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5-01-13王学周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导学自学学案

王学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055-01

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对"洋思"、"太谷"等教学模式的探究,"学案导学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具雏形,现介绍出来,供大家商榷。

1.明确"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习任务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启发引领为主导,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1.1"学案"由学习目标、设问导读、技能训练和拓展延伸等基本要素组成。教师在使用统一设计的导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内容,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要拟定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能力和一题多解等方法,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水平的高低,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1.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教师的"导"是为学生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2.掌握"学案导学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是课堂教学能否高效的关键

"学案导学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六步是指:导入明标、自学质疑、小组效流、展示点拨、训练拓展、小结反思。

2.1导入目标。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导入新课后要根据所学内容重难点,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领功能,按照课标对所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情,立即出示目标,学习目标可运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表述要明确、具体、清楚、实用,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避免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是用"能记住"、"能说出"、"会应用"、"能默写"、"能解答"等可检测的明确指令用语。目标呈现可用多媒体打出,或印在学案上,也可事先写在黑板上,就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2.2自学质疑。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教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看书、作批注、查资料、思考等方式自学感悟。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研读课标、吃透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自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何科学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并合理使用导学案,导学案中要含有指导学生自学的提纲,教师预设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一是学什么。例如:从课本哪一页到哪一页,从哪一框到哪一框。二是以什么方式自学。例如:看书、做记录、观察图片、查资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等。三是学多长时间,教师明确限定学习时间,让学生控制好自学进度,以免课堂前松后紧,完不成教学任务,另外还可根据实际对自学感悟情况进行检测,即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观察自学成果,以学情定教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便于教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2.3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组长具体组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功能,让优生影响、帮助、带动同组的人,围绕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共同讨论思考,共同进步。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必须静悄悄进行观察、记录,做到不提问不辅导不出声。

2.4展示点拨。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在班上展示成果或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组补充、点评、质疑。教师起好引导鼓励和点拨作用。此时,教师基本全面掌握了学生自学情况,明确了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导学案中的预设环节,快速进行课中备课并对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所谓精讲:就是教师严格执行"三讲三不讲"的要求,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三讲清"即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对于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难点和易混易错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所谓点拨:就是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再度展开讨论,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这一环节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在课堂上整合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备课件下,根据预设的情况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要求教师耐心倾听、不重复学生的展示内容。教师点拨时要精辟、精炼,不絮絮叨叨、拖泥带水。

2.5训练拓展。这一环节要着眼于绕开精英教育的误区,完成学生的梯队提升,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改善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教师出示导学案上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这一环节的注意事项:一是当堂训练题要结合学科学特点精心设计,合理筛选课本、导学案上的题目,不要照搬原题。二是当堂训练题要分层次设计,可设必做题,拓展题(与本节有联系的思维题,或者是下一节或以后所学知识的铺垫,起到巩固拓展所学知识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三是当堂训练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同桌2人小组合作完成,组内互阅。学生能交流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及时启发引导、点拨纠正。四是教师的反馈矫正要关注并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2.6小结反思。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及时构建知识体系而开展的整合性认知活动。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构建出个性化的比较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小结:一是学生个体先自结,整合知识点,构建并以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知识网络。二是组内可以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三是教师适当地引导组间交流,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中使思维有更深入的延展与批判,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小结可让学生展示、教师口头点评、多媒体呈现等方式。

3.重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学案导学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永保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障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改革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能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自主学习持续进行,从而促进学生认识思维情感的全面发展,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老师的评价。

总之,"学案导学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任务驱动"为核心,"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相结合作为基本环节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就是要整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导学自学学案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