会动"指学生思维要动和学生手要动。即常说的"动手、动脑"。这主要考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引导能力。你组织不好,学生动不起来,或许"乱动"。你指导无方,学生也无法动起来。

2.1组织要落实。组织活动有序,从简到繁;内容简洁明了,有创意。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加以引导,特别注意搭梯坎,降低坡度,真正使学生能问、能动。在优化教学结构上要做到:简洁明了,详略得当,相对完整。抓住三条序线:即知识序(逻辑顺序)、认知序(心理顺序)、教学序(引导顺序)。

2.2引导要有方。教师结合当堂所学内容,利用学生熟悉的课程资源,逐步加以引导。关注知识生成过程,充分让学生体验,参与其活动之中。使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学习(主动:态度、广度、深度;有效:有效果、有效能、有效率)。

设计要科学。所谓科学就是组织顺序,引导的思路或器材或问题等要符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不要拔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表述。如教师所设计的三问:(1)假如你是冰心,你写这首诗想表达什么?(2)冰心怎样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3)你觉得冰心纸船仅仅是一纸船吗?通过层层深入,步步勾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通过讨论回答,教师点拨,把学生带入作者写诗的情景。

3.要使学生"生情"

即学生通过学习能反思自己的行为,即所学的知识是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方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活动如何?能否把所学的知识方法加以应用,从而提出一些合理的问题供探究等等。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是否科学。教师指导能力差,教的学生只能见子打子;思维不开阔,学到的东西是死结论,用不活;更没有创新意识。指导无方,所教学生知识与能力不能同时提高;认知能力不能和谐发展,落实主动性、有效性就差。学生就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老师三问:一是作者写本文有个想象,同学们想出来了吗?二是冰心有没有愿望?三是想一想最后一句,"求"字改为"让"字比较一下等做得很好。

不足之处:没有应用多媒体。假如用课件放出纸船在河水中运动的意境,效果就更好。

总之,本节课学生学会了一定是"知识、方法";感悟到一定的"过程、体验";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充满激情的开展教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素养,迎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纸船冰心思念
纸船
吹泡泡
迎“春”冰心
母亲
思念
《寄小读者》
纸船
探秘“纸船承重”
纸船湖面漂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