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1-13汪鹏仙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济南课外阅读文章

汪鹏仙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110-01

阅读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语文学习的主要功夫在于"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在阅读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使阅读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技能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1.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是能力发展、智力开发的重要品质。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课外阅读,及时检查阅读效果,以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稳定和持久。如在每节课新授前让某个学生选读一篇文章或讲一个故事,再由另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所含的愚意是什么,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让每个学生都能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情感因素,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讲《紫藤萝瀑布》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从婺源的绿茶、江岭风光等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再出示紫藤萝的图片,使学生逐步认识这种植物,对其有直观的了解,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美的熏陶,体悟情的感染,从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此外,还可运用电视辅助法,利用一些熟悉的电视剧,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谈谈剧中的英雄人物,让学生们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阅读方法

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注重课外阅读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2.1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浏览法、泛读法、精读法。浏览法和泛读法是对于大部分阅读作品而言,而精读法则适用于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部分,仔细阅读,吸其精华,才能逐步提阅读能力。

2.2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勤动手的习惯,对所读内容进行比较、鉴别、评价,寻找、筛选相关的信息。如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范进中举》,他们都写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但是他们的结局是不同。从历史上看,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家李时珍,他在行医、读书时,就较多采用了比较细读法。因此,他发现了前人没发现的问题,纠正了前人的错误,编写了宏篇巨著--《本草纲目》。总之比较细读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3阅读时要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读一篇文章总要明白文章说了些什么,哪些是对文章内容的精练概括即文章中心。抓主笔阅读,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主笔一般是主旨的体现,抓住主笔,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又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多种自然景象:有静卧的小山,有澄清的河水;有古城,有小村;有青松垂柳,有绿色水藻;有雪前的景,有雪后的景;有映在水中的倒影,也有不映在水里的"正影",红黄蓝白黑色彩斑驳;山木水草天,多态多姿,都-一写了进去。真是曲尽散文那个"散"字的妙处。但是它神不散。如许错综复杂的描写都环绕一个主旨,即冬天的济南那温晴的天气。"温晴"二字总领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楚,杂而不乱,多而不繁。作者从三个角度具体写出济南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一是从地理环境方面直接说明("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二是从人们的表现、感觉、幻想去描写("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三是以景衬托济南冬天的暖和安适。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本文即采用此法。冬天之精神写不出,以人、日、山、水写之。先以衬托之法写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睛""温晴",突出了"暖和安适"的主旨,下面便重点写了济南的山水。以小山的秀气、美景村其"暖和",再以两个"卧"字衬其"安适"。接下来写水,"不结冰""冒热气""水藻真绿""垂柳照影"衬出暖和安道之气氛。最后"蓝水晶"中包着"红屋顶、黄草山。……"这一整体美集中衬出"暖和安适"这一"精神"。

除以上这些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外,教师还要结合校园文化环境,因教材、因学生施教,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必会大有提高。

3.阅读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熏陶和感染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丰厚的古文底子,"唐诗"、"宋词"、"汉文章"都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灿烂的瑰宝。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要善于,也必须从我国古典诗文中汲取前人的语言精华,多吸收、多储存,底蕴丰足,教学时才能根据需要信手拈来,将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外化成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大放光华,从而对学生形成感染与默化的功效。如《天净沙秋思》,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阅读技能训练,掌握通过诗歌的意向与意境来把握诗歌主旨的鉴赏方法,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整体阅读训练,经过训练强化此项阅读技能,最后达到整体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济南课外阅读文章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