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5-01-13次仁卓嘎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导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次仁卓嘎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142-02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资源,语文老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用这样的原则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才是我们所说的现代阅读观。

中国时代飞速发展,知识呈几何级数激增,鲜活的资源和呈现形式层出不穷,我们的老师也应该转变阅读观: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各种语文资源,另一方面要使阅读方式和呈现形式多样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阅读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使阅读真正发挥作用。

所谓的现代阅读观,归根到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得不说的是,现代阅读观的推行并不意味着过去的那种"一杯香茶一本好书"的方式一去不返,古老的和现代的可以同时存在,并行不悖。因为我们需要热火朝天、异彩纷呈的阅读活动,也需要一个人阅读时安静的冥想和会心的笑容。

1.激发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参与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快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1)课前导语激发兴趣。学习新语文之前,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文体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导语既可以是有关作者的故事,又可以引用诗词、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等。好的导语像磁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像重锤,撞击学生的心灵;像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更像是给学生通向课文架设的一道桥梁。我在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唐朝诗人孟郊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作《游子吟》,诗中把孟母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凝聚在密密缝衣这个动作上,非常感人。这说明,写人只要抓住感人的一点,写得集中,写得详细,就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你是不是也想用自己的文章打动别人?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就可以教会你这一点,你不妨读一读。"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为成功阅读文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课中拓展激发兴趣。根据中学生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对课文内容加以延伸,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讲《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当讲到宋濂勤奋学习一节时,我就给学生讲孔子韦编三绝、祖狄闻鸡起舞等刻苦学习的故事。由课内到课外,学生觉得很新奇,阅读的积极性当然就提高了。(3)课后朗读激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每节课结束时,都拿出与课文有关的佳文,读给学生听。由于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充满趣味,再加上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地朗读,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他们觉得一本好书有这么大的魅力,读书是多么有趣的事,渐渐地觉得只听老师读不过瘾,自己得找本书读。读的时间一长,阅读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

2.巧妙的设置情景,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的灵魂是情感,学生的学习往往能够在以情动人的课堂中得以促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乐于学习、善于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2.1情并茂的朗读从而引发情境 。朗读不仅是语文教学中所常用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学生高尚情操得以培养的有效方法。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来讲,其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以及思想美都是可以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而展现出来的,加上学生自身对其的感悟,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可以在其中得到熏陶,思想境界也能得到升华。

2.2活实际使情景再现。语文源自生活,所有的文章都是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感悟与体会所写出的,但是由于初中学生年纪小导致其阅历浅,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教材中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沟通联系在一起,运用言语描绘、画面重现、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使他们能够结合平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了解使文本中的生活情境再现,以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充分展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使他们生活阅历以及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贴近文本,还能够走进文本,通过自己的感觉和经验体会来感悟出文本的思想感情。

2.3文章的词句进行鉴赏和分析,从而深层挖掘情境。学生从炼字的角度能够用恰到好处的言语对课文进行品读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最高体现。教材中所采用的文章都是极具鉴赏性且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作品的言语引导至学生的注意力焦点上并使他们能够做到体会运用。对于文章中写法独特的、句式有意变化的、修辞方式独具一格等精彩的语段进行细细品味、分析,这些都是凝聚着作者心血的言语,所以说,要通过常用的比较法对其进行品读,以深层挖掘作者的思想情境,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既能使学生有效获得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阅读方式

(1)阅读与想象结合。在朗读的同时注意心灵感受,同时,加以合理的想象形成对作品理解有着直接影响的不同艺术形象,使作者在自身生活感悟的基础上提高其审美情趣意识,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与畅谈结合。引导学生对文中有关键意义或者是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重视讨论重心的同时要适时的对其加以引导或提示,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上畅谈自己的体验、感受以及不同角度的理解,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3)阅读与唱结合。不可否认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所留下的宝贵经验,可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会厌烦这样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诵读方式,因此,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唱"出文章也就不失为熟读文章并领会文章内容的一个好方法了。(4)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使他们的想象力被充分激活,在对文章的认识了解基础上写出具有自己个性和理性思辨的文章,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想象和创造的平台,同时也使教学得以优化。

4.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打开他们的语文思维,更加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创新的教育方法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导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导语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