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改革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015-01-13王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自学素质教育

王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134-01

语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这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们的共识。在大理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语文教师自感责任重大,压力不小,大家纷纷转变观念,千方百计地实施素质教育,煞费苦心地提高学生素质。那么,怎么才能改革语文教学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解放以来,我国采用的都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组、复、新、巩、布"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了,必须打破。代之而起的应是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的课堂结构模式,如"目标设定、自学思考、分组讨论、质疑答疑、自我总结"的五步教学法,"提示设问、阅读思考、讨论切磋、归纳总结、练读练写"的五步教学法。"自学、提问、讨论、总结、练习、评改"的六步教学法,"导入新课、指导自学、问题讨论、练习评改"的四步教学法,"自学、讨论、点拨"的三步教学法等等,教师由由原来的"演员"变为"导演",学生由原来的"观众"变为"演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任何一种模式都不能变成"模式化",我们只有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才永远具有生命力。

2.全面促进素质教育

以前,我们在一周的语文课中,除作文课外,几乎每节语文课都用来讲解分析课文,一篇文章要上好几节课,这样单调的教学就连教师本人都感到枯燥,又怎能提高学生兴趣呢?显然,这于素质教育是无益的,现在,我们应树立"大语文观",形成一周整体教学的格局。换句话说,一周只讲授星期一、二两节语文课就足够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对一周的课型可这样安排:

星期一、二:上讲读课。主要教学统编教材中的讲读课文,除个别超长课文用两课时完成外,大部分课文均一课时完成。至于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要敢于割舍,全部由学生课外自己解决,老师只是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检查督促就行了。

星期三:作文课。实施快速作文,无论写作、批改,还是讲评,都在两节课内一并完成,不留课后尾巴。

星期四:学法指导课。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教给学生一系列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如自学一本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方法,自己划分层次、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的方法:自学同类文章、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的方法;自学各种课型、各种文体的方法,以及复习、出题、应试的方法等。

星期五:文学欣赏课。由老师或同学给大家介绍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朗读一些片段,朗读短篇和微型小说,朗读一些诗歌或散文等。

周末课文阅读。开设记忆法专题讲座,给学生介绍最新的记忆研究成果,教给学生最实用的系统的记忆法,让学生记忆各门功课轻松自如,真正变苦学为乐学、巧学,提高学习效率。有时还应开设激励课,开办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与保健知识讲座等。

3.让语文课走出课堂

长期以来,语文课最循规蹈矩,必须在教室里上似乎成了永恒不变的真理,但随着当前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大语文观"的提出,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了。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语文课也应像生物,地理课那样适当走出课堂,开展一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活动课。我的室外语文课主要有以下形式和内容:

(1)赛诗会。将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所学过的所有要求背诵的诗歌串联起来出题比赛。

(2)演讲课。由于平时每节课均进行了课前三分钟轮流说话训练,所以演讲课可算是大检验。学生大多对当今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各抒己见、见仁见智的演讲,发表自己的看法。

(3)表演课。主要是课本剧表演。有学生分头做准备,任意选择已学过的语文课文排练成课本剧,到时进行比赛。

(4)辩论会。由学生主持,师生共同出题。

(5)答记者问。临时抽各种不同身份的同学站在"主席台"上,接受其他同学--"记者们"的提问。问题多半是平时班上学生关心的问题。

(6)写观察作文。有意识地让同学们到野外观察某物,然后把所看说想写成文章。这有点像美术中的写生。

(7)故事会。平时就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到一定时间即开故事会。轮流将所读内容讲给大家听,以达到互相交流、扩大视野的目的。

(8)游戏课。语文课也需要轻松。也可以从表面上看不是语文的内容,如集体画出闪光的五角星、集体画出人头像、击鼓传花、捉迷藏、唱歌、跳舞、摔跤等,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增长点滴知识。

(9)想象力训练课。方式很多。如给课文续故事、听大自然音乐"感受"大自然、集体即兴创作并口述故事等。

(10)文学欣赏课。由老师给同学们介绍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朗读一些片段,朗读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朗读一些诗歌和散文等。有时还可介绍当前的教育信息和科技信息。

由于将这些本来可以在教室进行的语文课迁到室外进行,学生普遍有一种新奇感、超脱感、释负感。他们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参与的热情异常高涨,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就增长了不少听说读写知识,训练和提高了多种综合能力。

4.让学生自己动起手来

要减轻学生负担,归根结底就是要减轻作业负担。柳斌指出:"素质教育的主要含义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即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因此,我们认为:作业应"因材施布"。应尽量不布置统一的课后作业,每天只让学生写定量作业和日记,且"量"不能多。至于作文,完全可由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老师只是教给具体的评改方法即可。

另外,寒暑假要尽量让学生轻轻松松度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能让过多的作业压抑了学生思想,剥夺了学生的爱好,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泯灭了学生的人性。笔者觉得只要学生在假期里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在父母的引导下看一看有益的影视,自己动手做一做小制作。

以上四个"打破",仅是我个人意见,尽管它涉及到了语文教学的诸多方面,但它远远不能概况语文教学的全部。正如语文学科本身丰富多彩一样,语文教学的改革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不能简单地从一种模式跳入另一种模式,也不能让追求表面热闹的形式主义做法搞乱了老师们的思想,任何教学改革都不代表对过去的全盘否定,只以与时代合拍的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为旨。

猜你喜欢

语文课自学素质教育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