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跳舞的木头人

2015-01-13陈文奇管佳玮

为了孩子(3~7岁) 2014年12期
关键词:螺帽木头人螺丝

陈文奇+管佳玮

会跳舞的木头人

教室里摆放的一个木质人偶引发了辰辰的兴趣。辰辰看到木头人手脚可以向上向下,还能向前向后,就像在跳舞一样,就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大家,并自豪地在大家面前摆弄木头人。木头人一下子在班级里火了起来。孩子们都过来摆弄木头人,看木头人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觉得非常开心。“木头人为什么会动?”、“木头人是怎么动的呢?”面对孩子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没有选择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看到孩子们对于木头人为什么会跳舞很感兴趣,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们首先创设了一个“螺丝螺帽对对碰”的游戏环境。螺丝螺帽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但是怎么使用,孩子们并不知道。于是,我们给孩子示范螺丝和螺帽是怎样对对碰的。当孩子了解一个螺丝和一个螺帽可以做好朋友手拉手时,马上开始热衷于探索是不是所有的螺丝和螺帽都能对对碰呢?颜色不一样的,形状不一样的,粗细不一样的……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只有颜色相同、形状相同、粗细相同的螺丝螺帽才能拧在一起。

有了这个发现后,孩子们开始试着把不同的瓦楞纸用螺丝螺帽连在一起,组合成小人。完成后,小人的手脚都可以动,就像在跳舞一样,孩子们看到自己做的小人动起来了,他们的脸上满是成功的喜悦。

不久,孩子们便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拼搭转动小人,开始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瓦楞纸和螺丝螺帽,组合成不同的动物形象,并尝试让这些动物都动起来。

在不断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木偶小人为什么会动的秘密:原来是因为有关节,关节连接处可以动,所以小人才会跳起舞来。

老师的话:

如果在一开始就告诉孩子,木头人会动是因为它装有关节,就像人一样,人会动就是因为有关节。孩子虽然能马上知道正确答案,但是这样告诉孩子,孩子就能真正理解吗?这样的知识对孩子真正有用吗?虽然知识是需要的,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还是我们让孩子明白获得知识的方法,在实践中尝试探索,就是一种很有益的方式。

所以我们建议爸爸妈妈们不要盲目地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以“多才多艺”之名消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真正的兴趣培养,是根据孩子的需要,创设真实的情景,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真正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获得知识的各种能力和方法,这才是我们所要做的。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小方法:

1.从孩子的兴趣入手。画线条的能力是绘画技能中的一项。但是,单纯画线条是件枯燥的事情。如果我们告诉孩子我们现在是在画马路,直线和竖线纵横交错会变成四通八达的马路,画好的马路上可以开小汽车了。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到很有趣,原来我是在画马路,这样就会把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

2.多带孩子外出走走。多让孩子去动手操作去实践,这样孩子更能直观地理解并运用知识。比如,我们想要让孩子了解牛奶是怎么来的,不妨带孩子到牛奶加工厂,近距离地直接感受,从挤奶开始,经过系列处理加工,最后变成我们所熟悉的包装牛奶。孩子直观感受到整个过程,才会萌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endprint

猜你喜欢

螺帽木头人螺丝
一、二、三,木头人(上)
出走的螺帽
丢失的螺丝
治理“吃心不改”需要拧紧螺丝
出走的螺帽
螺帽出走
好玩的木头人游戏
罕见的螺丝
木头人学笑
木头人表演 [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