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5-01-13刘争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4期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高校大学生市场经济

刘争

摘 要:在整个社会生活快节奏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也处于信息化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网络环境以及社会信息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预测和把握网络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才能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建设和管理,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本文从社会信息化的内涵入手,进而深入阐述社会信息化给高校大学生带来那些巨大的机遇,旨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 市场经济 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255-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逐步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更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体制市场化,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综合国力亦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其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1 社会信息化的内涵

社会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和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影响和改造社会生活方式与管理方式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设施把社会最基础的资源——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和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促进全社会信息化。

世界各国对信息化的进程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的直接参与进去,早在1993年克林顿正式就任美国总统时便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英国拟投资570亿美元,用10年时间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并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每一个环节,挥之不去,信息化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

2 社会信息化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2.1 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极端重要性凸显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浪潮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时代,各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除了科技,各国对人才的追逐也是步入白热化阶段,因为人们都明白人才的竞争在综合国力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国不可避免的是一个人才大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有几百万,并且年年呈递增趋势,估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增长下去,但是如何将人力资源化为经济资源,把这样一个人才大国变成人才强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专业技术知识的培养还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正确理清并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凸显出社会道德以及人的情感等精神因素构建的重要性。“在一个科学技术日益深入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世界里,教育不仅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方面,而且在发展使人类掌握和利用这些知识的行为方面都应该发挥重大作用。教育还应该承担的任务是:在作为方法的科学技术与作为人类生活及行动目的的价值观之间建立平衡。”①在这么一个知识经济勃兴的时代,固然是需要一批能站在世界前列的高科技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特别是面临着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推进。纵是因为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才需要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高度出发,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为社会输出一批“德智”双修,具有国际视野、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2.2 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际视野拓宽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拓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宏观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本就比较前卫,80后基本上在社会力量中居于中坚地位,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心时事和国家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各国间的联系更频繁密切,竞争也在加剧,这自然而然唤醒了大学生的国际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国家既想从中国获取更大利益又惧怕中国的崛起影响其经济霸主地位,企图利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便利,逐步将他们的享乐主义、英雄主义、个人主义通过隐蔽的方式渗透给中国,实现其“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这些现象都强烈激发了大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为高校更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意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从传统的本国文化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博大的情怀去容纳万象,在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在世界视野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3 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更好载体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力,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的载体。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外兴起的“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介相比,显示了自己的许多特点和优势。

一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在网络上,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BBS进行及时沟通,使信息得到反馈,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实现了受众对信息传播的全过程参与。二是传播手段多媒体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实现了文字、图画、声音、视频等功能的整合。如今大多高校上课都使用了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呈现出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和演示、游戏、协商讨论等多种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上课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医学上复杂的人体组织结构仅凭说还是难以让学生接受,如果做成三维的在多媒体上播放,学生们可能就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三是传播空间全球化。目前,网络的延伸使狭隘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开放性、立体化的教育空间,学生们可以在网络上接受其他高校,甚至是享受到国外名牌高校的教育资源,比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和老师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家校结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四是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和新阵地。现在各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站、校园网等,利用网站发布学校的重要信息,许多高校还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这些专题网站集成了各个学科、各种媒体、各位专家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上进行咨询,并及时反馈意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可以实现平等的双向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endprint

3 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把握好社会信息化带来的机遇

3.1 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于教学中

“以人为本”理念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具体表现形式却各不相同,因此必须要把它同各个领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强调人事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可是现实中,许多高校违背了这个宗旨,或许没有违背可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也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注重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略了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培育。可能有的人会嗤之以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什么用,对将来找工作帮助不大,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孰不知“德”带来的效益贯穿我们的终身,是不能用物质来衡量的。专业技术的培养求真求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求善求美,从根本上来说,专业技术的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具有技术、科研能力的人才,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价值论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作用。如果大学生仅仅具有技术、科学精神,而不具备人文精神和政治素养,那么就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即所谓的高科技犯罪,如黑客、提炼毒品等扭曲行为。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就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时刻注意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把专业知识和人文、政治素养统一起来,强调人文、政治的首位效应,让大学生充分沐浴在社会民族文化中,受民族文化熏陶的同时焕发出他们内在的精神动力,借此矫正他们的心理问题。更重的是可以用理性的思维来指导他们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在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理念中寻求并保持一种平衡,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大学生人才。

3.2 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正如前文所述,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网络传媒的发展,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问题,那么如何把握运用好既有的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要反复思考并付出行动的问题。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的侵蚀。网络信息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拓展了大学生的认识视野。然而,网络信息常常良莠不分,一些不健康的、虚假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内容也随处可见,比如:黄色网站、“宗教”网站的存在等。大学生接触社会不多,对信息的选择和过滤能力较差,鉴别能力不强,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其主流意识形态的碎片化。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通过技术手段,如防火墙技术、安全认证技术等来提高网络监控和管理的水平,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可以设立校园红色局域网站,加大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力度。由于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时政、国际关系等新东西,因此,学校可以投其所好,在局域网上放一些这方面的内容,最好局域网免费,这样更容易吸引大学生来观看、了解,也可放一些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东西,让大学生自己了解,自己做判断。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也可利用网络这一便利条件学习新知识,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增加知识的储备量,提高自己。比如最近流行的“慕课”(MOOCs)就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社会各界人士均可在线学习。

综上所述,社会信息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便利尚有其它,关键是看教育者怎么把握利弊,去除糟粕,为我所用,用到教学上,用到学生上,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筑牢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思想防线。

参考文献

[1] 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0.

[3] 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12.

注释

①(伊朗)S.拉守塞克,(罗马尼亚)G.维迪努.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全球化高校大学生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